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搜索:
有关山的成语(共找到679条成语)
词语 | 解释 | 出处 |
---|---|---|
1.山节藻棁 | ,意思是古代天子的庙饰,后用以形容居处豪华奢侈,越等僭礼。 | 西汉·戴圣《礼记·明堂位》:“山节藻棁……天子之庙饰也。” |
2.江山如画 | 江山:山河;常指国土。山河美如图画。 | 宋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3.箕山挂瓢 | 意思是用为隐居不仕之典。 | 明 敬虚子《小隐书 许由》载:相传许由隐居箕山之下,颖水之阳,躬耕自食,以手掬饮。人遗一瓢,挂于树,风吹历历作声,以为烦,弃之。 |
4.山积波委 | 谓堆积如山高,如波涛重叠。形容数量极多。 | 宋·文莹《玉壶清话》第三卷:“后邀钜货于楼,山积波委,岁入万计。” |
5.玉山倾倒 | 玉山:比喻人的身形美好。比喻喝醉酒后身体摇摇欲坠的样子。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黄英》:“陶起归寝,出门践菊晆,玉山倾倒,委衣于侧,即地化为菊,高如人。” |
6.剩山残水 | 残破的山河。多形容亡国后的或经过变乱后的土地景物。也比喻未被消除而剩下来的事物。 | 清·孙雨林《皖江血·定计》:“收回那十八省剩山残水,洗尽这二百年藏污纳垢。” |
7.云雨巫山 | 见“巫山云雨”。 | 战国楚 宋玉《高唐赋序》:“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
8.山林隐逸 | 隐居山林的士人。即隐士。 | 清·孔尚任《桃花扇·馀韵》:“听他说话,像几个山林隐逸。” |
9.山阴乘兴 | 意思是访友。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王徽之)居山阴,夜大雪……忽忆戴安道(戴逵),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
10.山崩钟应 | 比喻事物相感应。 | 南朝 宋 刘敬叔《异苑》第二卷:“此蜀郡铜山崩,故钟鸣应之耳。” |
11.冰山一角 | 体积庞大的冰山,露于水面上时往往只有山巅部分。比喻事情真相初现的一部分。 | |
12.恩德如山 | 比喻恩德极为深生。 | 明·周楫《西湖二集·寿禅师两生符宿愿》:“老夫垂死之命恩人救援,恩德如山,无可图报。” |
13.银山铁壁 | 比喻十分坚固,不可摧毁的事物。 |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30卷:“元城在南都,似个银山铁壁。” |
14.重若丘山 | 丘:通“巨”,大;丘山:大山。重得像大山。比喻极其严重。 | 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四》:“是以国权轻于鸿毛,而积祸重若丘山。” |
15.恩重如山 | 恩情像高山那样厚重。形容恩德极大。 | 宋 陆游《删定官供职谢启》:“及瓜以往,曾无累月之淹。恩重如山,感深至骨。” |
16.冰山易倒 | 冰山遇到太阳就消溶,容易倒塌。比喻不能长久依赖的靠山。 | 《蝴蝶媒》第十三回:“那越公虽待我不薄,奈他年寿无多,冰山易倒,未可久留。” |
17.出山泉水 | 出山:比喻出仕。旧指做了官的人,就不象未做官时那样清白了。 | 唐·杜甫《佳人》诗:“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
18.填海移山 | 填平大海,移动大山。形容征服自然、战胜困难的力量和气魄十分伟大。也指事业异常艰巨困难,难以完成。 | |
19.一叶迷山 | 意谓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五回:“世上这般双瞳如豆、一叶迷山的,以至糊涂下人,又有几个深明大义的呢!” |
20.怀山襄陵 | 谓洪水汹涌奔腾溢上山陵。 | 《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 |
21.骊山老母 | 传说殷周之际有骊山女,为天子。唐宋后遂以为女仙﹐尊为骊山老母。 | |
22.气压山河 | 形容气势极盛,可以压倒山河。 | 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一折:“可正是气压山河百二雄……” |
23.登山临水 | 形容旅途遥远。也指游山玩水。 |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九辩》:“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
24.避溺山隅 | 谓防止淹死而躲入山隅。表示远远回避。 | 汉 司马相如《美人赋》:“譬于防火水中,避溺山隅,此乃未见其可欲。” |
25.春山八字 | 八字:指眉毛。形容眉如春山秀美。 | 《剪灯余话·江庙泥神记》:“春山八字争妍媚,姨姨妹妹皆殊丽。” |
26.拄笏西山 | 见“拄笏看山”。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王子猷作桓车骑参军,桓谓王曰:‘卿在府久,比当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视,以手版拄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 |
27.仙山楼阁 | 《史记•封禅书》:“自威(齐威王)、宣(齐宣王)、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海中……盖尝有至者,诸僊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云。”亦作:[[仙山琼阁]] | 《史记·封禅书》:“自威(齐威王)、宣(齐宣王)、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海中……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 |
28.翻山越水 | 山:山岭;水:大河。翻山越岭,趟水过河。形容路途奔波之苦。 | |
29.山高路陡 | 比喻道路遥远艰险。 | |
30.满目青山 | 形容景色美好或形势大好。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十卷:“禅师愿达南泉去,满目青山万万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