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王寺
[宋代]:高翥
精蓝游历地,景物自情亲。
鹤引登山客,僧迎礼塔人。
名花千佛供,乔木万夫身。
碑刻东坡作,重来为拂尘。
精藍遊曆地,景物自情親。
鶴引登山客,僧迎禮塔人。
名花千佛供,喬木萬夫身。
碑刻東坡作,重來為拂塵。
宋代·高翥的简介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
► 高翥的诗(220篇) ► 高翥的名句〕
宋代: 高翥
精蓝游历地,景物自情亲。
鹤引登山客,僧迎礼塔人。
名花千佛供,乔木万夫身。
碑刻东坡作,重来为拂尘。
精藍遊曆地,景物自情親。
鶴引登山客,僧迎禮塔人。
名花千佛供,喬木萬夫身。
碑刻東坡作,重來為拂塵。
宋代: 薛嵎
寺在衆山里,白云深更深。
不知行乐意,何似坐禅心。
护塔龙常在,倚松僧独吟。
渡江前赐字,珍重到于今。
寺在衆山裡,白雲深更深。
不知行樂意,何似坐禅心。
護塔龍常在,倚松僧獨吟。
渡江前賜字,珍重到于今。
宋代: 叶茵
粒粟悬悬左角钟,几年镇压梵王宫。
要知八万四千所,元在寻常一念中。
佛现紫金归胜地,僧夸乌石坠虚空。
毫光起处无人见,明月堂前玉几东。
粒粟懸懸左角鐘,幾年鎮壓梵王宮。
要知八萬四千所,元在尋常一念中。
佛現紫金歸勝地,僧誇烏石墜虛空。
毫光起處無人見,明月堂前玉幾東。
明代: 高启
解夏还寻旧寺栖,满船黄叶过长溪。
袈裟影入秋山远,舍利光悬夜塔低。
鹅识讲时常绕听,猿知定后不惊啼。
却惭扰扰尘中客,觉路如今去尚迷。
解夏還尋舊寺栖,滿船黃葉過長溪。
袈裟影入秋山遠,舍利光懸夜塔低。
鵝識講時常繞聽,猿知定後不驚啼。
卻慚擾擾塵中客,覺路如今去尚迷。
唐代: 于季友
墨妙复辞雄,扁舟访远公。
□(赵绍祖《金石文钞》卷七作「云」)天书梵□(《金石文钞》作「字」,)霜月步莲宫。
迹寄双林下,名留刼石中。
遥知松迳望,棠(《金石文钞》作「栗」)叶满山红。
(见《金石萃编》卷一百八。
)(又见《两浙金石志》卷一,第三句不缺,文同《金石文钞》,末句作「棠叶满山红」。
)(〖1〗石刻于题下原署「明州刺史于季友」。
按阿育王寺在今浙江鄞县阿育王山中,此诗及后范的酬和诗附镌于《阿育王里常住田碑》后。
碑末有太和七年十二月一日于季友作《碑后记》,则两诗之作,当亦在同时。
)。
墨妙複辭雄,扁舟訪遠公。
□(趙紹祖《金石文鈔》卷七作「雲」)天書梵□(《金石文鈔》作「字」,)霜月步蓮宮。
迹寄雙林下,名留刼石中。
遙知松迳望,棠(《金石文鈔》作「栗」)葉滿山紅。
(見《金石萃編》卷一百八。
)(又見《兩浙金石志》卷一,第三句不缺,文同《金石文鈔》,末句作「棠葉滿山紅」。
)(〖1〗石刻于題下原署「明州刺史于季友」。
按阿育王寺在今浙江鄞縣阿育王山中,此詩及後範的酬和詩附镌于《阿育王裡常住田碑》後。
碑末有太和七年十二月一日于季友作《碑後記》,則兩詩之作,當亦在同時。
)。
宋代: 陈着
见说东岩弄一斑,万人表立许谁攀。
笑相逢处行云住,谁主谁宾相对闲。
見說東岩弄一斑,萬人表立許誰攀。
笑相逢處行雲住,誰主誰賓相對閑。
宋代: 陈着
桂渐吹香菊渐斑,西风送步得高攀。
天开图画着二老,我亦何妨一笑闲。
桂漸吹香菊漸斑,西風送步得高攀。
天開圖畫着二老,我亦何妨一笑閑。
元代: 张昱
又携二客过斯堂,惭愧当年塔院香。染习未除尘土念,奔驰犹作马牛忙。
渐添白发头颅上,转觉青云道路长。尽醉堂前旧时月,莫将闲话及齐梁。
又攜二客過斯堂,慚愧當年塔院香。染習未除塵土念,奔馳猶作馬牛忙。
漸添白發頭顱上,轉覺青雲道路長。盡醉堂前舊時月,莫将閑話及齊梁。
唐代: 范的
(《金石文钞》题作《时在育王寺书石中丞使君寄目前四韵奉酬本韵》)拙艺荷才雄,新诗起谢公。
开缄光佛域,望景动星宫。
风雪文章里,书镌琬琰中。
将谁比佳句?霞绮散成红。
(见《金石萃编》卷一百八。
)(又见《两浙金石志》卷一,题中「□丞」作「中丞」,「次用本韵」四字为题注小字。
)(望按:石刻题下原署曰「处士范的上」。
于季友《育王寺碑后记》有「剡越间隐逸之士曰范的,业文功书,未遇于时,常萍泊云水间。
一日,扁舟到明」等语。
又《育王寺常住田碑》,原为万齐融所撰,徐峤之书,其后碑隳,大和七年于季友为明州刺史时,始邀范的重书。
其碑题下署「顺阳范的书并篆额」,是范的为顺阳人。
范生平可考者仅此。
又诗中琬下原是「御名」两字,盖避武宗讳不书,武宗名炎,则诗中此字原当作琰可知。
〖此王昶避嘉庆帝讳而注为「御名」。
〗然则诗之作在大和间,镌石则在武宗会昌中,其间相去固将十载矣。
)。
(《金石文鈔》題作《時在育王寺書石中丞使君寄目前四韻奉酬本韻》)拙藝荷才雄,新詩起謝公。
開緘光佛域,望景動星宮。
風雪文章裡,書镌琬琰中。
将誰比佳句?霞绮散成紅。
(見《金石萃編》卷一百八。
)(又見《兩浙金石志》卷一,題中「□丞」作「中丞」,「次用本韻」四字為題注小字。
)(望按:石刻題下原署曰「處士範的上」。
于季友《育王寺碑後記》有「剡越間隐逸之士曰範的,業文功書,未遇于時,常萍泊雲水間。
一日,扁舟到明」等語。
又《育王寺常住田碑》,原為萬齊融所撰,徐峤之書,其後碑隳,大和七年于季友為明州刺史時,始邀範的重書。
其碑題下署「順陽範的書并篆額」,是範的為順陽人。
範生平可考者僅此。
又詩中琬下原是「禦名」兩字,蓋避武宗諱不書,武宗名炎,則詩中此字原當作琰可知。
〖此王昶避嘉慶帝諱而注為「禦名」。
〗然則詩之作在大和間,镌石則在武宗會昌中,其間相去固将十載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