关于圭峰的古诗诗句

共收录70

圭峰旧隐寄荐福栖白上人

唐代李洞

返照塔轮边,残霖滴几悬。夜寒吟病甚,秋健讲声圆。粟穗干灯焰,苔根浊水泉。西峰埋藓石,秋月即师禅。

奉和石翁游圭峰韵拜呈陶宪长

明代邹智

寸铁安能铸大钟,行藏空负翠微峰。适观云谷老人作,恐与武夷精舍同。

落日还凭高阁望,晓风又速画船东。野花莫乱桓公眼,大构犹须讫此工。

约诸友游圭峰文都报子病不果行

明代陈献章

西望苍崖意已倾,怪来天道与人情。云头似墨朝垂幕,两脚如丝夜拥绫。

三约两违真未信,百忧千算卒无成。相看独有南山老,打硬犹堪逐后生。

湛民泽携诸生游圭峰甚适奉寄小诗呈文定上人·其四

明代陈献章

阁天孤峙老棱层,万古荒台万古登。君逐我来无记性,东坡言是德云僧。

圭峰次覆白沙韵呈刘可大年兄·其一

明代陈经纶

玉台不减雨花台,惹得游人数往来。

绿幄浓阴松与竹,浮云山势暗仍开。

疏钟几杵僧初饭,啼鸟一声月在梅。

此景此情谁悟得,豪吟偏喜数人陪。

圭峰次覆白沙韵呈刘可大年兄·其二

明代陈经纶

岸帻高楼谁与陪,数竿修竹数枝梅。

野花啼鸟无春夏,雨迹云踪有卷开。

漫把石斋诗屡诵,载思别驾马曾来。

悠悠俯仰乾隆阔,一笑清风满玉台。

与廷实同游圭峰别后奉寄且申后来崖山之约·其二

明代陈献章

千寻岭上更登台,再到丹丘忘却回。雨歇山斋人已去,月明江舫梦还来。

与廷实同游圭峰别后奉寄且申后来崖山之约·其一

明代陈献章

弄罢飞泉下玉台,青天何处首空回。城中春雨君高卧,竹下茆亭客未来。

坐隔谈锋终日笑,碑封丹迹几回开。孤舟莫负秋来约,同到崖门白浪堆。

偶读罗圭峰所为张宗伯墓铭因感罗之知己情见乎词

明代邵宝

磁龟山里访君时,坐对青灯各鬓丝。经国念深非我任,作人心苦有天知。

晚惊妖鵩从何处,秋逐冥鸿信所之。只尺宁庵空墓草,旴江回首不胜悲。

九日李鸿兄弟携酒从余登舍北小庐峰四望书所见寄世卿圭峰

明代陈献章

山爱庐峰节爱名,登临衮衮到诸生。千岩已见昏鸦集,两榼还挑大鳖行。

陇稻不收交马迹,寒花莫赏更人情。玉台此日秋风赋,谁敌纵横李世卿。

送无可上人

唐代贾岛

圭峰霁色新,送此草堂人。麈尾同离寺,蛩鸣暂别亲。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

雪霁池上

宋代寇准

雪霁池上亭,晴光照泉石。暖觉岸冰销,静闻簷溜滴。务简身暂闲,景幽心自适。极目望南山,圭峰露微碧。

赠刘程乡别

明代陈献章

肃庵今又别,酒醒望圭峰。秋色此溪树,暝烟何处钟。

功名悲梦蝶,文字耻雕虫。故里荒坟在,归来拜一峰。

终南篇十首·其五

明代王九思

经台西峙五台东,白阁阴森紫阁融。群山罗列重云外,圭峰拱立碧天中。

赠造微禅师院

唐代贯休

薝卜气雍雍,门深圣泽重。七丝奔小蟹,五字逼雕龙。药转红金鼎,茶开紫阁封。圭峰争去得,卿相日憧憧。

裴相国贊

宋代释惟一

咄这措大,极是叵耐。操我戈矛,入我疆界。扑灭圆觉大光明藏,沥干圭峰无边义海。所至皆望风退衂,末后遭蘗山和赃捉败。纳款投降,愿为弟子,奉事无懈。

题鄠县杨氏书楼

宋代魏野

竹多千亩馀,卖竹济贫儒。门掩圭峰影,楼添鄠县图。蜗涎缘栋有,鹤迹入泉无。终约重来此,相邻卜养愚。

题逍遥栖禅寺

宋代唐遘

圭峰大士翻经处,雅俗今犹说草堂。十顷筠篁环殿阁,百年松桧老风霜。临溪洗鉢怜僧野,卷旆搜山意资藏。试取禅诠涤五虑,萧然心地顿清凉。

题终南山隐者室

唐代齐己

终南山北面,直下是长安。自扫青苔室,闲奇支白石看。风吹窗树老,日晒窦云干。时向圭峰宿,僧房瀑布寒。

送前鄠县李少府

唐代雍陶

近出圭峰下,还期又不赊。身闲多宿寺,官满未移家。罢钓临秋水,开尊对月华。自当蓬阁选,岂得卧烟霞。

大家还在看: 圭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