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李端的简介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 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
► 李端的诗(318篇) ► 李端的名句〕
唐代: 李端
石堤春草碧,双燕向西飞。怅望云天暮,佳人何处归。
药栏虫网遍,苔井水痕稀。谁道嵇康懒,山中自掩扉。
石堤春草碧,雙燕向西飛。怅望雲天暮,佳人何處歸。
藥欄蟲網遍,苔井水痕稀。誰道嵇康懶,山中自掩扉。
唐代: 李益
霜露肃时序,缅然方独寻。暗溪迟仙侣,寒涧闻松禽。
寂历兹夜永,清明秋序深。微波澹澄夕,烟景含虚林。
素志久沦否,幽怀方自吟。
霜露肅時序,緬然方獨尋。暗溪遲仙侶,寒澗聞松禽。
寂曆茲夜永,清明秋序深。微波澹澄夕,煙景含虛林。
素志久淪否,幽懷方自吟。
唐代: 李端
行人路不同,花落到山中。水暗蒹葭雾,月明杨柳风。
年华惊已掷,志业飒然空。何必龙钟后,方期事远公。
行人路不同,花落到山中。水暗蒹葭霧,月明楊柳風。
年華驚已擲,志業飒然空。何必龍鐘後,方期事遠公。
唐代: 张芬
君家旧林壑,寄在乱峰西。
近日春云满,相思路亦迷。
闻钟投野寺,待月过前溪。
怅望成幽梦,依依识故蹊。
(见江标影宋书棚本《唐诗五十家小集·李端诗集》卷二)(按:《全唐诗》卷二八五收此诗于李端名下,题作《酬前大理寺评事张芬》。
检影宋书棚本,此诗附于李端《山中期张芬不至》后,题作《酬前》,署「大理评事张芬」。
此为张芬诗附收于李集,作李诗误。
另参本书卷十一苗发诗附考。
)。
君家舊林壑,寄在亂峰西。
近日春雲滿,相思路亦迷。
聞鐘投野寺,待月過前溪。
怅望成幽夢,依依識故蹊。
(見江标影宋書棚本《唐詩五十家小集·李端詩集》卷二)(按:《全唐詩》卷二八五收此詩于李端名下,題作《酬前大理寺評事張芬》。
檢影宋書棚本,此詩附于李端《山中期張芬不至》後,題作《酬前》,署「大理評事張芬」。
此為張芬詩附收于李集,作李詩誤。
另參本書卷十一苗發詩附考。
)。
清代: 俞明震
寺楼深不见,寥廓递斜晖。泉向云边冷,僧从雨外归。
低徊清夜磬,悽恻故山薇。偕隐吾谁托,中年百事非。
寺樓深不見,寥廓遞斜晖。泉向雲邊冷,僧從雨外歸。
低徊清夜磬,悽恻故山薇。偕隐吾誰托,中年百事非。
清代: 俞明震
此来真隔世,了了悟初心。入谷窥天近,因松坐雨深。
秋蝉悲旦暮,山鸟课晴阴。好景无真相,君听流水音。
此來真隔世,了了悟初心。入谷窺天近,因松坐雨深。
秋蟬悲旦暮,山鳥課晴陰。好景無真相,君聽流水音。
唐代: 崔峒
喧喧五衢上,鞍马自驱驰。落日临阡陌,贫交欲别离。
早知时事异,堪与世人随。握手将何赠,君心我独知。
喧喧五衢上,鞍馬自驅馳。落日臨阡陌,貧交欲别離。
早知時事異,堪與世人随。握手将何贈,君心我獨知。
明代: 王渐逵
独深伦子念,思苦得清癯。
每出惊人句,耻看非圣书。
远期知有待,近约定何如。
毒热应相忤,烟萝似不迂。
獨深倫子念,思苦得清癯。
每出驚人句,恥看非聖書。
遠期知有待,近約定何如。
毒熱應相忤,煙蘿似不迂。
唐代: 皇甫曾
林中雨散早凉生,已有迎秋促织声。
三径荒芜羞对客,十年衰老愧称兄。
愁心自惜江蓠晚,世事方看木槿荣。
君若罢官携手日,寻山莫算白云程。
林中雨散早涼生,已有迎秋促織聲。
三徑荒蕪羞對客,十年衰老愧稱兄。
愁心自惜江蓠晚,世事方看木槿榮。
君若罷官攜手日,尋山莫算白雲程。
唐代: 司空图
紫凤朝衔五色书,阳春忽布网罗除。
已将心变寒灰后,岂料光生腐草余。
建水风烟收客泪,杜陵花烛梦郊居。
劳君故有诗相赠,欲报琼瑶愧不如。
紫鳳朝銜五色書,陽春忽布網羅除。
已将心變寒灰後,豈料光生腐草餘。
建水風煙收客淚,杜陵花燭夢郊居。
勞君故有詩相贈,欲報瓊瑤愧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