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有感因诵王元之送文元公诗云追思元白在
[宋代]:晁说之
三吴山水喜秋风,白蟹青虾甬水东。
独步晁丞孙子到,谁怜憔悴众人中。
三吳山水喜秋風,白蟹青蝦甬水東。
獨步晁丞孫子到,誰憐憔悴衆人中。
【原题】:
秋日有感因诵王元之送文元公诗云追思元白在江东不似晁丞今独步之句戏作
宋代·晁说之的简介
晁说之[chaoyuezhi](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先世世居澶州(今河南濮阳),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迥玄孙。生于宋仁宗嘉祐四年,卒于高宗建炎...〔
► 晁说之的诗(1092篇) ► 晁说之的名句〕
宋代: 晁说之
三吴山水喜秋风,白蟹青虾甬水东。
独步晁丞孙子到,谁怜憔悴众人中。
三吳山水喜秋風,白蟹青蝦甬水東。
獨步晁丞孫子到,誰憐憔悴衆人中。
宋代: 晁说之
三吴山水喜秋风,白蟹青虾甬水东。
独步晁丞孙子到,谁怜憔悴衆人中。
三吳山水喜秋風,白蟹青蝦甬水東。
獨步晁丞孫子到,誰憐憔悴衆人中。
宋代: 黄裳
清生明爽静生悲,羣动相将却入机。
物向本根成既老,雁知时节去还归。
山人邀饮酒初熟,渔叟献鲜鲈正肥。
莫管世情都扫尽,闲来林下看秋辉。
清生明爽靜生悲,羣動相将卻入機。
物向本根成既老,雁知時節去還歸。
山人邀飲酒初熟,漁叟獻鮮鲈正肥。
莫管世情都掃盡,閑來林下看秋輝。
宋代: 罗公升
桂花无主亦清秋,荞麦为谁先白头。
萤不照身常隠见,鸥燕求世自沈浮。
桂花無主亦清秋,荞麥為誰先白頭。
螢不照身常隠見,鷗燕求世自沈浮。
宋代: 李纲
秋水澹澄澈,秋山郁嵳峨。
我游谿山亭,山空水增波。
感此物华暮,风林摇落多。
惟有青青松,独立不改柯。
乔然傲霜霰,岁晏将如何。
秋水澹澄澈,秋山郁嵳峨。
我遊谿山亭,山空水增波。
感此物華暮,風林搖落多。
惟有青青松,獨立不改柯。
喬然傲霜霰,歲晏将如何。
宋代: 黄裳
几时能致买山钱,便好山中醉暮天。
有物秋来长引梦,鲈鱼新到曲江边。
幾時能緻買山錢,便好山中醉暮天。
有物秋來長引夢,鲈魚新到曲江邊。
宋代: 黄裳
秋来犹寄一涯天,叶叶秋声似去年。
可惜良辰长在客,不堪孤馆更闻蝉。
秋來猶寄一涯天,葉葉秋聲似去年。
可惜良辰長在客,不堪孤館更聞蟬。
明代: 陶安
钱塘繁华甲天下,雨霁湖山翠如画。朱楼人醉绮罗春,缃帙谁谙灯火夜。
一时见君真拔俗,千里寻师遥税驾。生长富贵厌膏粱,隽嚼经书如脍炙。
采凤鸣阳出丹穴,苍隼凌秋飞太华。柏垣绣斧风烈存,椿府屏车光宠亚。
名贤奕世妙有传,赤箭南金贵无价。闭门功比萤雪勤,入室气与芝兰化。
自喜高怀孤月朗,颇厌辩口悬河泻。词林惊见烂春葩,圣田待穫丰秋稼。
寸心莫逐汗漫场,万里当会神明舍。客中昆弟共绸缪,岁杪杯盘聊慰藉。
胥涛海口撼风霆,吴阜城心起台榭。莲衣红映歌艇筵,柳丝青拂钿车帕。
遽令此志生蛊惑,何异无知归罟擭。直须意气慎交游,而况习俗多浮诈。
策勋行矣当盛年,展卷琅然了清暇。诏书今日科制复,文星彻晓光芒射。
相期才器擢明廷,早植栋梁成大厦。春风吹上杏花枝,天衢飞鞚青云靶。
錢塘繁華甲天下,雨霁湖山翠如畫。朱樓人醉绮羅春,缃帙誰谙燈火夜。
一時見君真拔俗,千裡尋師遙稅駕。生長富貴厭膏粱,隽嚼經書如脍炙。
采鳳鳴陽出丹穴,蒼隼淩秋飛太華。柏垣繡斧風烈存,椿府屏車光寵亞。
名賢奕世妙有傳,赤箭南金貴無價。閉門功比螢雪勤,入室氣與芝蘭化。
自喜高懷孤月朗,頗厭辯口懸河瀉。詞林驚見爛春葩,聖田待穫豐秋稼。
寸心莫逐汗漫場,萬裡當會神明舍。客中昆弟共綢缪,歲杪杯盤聊慰藉。
胥濤海口撼風霆,吳阜城心起台榭。蓮衣紅映歌艇筵,柳絲青拂钿車帕。
遽令此志生蠱惑,何異無知歸罟擭。直須意氣慎交遊,而況習俗多浮詐。
策勳行矣當盛年,展卷琅然了清暇。诏書今日科制複,文星徹曉光芒射。
相期才器擢明廷,早植棟梁成大廈。春風吹上杏花枝,天衢飛鞚青雲靶。
明代: 林熙春
有美仙郎彩鹢翔,江楼兄弟对河梁。醉来箕踞兄呼酒,话到心知复举觞。
但借芳辰饶乐事,况逢湛露润诗肠。归身疑在星辰上,海阔天空兴更长。
有美仙郎彩鹢翔,江樓兄弟對河梁。醉來箕踞兄呼酒,話到心知複舉觞。
但借芳辰饒樂事,況逢湛露潤詩腸。歸身疑在星辰上,海闊天空興更長。
宋代: 黄庭坚
天赐王公,佐我太宗。
学问文章,致于匪躬。
四方来庭,上稍宴衎。
公舍瓦石,责君尧舜。
采芝商山,以切直去。
惟是文章,许以独步。
白髮还朝,泣思轩辕。
鸡犬舔鼎,群飞上天。
真宗好文,且大用公。
太阿出柙,公挺其锋。
龙怒鳞逆,在廷岌岌。
万物并流,砥柱中立。
古之遗直,叔向以之。
呜唿王公,其尚似之。
天賜王公,佐我太宗。
學問文章,緻于匪躬。
四方來庭,上稍宴衎。
公舍瓦石,責君堯舜。
采芝商山,以切直去。
惟是文章,許以獨步。
白髮還朝,泣思軒轅。
雞犬舔鼎,群飛上天。
真宗好文,且大用公。
太阿出柙,公挺其鋒。
龍怒鱗逆,在廷岌岌。
萬物并流,砥柱中立。
古之遺直,叔向以之。
嗚唿王公,其尚似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