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搜索:
有关十的成语(共找到316条成语)
词语 | 解释 | 出处 |
---|---|---|
1.一目十行 | 形容看书极快。 | 宋 刘克庄《杂记六言诗》诗:“五更三点待漏,一目十行读书。” |
2.举十知九 | 列举出的十件事情中,通晓的就有九件。比喻学识渊博。 | 唐 张说《唐故豫州刺史魏君神道碑》:“圣人之所志,闻一而反三;君子之所能,举十而知九。” |
3.不问三七二十一 | 不问情由。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5回:“逛窑姐儿的人,倘给老爷查着了,他不问三七二十一,当街就打。” |
4.耕十亩田 | 谓弃仕归田。 | |
5.板板六十四 | 板板六十四bǎnbǎnliùshísì宋时官铸铜钱,每板六十四文,不得增减。后用来比喻不知变通或不能通融这个人板板六十四,不通人情 | 清 范寅《越谚 数目之谚》:“板板六十四,铸钱定例也,喻不活。” |
6.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 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说到货物,我就没有胆气了。” |
7.十相具足 | 谓容貌十分美好。 | |
8.十钱主簿 | 后魏宗室拓跋庆智的绰号。 | |
9.十全老人 | 清·乾隆帝晚年的自号。 | |
10.三十六国 | 指汉时西域诸国。大部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指古代相传的海外三十六国。 | |
11.三十六体 | 唐·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皆排行第十六而诗文则以俪偶相夸,世称“三十六体”。 | |
12.十荡十决 | 谓多次冲击均能破敌。形容作战勇猛。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陇上歌》:“陇上壮士有陈安,躯干虽小腹中宽,七尺大刀奋如湍,丈八蛇矛左右盘,十荡十决无当前。” |
13.十死九生 | 意思是形容生命非常危险,出自《厉领卫墓志铭》。 | |
14.各打五十大板 | 各:各自。给双方同样的待遇或不分清责任,让双方共同承担责任。 | 刘心武《钟鼓楼》第五章:“七姑‘各打五十大板’地尖声评论说:‘这是怎么回子事哟?瞧你们请来的这些个人!’” |
15.十目所视 | 见“十目所视,十手所指”。 | 西汉·戴圣《礼记·大学》:“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
16.十谒朱门九不开 | 谓豪门皆为富不仁,上门求助多遭拒绝。 | |
17.十万火急 | 是旧时文书急件中的批语。形容情况万分紧急,刻不容缓。也作‘十万火速”。 | 老舍《赵子曰》:“赵子曰的脑府连发十万火急的电报警告全国。” |
18.十二晚峰 | 指夕照中的巫山十二峰。 | |
19.十八般兵器 | 指刀枪剑戟等十八种古式兵器。 | 清 郭小亭《济公全传》第六十回:“马静一瞧,大殿前摆着家伙,十八般兵器,一应俱全。”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八回:“若论十八般兵器,我[十三妹]都算拿得起。” |
20.一五一十 | 指用“五”作单位往下计算数目。比喻叙说时从头到尾,原原本本,没有遗漏。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5回:“这妇人听了这话,也不回言,却踅过来,一五一十,都对王婆和西门庆说了。” |
21.三十六鳞 |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鳞介篇》:“鲤,脊中鳞一道,每鳞有小黑点,大小皆三十六鳞。”因以“三十六鳞”为鲤鱼的别称。 | |
22.十年读书 | 谓长期努力于学业。 | 《宋书·沈攸之传》:“攸之晚好读书,手不释卷,《史》、《汉》多所谙忆,常叹曰:‘早知穷达有命,恨不十年读书。’” |
23.十袭珍藏 | 形容很珍重地收藏。 | |
24.十步之内,必有芳草 | 汉刘向《说苑·谈丛》:“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后因以“十步之内,必有芳草”比喻处处都有人才。《隋书·炀帝纪上》:“方今宇宙平一,文轨攸同,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四海之中,岂无奇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四回:“我不禁暗暗称奇,不料这蓽门圭竇中,有这等明理女子,真是‘十步之内,必有芳草’。”《解放日报》1942.8.26:“‘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广大群众是人才的源泉。”亦作“十步之内,自有芳草”。 | 汉·刘向《说苑·谈丛》:“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
25.八棒十挟 | 亦作\'八棒十枷\'。古代对拷掠酷刑的泛称。挟﹐夹棍﹐也写作\'枷\'。 | |
26.七方十齐 | 泛指中医的各种方剂。齐,方剂。 | |
27.十指露缝 | 谓保(包)不住。 | |
28.十年不制衣 | 胜:超过。超过苦读十年书的收获。形容思想上收益极大。 | |
29.十不得一 | 十件事中,没有一件是成功的。比喻费很大力气也没有收获。 | |
30.十步香草 | 比喻处处都有人才。 | 汉·刘向《说苑·谈丛》:“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