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孙逖的简介
孙逖(696~761) 唐朝大臣、史学家。今东昌府区沙镇人。自幼能文,才思敏捷。15岁时,他面见雍州刺史崔日用。崔日用出题令其作赋。孙逖挥笔而就,文理精妙,意趣横生。崔日用惊叹不已,即...〔
► 孙逖的诗(64篇) ► 孙逖的名句〕
唐代: 孙逖
郡府乘休日,王城访道初。
觉花迎步履,香草藉行车。
倚阁观无际,寻山坐太虚。
岩空迷禹迹,海静望秦余。
翡翠巢珠网,鵾鸡间绮疏。
地灵资净土,水若护真如。
宝树谁攀折,禅云自卷舒。
晴分五湖势,烟合九夷居。
生灭纷无象,窥临已得鱼。
尝闻宝刀赠,今日奉琼琚。
郡府乘休日,王城訪道初。
覺花迎步履,香草藉行車。
倚閣觀無際,尋山坐太虛。
岩空迷禹迹,海靜望秦餘。
翡翠巢珠網,鵾雞間绮疏。
地靈資淨土,水若護真如。
寶樹誰攀折,禅雲自卷舒。
晴分五湖勢,煙合九夷居。
生滅紛無象,窺臨已得魚。
嘗聞寶刀贈,今日奉瓊琚。
唐代: 孙逖
繫马清溪树,禅门春气浓。
香臺花下出,讲坐竹间逢。
觉路山童引,经行谷鸟从。
更言穷寂灭,回策上南峰。
繫馬清溪樹,禅門春氣濃。
香臺花下出,講坐竹間逢。
覺路山童引,經行谷鳥從。
更言窮寂滅,回策上南峰。
唐代: 杨炯
昔时南浦别,鹤怨宝琴弦。今日东方至,鸾销珠镜前。
水流衔砌咽,月影向窗悬。妆匣凄馀粉,熏炉灭旧烟。
晚庭摧玉树,寒帐委金莲。佳人不再得,云日几千年。
昔時南浦别,鶴怨寶琴弦。今日東方至,鸾銷珠鏡前。
水流銜砌咽,月影向窗懸。妝匣凄馀粉,熏爐滅舊煙。
晚庭摧玉樹,寒帳委金蓮。佳人不再得,雲日幾千年。
唐代: 张九龄
尝闻薛公泪,非直雍门琴。
窜逐留遗迹,悲凉见此心。
府中因暇豫,江上幸招寻。
人事已成古,风流独至今。
闲情多感叹,清景暂登临。
无复甘棠在,空余蔓草深。
晴光送远目,胜气入幽襟。
水去朝沧海,春来换碧林。
赋怀湘浦弔,碑想汉川沈。
曾是陪游日,徒为梁父吟。
嘗聞薛公淚,非直雍門琴。
竄逐留遺迹,悲涼見此心。
府中因暇豫,江上幸招尋。
人事已成古,風流獨至今。
閑情多感歎,清景暫登臨。
無複甘棠在,空餘蔓草深。
晴光送遠目,勝氣入幽襟。
水去朝滄海,春來換碧林。
賦懷湘浦弔,碑想漢川沈。
曾是陪遊日,徒為梁父吟。
唐代: 张九龄
尝闻薛公泪,非直雍门琴。窜逐留遗迹,悲凉见此心。
府中因暇豫,江上幸招寻。人事已成古,风流独至今。
闲情多感叹,清景暂登临。无复甘棠在,空馀蔓草深。
晴光送远目,胜气入幽襟。水去朝沧海,春来换碧林。
赋怀湘浦吊,碑想汉川沉。曾是陪游日,徒为梁父吟。
嘗聞薛公淚,非直雍門琴。竄逐留遺迹,悲涼見此心。
府中因暇豫,江上幸招尋。人事已成古,風流獨至今。
閑情多感歎,清景暫登臨。無複甘棠在,空馀蔓草深。
晴光送遠目,勝氣入幽襟。水去朝滄海,春來換碧林。
賦懷湘浦吊,碑想漢川沉。曾是陪遊日,徒為梁父吟。
元代: 陈宜甫
边城寂寞碛云黄,兴废令人重感伤。
鸦噪夕阳迷佛宇,烟凝秋色暗宫墙。
十年故国人何处,九月阴山草又霜。
共倚栏杆怀往事,金仙无语塞天长。
邊城寂寞碛雲黃,興廢令人重感傷。
鴉噪夕陽迷佛宇,煙凝秋色暗宮牆。
十年故國人何處,九月陰山草又霜。
共倚欄杆懷往事,金仙無語塞天長。
唐代: 苏颋
茂礼雕龙昔,香名展骥初。水连南海涨,星拱北辰居。
稍发仙人履,将题别驾舆。明年征拜入,荆玉不藏诸。
茂禮雕龍昔,香名展骥初。水連南海漲,星拱北辰居。
稍發仙人履,将題别駕輿。明年征拜入,荊玉不藏諸。
明代: 区大相
送子佐繁昌,驱车颍水阳。
途逢洗耳客,郡接聚星乡。
贤里何人住,春流几处芳。
因君慕高躅,不独海沂康。
送子佐繁昌,驅車颍水陽。
途逢洗耳客,郡接聚星鄉。
賢裡何人住,春流幾處芳。
因君慕高躅,不獨海沂康。
明代: 区大相
东风恰摇荡,行子动征骖。
春事方无赖,离心更不堪。
草苗一寸绿,山色几重蓝。
彼地闻贤聚,何时此合簪。
東風恰搖蕩,行子動征骖。
春事方無賴,離心更不堪。
草苗一寸綠,山色幾重藍。
彼地聞賢聚,何時此合簪。
唐代: 杜牧
清晨候吏把书来,十载离忧得暂开。
痴叔去时还读《易》,仲容多兴索衔杯。
人心计日殷勤望,马首随云早晚回。
莫为霜台愁岁暮,潜龙须待一声雷。
清晨候吏把書來,十載離憂得暫開。
癡叔去時還讀《易》,仲容多興索銜杯。
人心計日殷勤望,馬首随雲早晚回。
莫為霜台愁歲暮,潛龍須待一聲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