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阳的古诗诗句

共收录300

再失重阳集,才能一笑期。

唐代赵蕃

再失重阳集,才能一笑期。儿童闯车马,鸟雀避茅茨。雨后橙初熟,霜前菊未衰。招邀幸临顾,倾饮莫相疑。

逢人提菊卖,方省是重阳

宋代方岳

逢人提菊卖,方省是重阳。山晓雨初霁,江秋树亦凉。年华犹故我,烽火更殊乡。有客那无酒,令人忆草堂。

重阳后二日登东园大山

清代弘晓

登高何必是重阳,上得山头枫叶黄。

鹊噪寒林穿别圃,雁飞碧落到遐方。

已无蛩语成秋响,祇有芦花作雪扬。

纵目遥观自空阔,远峰夕照入微茫。

便觉重阳近,还成一舸游。

唐代赵蕃

旱而逢小雨,月亦当季秋。便觉重阳近,还成一舸游。关余荒径菊,愧尔没波鸥。诗就云如卷,推篷得纵求。

武陵春·今岁重阳经闰早

宋代曹勋

今岁重阳经闰早,金蕊粲繁枝。玉殿珠楼步辇随。高兴在东篱。且泛金英同潋滟,休与傲霜期。

浪淘沙·重阳,于华盛顿

近代陈逸云

枫叶冷凝霜。海角凄凉。秋风秋雨又重阳。客里秋声都是恨,无限思量。故国路茫茫。万感沧桑。中原处处梦魂伤。九载乱离空怅望,何日还乡。

重阳后一日登石钟寺

明代梁以壮

渡水闻声见石钟,石钟之上见芙蓉。

无多野客乘秋屐,有个僧人制毒龙。

鸿影不期黄叶到,菊花那许白云封。

一尊须补重阳醉,酌对匡山五老峰。

重阳思亲:古诗中的深情与文化的传承

重阳节、思亲怀远、古诗、文化、传承、习俗、生命感慨、时光匆匆。

重阳日寄上饶李明府

唐代刘商

重阳秋雁未衔芦,始觉他乡节候殊。旅馆但知闻蟋蟀,邮童不解献茱萸。陶潜何处登高醉,倦客停桡一事无。来岁公田多种黍,莫教黄菊笑杨朱。

菊花开日即重阳二首 其二

宋代李纲

南方气候殊,有菊即重阳。九日今已近,青蕊未可尝。安得黄金花,泛此白玉觞。会当烂漫开,为插满头香。

重阳前二日喜雨答泗州郭从事 其二

宋代宋祁

雨洗淮天旱始摧,正堪凭远上高臺。萸津菊润斋醅熟,共助重阳辟恶杯。

海边寻别墅,愁里见重阳

唐代权德舆

穷年路岐客,西望思茫茫。积水曾南渡,浮云失旧乡。海边寻别墅,愁里见重阳。草露荷衣冷,山风菊酒香。独谣看坠叶,远目遍秋光。更羡登攀处,烟花满练塘。

洞仙歌·重阳近也

宋代沈端节

重阳近也,渐秋光凄劲。宿雨初收好风景。正干戈耆定,禾黍丰登,人意乐,歌舞贤侯美政。醉翁游历处,胜概依然,木落淮南见山影。有客共登临,醉里疏狂,敧乌帽、从嘲雪鬓。但目送孤鸿傍危栏,笑问道,黄花似谁风韵...

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

唐代武元衡

玉烛降寒露,我皇歌古风。重阳德泽展,万国欢娱同。绮陌拥行骑,香尘凝晓空。神都自蔼蔼,佳气助葱葱。律吕阴阳畅,景光天地通。徒然被鸿霈,无以报玄功。

重阳节诗句赏析:探寻古诗中的文化韵味

重阳节,又被称为重九节,是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天,人们登高赏菊、佩戴茱萸,传承着千年的文化与习俗。而在浩瀚的古诗词中,重阳节更是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

忽忽重阳今一月,菊花数朵见城根。

唐代赵蕃

忽忽重阳今一月,菊花数朵见城根。前诗有约能从否,不厌张罗幸过门。

武陵春·今岁重阳经闰早

宋代曹勋

今岁重阳经闰早,金蕊粲繁枝。玉殿珠楼步辇随。高兴在东篱。且泛金英同潋滟,休与傲霜期。只恐秋香一夜衰。须插满头归。

逢高欲饮重阳酒,山菊今朝未有花。

唐代张籍

无限青山行已尽,回看忽觉远离家。逢高欲饮重阳酒,山菊今朝未有花。

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

宋代晏殊

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朱阑向晓,芙蓉妖艳,特地斗芳新。霜前月下,斜红淡蕊,明媚欲回春。莫将琼萼等闲分。留赠意中人。

中秋天气似重阳,幸有庭前桂子香。

宋代王柏

中秋天气似重阳,幸有庭前桂子香。书册根边无一事,任他风雨送凄凉。

大家还在看: 重阳日 重阳菊 重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