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林寺的古诗诗句

共收录200

林寺

宋代喻良能

江湖大兰若,庐阜一东林。砌遶琮琤水,门罗翠碧岑。烟云千古色,松桧四时阴。岸帻销尘虑,凭栏凈客心。殿成神运力,泉出虎跑音。溪在思元亮,堂荒忆醉吟。图传三笑粲,阁拥五杉森。贝叶应...

林寺雨中张次孙丈话旧

明代程嘉燧

忆昨南徐官舍东,江心遥夜与君同。重看焦岭终宵月,却话松寥彻晓风。病眼向梅空脉脉,旅愁兼雪太匆匆。可怜襆被寻君处,暝雨寒烟野寺中。

夜泊庐江闻故人在林寺以诗寄之

唐代王昌龄

江路经庐阜,松门入虎溪。闻君寻寂乐,清夜宿招提。石镜山精怯,禅枝怖鸽栖。一澄如悟道,为照客心迷。[一作孟浩然诗]

浔阳三题 林寺白莲

唐代白居易

东林北塘水,湛湛见底清。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白日发光彩,清飙散芳馨。洩香银囊破,泻露玉盘倾。我慙尘垢眼,见此琼瑶英。乃知红莲花,虚得清净名。夏萼敷未歇,秋房结纔成。夜深衆...

送后集往庐山林寺兼寄云皋上人

唐代白居易

后集寄将何处去,故山迢递在匡庐。旧僧独有云皋在,三二年来不得书。别后道情添几许,老来筋力又何如。来生缘会应非远,彼此年过七十余。

林寺

唐代曹汾

峯头不住起孤烟,池上相留有白莲。尘网分明知束缚,更须骑马别林(「林」字,《金石录补》作「云」。)泉。(见《古刻丛钞》。以《槐卢丛书》本《金石录补》参校之。)(〖1〗诗下原署「会昌三年...

林寺

宋代董嗣杲

庐山白云拥,绝似兜罗绵。覆得丑好尽,何啻万万千。东林香炉峯,生在寺门前。山阴土脉润,草木鸣秋妍。意行梵庑旷,单下谁栖禅。主僧淮东秀,眉目稜稜然。谈麈自髙蹈,往往来着邉。我游欲...

正月十五日夜,林寺学禅,偶怀蓝田杨主簿

唐代白居易

新年三五东林夕,星汉迢迢钟梵迟。花县当君行乐夜,松房是我坐禅时。忽看月满还相忆,始叹春来自不知。不觉定中微念起,明朝更问雁门师。

送后集往庐山林寺兼寄云臯上人

唐代白居易

后集寄将何处去,故山迢递在匡庐。旧僧独有云臯在,三二年来不得书。别后道情添几许,老来筋力又何如。来生缘会应非远,彼此年过七十余。

与弟观姪津哭伯求弟道茅山泊林寺坐雨

宋代陈着

西来本自趁晴天,雨卧东林日似年。百念已成沈水石,一行真坐逆滩船。何妨华鄂添诗集,暂与阇黎结饭缘。决意明朝向东去,山堂未到已潸然。

再游林寺作五首

唐代贯休

台殿参差耸瑞烟,桂花飘雪水潺潺。莫疑远去无消息,七万余年始半年。桓玄旧辇残云湿,耶舍孤坟落照迟。有个山僧倚松睡,恐人来取白猿儿。玉像珠龛香阵横,锦霞多傍石墙生。辟蛇行者今何在,花里唯闻...

林寺天祚二年联句

唐代徐知证

古殿巍峩镇碧峯,晋朝灵应显神踪。林间野鸟惊朝梵,岭上孤猿听晓钟。蝶恋半岩花灼灼,鹿眠深谷草茸茸。游僧驻锡心皆佛,老树擎烟势似龙。竹荫禅扃青霭合,岚蒸幽迳绿苔封。老来欲脱尘寰境,闲访...

正月十五日夜林寺学禅偶怀蓝田杨主簿因呈智禅师

唐代白居易

新年三五东林夕,星汉迢迢钟梵迟。花县当君行乐夜,松房是我坐禅时。忽看月满还相忆,始叹春来自不知。不觉定中微念起,明朝更问鴈门师。

林寺度虎溪桥竟诸峰登览止宿远公房

明代李时行

飞甍敞云际,朝攀郁玲珑。瀑泉喷石濑,惊飙回远空。

岚光隐双树,霁色澄千峰。湛湛竹响露,凄凄松外风。

白莲寻旧社,紫阁听鸣钟。入谷窥鹤室,穿林步虎踪。

玄览八极隘,达观万化从。神披愿自协,虑澹...

东西二林寺 其三

宋代沈与求

游人多入林寺,将谓西林景不如。我策短笻行半日,水声松韵更清虚。

清远道中朱荆玉携酒同弟学张懋纬承宰承藻承衮送至林寺

明代郑学醇

寺下长江澹不流,寺边秋色拥行舟。裘非紫绮劳相问,会有青樽慰远游。

伐荻此时聊晤语,班荆何日重淹留。悬知后夜遥相忆,雪满苍山月满楼。

林寺联句

唐代徐知证

...《九江府志》、卷六六九九引《江州志》收本诗,题作《林寺天祚二年联句》,缺第三、第四、第八联,又联句者姓名均不着明,统归知证名下,实误。异文颇多,已出校。李壁《王荆文公诗笺注》卷二八《和蔡枢密...

三月晦日同弟观姪津往宝幢哭刑部伯求弟道从茅山泊林寺弟观有诗三首因次韵 坐雨

宋代陈着

山泉今已矣,开落梦中花。欲哭青松墓,却留黄檗家。眼花飞作练,心事苦如茶。造物故相阻,雨阴殊未涯。

三月晦日同弟观姪津往宝幢哭刑部伯求弟道从茅山泊林寺弟观有诗三首因次韵 寺前即事

宋代陈着

劫火不飞处,便如仙洞源。载秧交野艇,卖笋到僧门。潮水河分港,南风雨暗村。家山百里外,回首已黄昏。

林寺中秋夜玩月

唐代许浑

待月东林月正圆,广庭无树草无烟。中秋云尽出沧海,半夜露寒当碧天。轮彩渐移金殿外,镜光犹挂玉楼前。莫辞达曙殷勤望,一堕西岩又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