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蜻蜓的古诗诗句

共收录300

蜻蜓飞舞的古诗世界

* 蜻蜓在古诗中既是自然之美的展现,又是情感与志向的寄托。 * 古诗中的蜻蜓承载了丰富的哲理思考,如生命的轮回、自然规律等。 * 蜻蜓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象征着美好、和谐与吉祥,是爱情的使者。 * 当代人可以从古诗中...

蜻蜓

宋代杨万里

饵花春蝶即花仙,饮露秋蝉怕露寒。只道蜻蜓解餐水,元来照水不曾餐。

蜻蜓

宋代陆游

舍北蜻蜓浦,新秋偶一来。菱丝烟际老,芡觜露中开。渔火明还灭,沙禽去却回。吾行兴无尽,舟子莫相催。

蜻蜓的诗句:探寻中国古代文化中的诗意飞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日高柳暗花如锦,时过溪斜带蝶飞”、“蜻蜓点破斜阳水”等经典诗句展示了蜻蜓在中国古诗词中的形象与文化寓意。这些诗句不仅体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和谐,还反映了古人对自由...

荒水浸篱根,篱上蜻蜓立。

宋代梅尧臣

荒水浸篱根,篱上蜻蜓立。鱼网挂绕篱,野船篱外人。

蜻蜓翩翩起舞,古诗中的灵动之美

以上文稿摘录了关于描写蜻蜓的诗句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自然美景的描写。通过赏析这些诗句,我们能够感受到蜻蜓在古诗词中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

蜻蜓翩翩起舞,古诗中的美丽化身

本文探讨了蜻蜓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的形象与意境,分析了蜻蜓在古诗词中的文化意义。通过具体诗篇的赏析,展示了古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

头象蜻蜓头,腿象蚱蜢腿。

宋代贾似道

钳象蜈蚣钳,嘴象狮子嘴。头象蜻蜓头,腿象蚱蜢腿。颜色要相当,毛燥斯为美。

便是常州草虫本,只无蚱蜢与蜻蜓

宋代杨万里

岭花袍紫不知名,涧草茸青取次生。便是常州草虫本,只无蚱蜢与蜻蜓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宋代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草头蛱蝶黄花晚,菱角蜻蜓翠蔓深。

宋代王安石

斜径遇通南埭路,数家遥对北山岑。草头蛱蝶黄花晚,菱角蜻蜓翠蔓深。

泛舟至蜻蜓浦小泊渔村

宋代陆游

醉泛蜻蜓浦,咿哑一橹声。陂塘秋水瘦,墟落暮烟生。野店曾留醉,樵翁不记名。相逢虽惘惘,怀抱已先倾。

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蜓上下鱼东西。

唐代王建

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齐。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蜓上下鱼东西。

题王生画三蚕蜻蜓二首 其二

宋代苏辙

蜻蜓飞翾翾,向空无所着。忽然逢飞蚊,验尔饥火作。一饱困竹稍,凝然反冥寞。若无饥渴患,何贵一箪乐。

蜻蜓

唐代韩偓

碧玉眼睛云母翅,轻于粉蝶瘦于蜂。坐来迎拂波光久,岂是殷勤为蓼丛。

蜻蜓

宋代王镃

轻绡剪翅约秋霜,点水低飞恋野塘。忽趁游蜂过墙去,可怜不识百花香。

画草虫八物 蜻蜓

宋代李纲

双睛碧珠莹,四翅青罗薄。但知逐飞蚊,不复顾黄雀。

夜泛蜻蜓

宋代陆游

四顾水无际,三更月未生。偶成揺檝去,不减御风行。烟浦渔歌断,芦洲鬼火明。还家人已睡,小立叩柴荆。

题《蜻蜓小憩图》

两汉刘雄

不向美人头上立,偏从湖海浪中浮。点破碧波三万顷,老荷尖上暂悠悠。

蜻蜓蛱蝶画扇

元代张昱

点水穿花不自疑,轻盈满扇欲何之?柳塘一觉风流梦,又是秋香欲老时。

大家还在看: 蜻蜓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