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黄德远堂长二首 其一
[宋代]:刘克庄
虽与长君友,居常敬少君。
何曾锦袄子,竟老布襦羣。
申白无殊礼,程朱有旧闻。
谁为复斋传,应许附青云。
雖與長君友,居常敬少君。
何曾錦襖子,竟老布襦羣。
申白無殊禮,程朱有舊聞。
誰為複齋傳,應許附青雲。
宋代·刘克庄的简介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诗属江湖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应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
► 刘克庄的诗(7315篇) ► 刘克庄的名句〕
宋代: 刘克庄
虽与长君友,居常敬少君。
何曾锦袄子,竟老布襦羣。
申白无殊礼,程朱有旧闻。
谁为复斋传,应许附青云。
雖與長君友,居常敬少君。
何曾錦襖子,竟老布襦羣。
申白無殊禮,程朱有舊聞。
誰為複齋傳,應許附青雲。
宋代: 陆游
岷山剡曲各天涯,死籍前时偶脱遗。
三径就荒俱已老,一樽相属永无期。
寝门哀恸今何及,泉壤从游后不疑。
邂逅子孙能记此,交情应似两翁时。
岷山剡曲各天涯,死籍前時偶脫遺。
三徑就荒俱已老,一樽相屬永無期。
寝門哀恸今何及,泉壤從遊後不疑。
邂逅子孫能記此,交情應似兩翁時。
宋代: 尤袤
杖藜同上最高峰,脚力虽穷兴未穷。
领略江山归眼界,尽吞淮海入胸中。
杖藜同上最高峰,腳力雖窮興未窮。
領略江山歸眼界,盡吞淮海入胸中。
宋代: 王庭珪
忆昔相逢子少年,诗书从我日磨研。
平生极力欲推挽,世事惊人忽变迁。
未辩嘘枯送天上,忍收遗骨葬江边。
双亲白发终身恨,不见青衫落眼前。
憶昔相逢子少年,詩書從我日磨研。
平生極力欲推挽,世事驚人忽變遷。
未辯噓枯送天上,忍收遺骨葬江邊。
雙親白發終身恨,不見青衫落眼前。
明代: 胡直
关西家世更谁过,江左风流近若何。豸绣行经天下半,霜旌晚在蜀中多。
诗篇老去行元亮,禊事归来学永和。自是山中多相业,不妨门外更施罗。
關西家世更誰過,江左風流近若何。豸繡行經天下半,霜旌晚在蜀中多。
詩篇老去行元亮,禊事歸來學永和。自是山中多相業,不妨門外更施羅。
宋代: 刘克庄
朱公徒弟丘公壻,标致虽高气宇和。
心向奏篇尤暴白,髮因时事欲苍皤。
讣传淮甸边情惜,路出萧山巷祭多。
最长郎君师友盛,我知墓碣有人磨。
朱公徒弟丘公壻,标緻雖高氣宇和。
心向奏篇尤暴白,髮因時事欲蒼皤。
訃傳淮甸邊情惜,路出蕭山巷祭多。
最長郎君師友盛,我知墓碣有人磨。
明代: 王渐逵
觉山生何幸,乃在程朱乡。
慧悟既成性,进脩倍精强。
源流溯有自,孕毓乃其常。
圣贤千载寄,岂在山与江。
人心迥代禅,旷世遥相望。
樵云喜深慰,得见君子光。
心事语契合,神交缅难忘。
一别未已惜,寡助祇自伤。
覺山生何幸,乃在程朱鄉。
慧悟既成性,進脩倍精強。
源流溯有自,孕毓乃其常。
聖賢千載寄,豈在山與江。
人心迥代禅,曠世遙相望。
樵雲喜深慰,得見君子光。
心事語契合,神交緬難忘。
一别未已惜,寡助祇自傷。
宋代: 王之道
寓问发函旧,论交倾盖新。
几年瞻翰墨,今日侍光尘。
御侮烦骁将,扶颠倚大臣。
相逢更可恨,对酒漉陶巾。
寓問發函舊,論交傾蓋新。
幾年瞻翰墨,今日侍光塵。
禦侮煩骁将,扶颠倚大臣。
相逢更可恨,對酒漉陶巾。
宋代: 刘克庄
奎画煌煌天上来,遥知繫马向堂阶。
官衔怪得清如许,文馆虽然冷亦佳。
尚论乡先宜合祀,旧传潮学各分斋。
未应久作诸侯客,帝有薰琴待汝谐。
奎畫煌煌天上來,遙知繫馬向堂階。
官銜怪得清如許,文館雖然冷亦佳。
尚論鄉先宜合祀,舊傳潮學各分齋。
未應久作諸侯客,帝有薰琴待汝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