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潘若冲
两捧歌诗寄,化余即展开。无时惟北望,何日逐南来。梦里得芳草,笛中闻落梅。终朝一携手,江上有楼台。
元代:李唐宾
庆华年。红绡巧剪。
镫火内家传。车马迎来玉府仙。
歌声吹开陆地莲。儿女六街喧。
楼台近远。镫月共婵娟。
元代:黎崱
天象分明散晓霞,故令骑马入京华。
云开阊阖三千丈,雾暗楼台百万家。
寒尽宫花初著蕊,春深官柳已藏鸦。
太平气象今如此,始信皇图福未涯。
元代:李裕
楼台灯火万家明,况复通宵歌管声。二十四桥今寂莫,月光空自锁重城。
元代:杜瑛
壮心忽忽剧悬旌,秋气能令客子惊。白雁不闻云外过,清霜先向鬓边生。
铜驼巷陌周东土,金凤楼台邺北城。千古繁华俱一梦,空馀草木战风声。
明代:洪恩
添得一条略彴,如从画里行来。
即此草庵亦可,何须百尺楼台。
明代:区大相
吾家何在绿溪头,水上楼台竹下舟。
记得看花二三月,满塘红蕊涨新流。
明代:区大相
黄钟律转日南至,缇室灰浮阳气潜。
苑外窥梅才的的,河边觅草未纤纤。
楼台消雪皆迎暖,云物呈祥不待占。
闻道南郊恭代毕,定将昭事答威严。
明代:李义壮
天上鸣鸡迥不闻,城头残月夜初分。
楼台爽气通三岛,环佩秋声杂五云。
阁道鸾灯供御辇,周庐龙钺护亲军。
小臣章疏何由达,空望炉烟拱圣君。
明代:谢肃
海宁州西来往频,长安坝上最伤春。东风桃李非无主,归燕楼台不见人。天末云帆随望远,雨余芳草唤愁新。故乡门巷干戈底,越客相逢话是真。
明代:方孟式
日夕天高晚炤窗,归云迷岫影难双。
汲水浇花鸟语接,馀霞驳绮映罗蹀。
莺花寂历逐人间,楼台暮景秋香怯。
清代:蒋超
锦袖歌残翠黛尘,楼台塌尽曲池湮。荒园一种瓢儿菜,独占秦淮旧日春。
清代:胡承诺
巾江逢乱后,西塔遂荒凉。
坐冷生公石,林虚雁字堂。
天风吹古殿,人迹响空廊。
薄暮湖烟起,楼台隐夕阳。
清代:陈经
云卧巢栖沧海隈,扶桑朝日望蓬莱。
楼台蜃气烟霄外,双阙疑瞻五凤回。
清代:王采薇
几叠春山路,谁分碧扇开。
露光生竹石,云气杂楼台。
鹤度凉潭去,钟穿薄雾来。
微茫天水阔,我梦正寻梅。
明代:王錂
这香芜佩服须珍重。
老旦:看楼台罨画夕阳中。
小旦明日斋心谒梵宫。
明代:高承埏
两湖秋水抱城斜,缥缈楼台带落霞。
日暮鸳鸯看不见,数声风笛起芦花。
金朝:赵秉文
树映楼台水映空,溪容林意两溶溶。夏山如醉无人画,远处微茫近处浓。
宋代:王安国
争得才如杜牧之,试来湖上辄题诗。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浓吐杂芳熏巇崿,湿飞双翠破涟漪。人间幸有蓑兼笠,且上渔舟作钓师。
宋代:石延年
一分素景,千家新月,凉露楼台遍洗。宝奁深夜结蛛丝,纴五孔、金针不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