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寺留题
[宋代]:王禹偁
吟入惠山山下寺,古泉闲挹味何嘉。
好抛此日陶潜米,学煮当年陆羽茶。
犹负片心眠水石,略开尘眼识烟霞。
劳生未了还东去,孤棹寒篷宿浪花。
吟入惠山山下寺,古泉閑挹味何嘉。
好抛此日陶潛米,學煮當年陸羽茶。
猶負片心眠水石,略開塵眼識煙霞。
勞生未了還東去,孤棹寒篷宿浪花。
宋代·王禹偁的简介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
► 王禹偁的诗(656篇) ► 王禹偁的名句〕
宋代: 王禹偁
吟入惠山山下寺,古泉闲挹味何嘉。
好抛此日陶潜米,学煮当年陆羽茶。
犹负片心眠水石,略开尘眼识烟霞。
劳生未了还东去,孤棹寒篷宿浪花。
吟入惠山山下寺,古泉閑挹味何嘉。
好抛此日陶潛米,學煮當年陸羽茶。
猶負片心眠水石,略開塵眼識煙霞。
勞生未了還東去,孤棹寒篷宿浪花。
宋代: 潘阆
金山碧崔嵬,我泛扁舟来。
虚阁登还下,长廊去得迴。
梵剎绝顶立,僧房八面开。
波涛起蛟蜃,洞穴生风雷。
千载有高松,万古无纤埃。
葛衣惹秋云,草履黏苍苔。
孤城寒角动,片帆暮钟催。
朗吟成此章,欲返犹徘徊。
金山碧崔嵬,我泛扁舟來。
虛閣登還下,長廊去得迴。
梵剎絕頂立,僧房八面開。
波濤起蛟蜃,洞穴生風雷。
千載有高松,萬古無纖埃。
葛衣惹秋雲,草履黏蒼苔。
孤城寒角動,片帆暮鐘催。
朗吟成此章,欲返猶徘徊。
元代: 释明本
惠山屹立千仞青,俯瞰天地鸿毛轻。
七窍既凿浑沌死,九龙攫雾雷神惊。
霹雳声中白石裂,银泉迸出青铅穴。
惟恨当年桑苧翁,玉浪翻空煮春雪。
何如跨龙飞上天,并与挈过昆仑巅。
散作大地清凉雨,免使苍生受辛苦。
我来叩泉泉无声,□曲冷光沈万古。
殿前风桧砉然鸣,日暮山灵打鼓钟。
惠山屹立千仞青,俯瞰天地鴻毛輕。
七竅既鑿渾沌死,九龍攫霧雷神驚。
霹靂聲中白石裂,銀泉迸出青鉛穴。
惟恨當年桑苧翁,玉浪翻空煮春雪。
何如跨龍飛上天,并與挈過昆侖巅。
散作大地清涼雨,免使蒼生受辛苦。
我來叩泉泉無聲,□曲冷光沈萬古。
殿前風桧砉然鳴,日暮山靈打鼓鐘。
明代: 王慎中
远公违俗久,清刹倚山巅。抗宇承青霭,开轩俯碧泉。
无生空万劫,习静定诸天。长啸逢颜色,新诗与尔传。
遠公違俗久,清刹倚山巅。抗宇承青霭,開軒俯碧泉。
無生空萬劫,習靜定諸天。長嘯逢顔色,新詩與爾傳。
明代: 王慎中
香山览胜到,绝径扪萝登。眺迥云烟异,天低风露凝。
地幽防俗客,清论接高僧。朱缨自不谢,福地何当仍。
香山覽勝到,絕徑扪蘿登。眺迥雲煙異,天低風露凝。
地幽防俗客,清論接高僧。朱纓自不謝,福地何當仍。
宋代: 王禹偁
松杉疏瘦簇山根,楼殿参差对郭门。
不惜马蹄来北寺,为怜熊耳在西轩。
云生石砌摇寒影,泉汲铜瓶露冻痕。
迁客频来何所得,一丛修竹拂吟魂。
松杉疏瘦簇山根,樓殿參差對郭門。
不惜馬蹄來北寺,為憐熊耳在西軒。
雲生石砌搖寒影,泉汲銅瓶露凍痕。
遷客頻來何所得,一叢修竹拂吟魂。
宋代: 吕声之
白石孤云自在闲,红尘一事不相关。
寺遮翠霭青萝外,人到落花流水间。
欲效锦囊收胜概,惭无玉带镇名山。
白莲喜结当年社,未厌朝来暮便还。
白石孤雲自在閑,紅塵一事不相關。
寺遮翠霭青蘿外,人到落花流水間。
欲效錦囊收勝概,慚無玉帶鎮名山。
白蓮喜結當年社,未厭朝來暮便還。
宋代: 陈造
发冢诗书谩一官,旧游重到鬓毛斑。
尘埃可是山灵意,不待文移始厚顔。
發冢詩書謾一官,舊遊重到鬓毛斑。
塵埃可是山靈意,不待文移始厚顔。
宋代: 无名氏
双松偃亚老龙起,唤得清风到别楼。
尚忆曩年诗酒伴,几回天际识归舟。
台阁相连驾远空,乱山烟霭夕阳中。
眼前风物初非旧,惟有清凉一寺同。
雙松偃亞老龍起,喚得清風到别樓。
尚憶曩年詩酒伴,幾回天際識歸舟。
台閣相連駕遠空,亂山煙霭夕陽中。
眼前風物初非舊,惟有清涼一寺同。
宋代: 李新
绿篠寒松小翠微,鱼声寂寂鼓声稀。
山头远见龟屏出,海峤谁迁石笋归。
欲得鬼神添岭桧,却愁风雨断天衣。
醵钱欲作翚飞观,一鉢无妨厌蕨薇。
綠篠寒松小翠微,魚聲寂寂鼓聲稀。
山頭遠見龜屏出,海峤誰遷石筍歸。
欲得鬼神添嶺桧,卻愁風雨斷天衣。
醵錢欲作翚飛觀,一鉢無妨厭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