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蔡肇的诗 > 题三茅风雨图

题三茅风雨图

[宋代]:蔡肇

笔间云气生毫末,纸上松声听有无。
收得三茅风雨样,高堂六月是冰壶。

蔡肇简介

宋代·蔡肇的简介

蔡肇(~一一一九),字天启,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渊子。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歷明州司户参军、江陵推官。哲宗元祐中,为太学正,出通判常州。绍圣中,召为卫尉寺丞。元符元年(一○九...〔► 蔡肇的诗(104篇) ► 蔡肇的名句

猜你喜欢

题三茅风雨图

宋代蔡肇

笔间云气生毫末,纸上松声听有无。
收得三茅风雨样,高堂六月是冰壶。

题三茅峰

宋代张榘

巨灵握奇石,飞落人间世。
怒拳一击破,高下成鼎峙。
三光发其精,吾岳借之气。
精气久以灵,稍稍见奇异。
香之为草木,清之为泉水。
天则为洞天,地则为福地。
㠌嵚白云根,怪巧分琐细。
龙潜而虎藏,猿啼而鹤唳。
始焉三仙居,终也衆真萃。
至今丹砂光,上下数万里。
清游动高吟,今古几骚士。
搜奇探幽深,或仅见一二。
输君唿笔神,尽发万古秘。
我于尘埃中,读之如亲履。
唿儿谨縢藏,再拜归棐几。

题三茅堂读放翁碑易道士设茗

宋代韩淲

宝山最佳处,突兀三茅堂。
幽襟翫岩穴,散脚登崇冈。
梅亭虽未花,自觉草树香。
午阴布修干,禽鸟时来翔。
下视江海波,风烟渺茫茫。
贞石披妙词,摩挲有余光。
吾身已尘土,乃得闲相羊。
羽人复能吟,煎茗邀山房。
意胜神顿适,俗远虑兼忘。
乃知轩裳絷,自苦升斗藏。
饥饿非难忍,岁月空帝乡。
挥手下山去,余情满秋阳。

湘江风雨图

宋代周密

黯黯秋空漠漠云,瑟声依约听湘灵。
夜篷碎滴风灯暗,犹记孤舟泊洞庭。

江村风雨图

金朝王万钟

秋风槭槭澹林晖,烟霭昏昏失翠微。一段莼鲈江上兴,蓬窗岑寂梦魂飞。

夏珪秋江风雨图

清代乾隆

雨丝风片远连天,一棹渔舟万顷烟,
无事买鱼沽酒客,却绕书画米家船。

吴熙老所藏风雨图

宋代潘大临

我游匡山夏将杪,赤日青天万山绕。
忽然风雨动地来,震气果雷离电遶。
一川烟霭失东西,万里干坤错昏晓。
香罏高峰危欲堕,石门细路人心剿。
江翻那闻得计鱼,木拔岂有安巢鸟。
须臾云过雨脚收,依旧晴晖着丛篠。
羣山歷歷在眼前,恰似凭高日方晓。
谁将此景入画图,数幅生绡盘礴了。
吴丞此画绝代无,张公此诗古来少。
读诗观画兴未穷,北窗风凉退自公。
使君意消三伏中,未可鞭箠催青铜。

云天瑞所藏李唐风雨图

宋代释居简

砲车卷东南,白昼沙石昏。
悠然隘西北,顷刻潭湫翻。
晴窗展李画,叆叇迷江村。
乃知笔有神,巧剔造物根。
信意泼浓墨,了不见墨痕。
但见平林黯黯木欲折,辊底怒浪掀天浑。
平地十步九蹉跌,奈此倚岸舟如盆。
得非折天柱,恐是颠崑崙。
不然于菟髑髅下,巨浸潜蛟勇鬭涛山崩。
空江冥冥不知晓,更无一箇闲鸥鸟。
断岸微茫水亭小,三两重茅都卷了。
灕洒云阴阴,翻然如惜金。
西子宜浅粧,浓抹尤清深。
于戏此妙不可寻,百金一笔不足临,掩卷袖手空沉吟。

三茅观

元代王冕

层峦开径隐空青,勃窣蹒跚眼力生。
萝蹬痴岚留宿雨,石林寒竹动秋声。
城隍下瞰红尘海,楼阁高悬白玉京。
夜静何人吹凤管?碧桃千树月华明。

望三茅山

明代胡奎

吾闻句曲三洞天,此地往往多神仙。三茅兄弟鍊金液,何年驾鸿凌紫烟。

大峰小峰青可爱,中峰更在丹霞外。似闻碧落度笙箫,仿佛泠风振环佩。

停车一览心神开,忽有白鹤从东来。明当借我上天去,手把芙蓉朝玉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