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李焘的诗 > 观施氏芍药呈同游者

观施氏芍药呈同游者

[宋代]:李焘

怪底吹残万点红,余妍都在此花中。
攀枝未许风流尽,振袂还知结习空。
杳杳人谁赠南园,菲菲身恐堕仙宫。
乞将新雨酬佳丽,始信青春不负公。

李焘简介

宋代·李焘的简介

李焘(一一一五~一一八四),字仁甫,一字子真,号巽岩,眉州丹稜(今属四川)人。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授成都府华阳县主簿,未上,读书丹稜龙鹤山(或作龙鹄山)。十二年秋,始赴任。歷官州县及朝...〔► 李焘的诗(31篇) ► 李焘的名句

猜你喜欢

观施氏芍药呈同游者

宋代李焘

怪底吹残万点红,余妍都在此花中。
攀枝未许风流尽,振袂还知结习空。
杳杳人谁赠南园,菲菲身恐堕仙宫。
乞将新雨酬佳丽,始信青春不负公。

芍药呈韩丈

宋代章甫

妖氛深蔽洛阳县,我生不识姚花面。
扬州风物旧曾游,佳种年深亦多变。
去冬淮上起边尘,不谓见花当此辰。
眼明忽忆往时事,世间尤物能移人。
公诗寄兴多高远,早悟色空香不染。
饱闻尝醉洛阳春,试比姚花定褒贬。

池上示同游者

宋代朱熹

藕叶盖波面,池花犹未红。
聊承晓露余,散步咏凉风。
香气已飘忽,客怀谁与同。
唯应同游子,芳意更匆匆。

西湖戏作示同游者

宋代欧阳修

菡萏香清画舸浮,使君宁复忆扬州。
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

春日游武山柬同游者

明代刘崧

携酒陟层巘,披榛趁幽途。眷言宾友集,乐此山水娱。

烟峦既合沓,风磴复盘纡。济济丽服偕,洋洋清奏俱。

维时春气暄,谷鸟鸣相呼。丛柯自交叶,花萼方承跗。

始登天宝坛,稍瞰北岩隅。丹井注紫霞,云峰耀玄珠。

龙洞辟南巅,层宫俨清都。纵目领众奇,游心周八区。

相劝各欢饮,击鼓吹笙竽。立监视行觞,更仆佐倾壶。

舒怀或同笑,愤志亦独吁。所欣契谊齐,幸免礼法拘。

言归已向夕,落日相携扶。奕奕花间灯,馀辉烂星湖。

岂曰恣沈湎,庶用弥忧虞。寄言城市子,此乐今恐无。

上元旦早起赠同游者

宋代张耒

夜来人散残更月,晓陌空存旧车辙。
彩灯城市已春风,寒木人家犹腊雪。
强起相逢酒未醒,残膏宿火尚荧荧。
归来更拂障泥锦,重约黄昏信马行。

卢氏池上遇雨赠同游者

唐代温庭筠

簟翻凉气集,溪上润残棋。萍皱风来后,荷喧雨到时。
寂寥闲望久,飘洒独归迟。无限松江恨,烦君解钓丝。

节后赴傅岩叟之招望日同游栖隠菴华严寺呈岩叟及同游者

宋代陈文蔚

乘兴联翩渡小溪,轻车不怕日斜西。
拟来古寺观新扁,且向山斋读旧题。
茆屋起烟归路暝,秋云阁雨暮天低。
人生适意惟行乐,不较毫芒宠辱齐。

代同游者赋宿云轩呈李果州

宋代刘宰

君不见流金铄石气如焚,巫祝并祷天不闻。
霶霈一雨洗干坤,肤寸而合山中云。
又不见疾雷破山风助势,八表同昏天地闭。
峯头一抹敛归云,赫日当空鬼神避。
祇今岁杪雪霜余,得向岩前自卷舒。
等闲且伴幽人宿,明日春回须雨足。

度三华飞仙桥因忆往年同游者

明代刘崧

步转危桥入紫烟,曾登绝顶望飞仙。五人同赏今谁在,试数重来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