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谢榛的简介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
► 谢榛的诗(135篇) ► 谢榛的名句〕
明代: 谢榛
君从淮海动威声,燕赵乘春复此行。
世事忧深持白简,天骄乱后惜苍生。
马经滹水鱼龙避,霜下恒山道路清。
遥夜乌啼何限思,坐看孤月度严城。
君從淮海動威聲,燕趙乘春複此行。
世事憂深持白簡,天驕亂後惜蒼生。
馬經滹水魚龍避,霜下恒山道路清。
遙夜烏啼何限思,坐看孤月度嚴城。
唐代: 马戴
狱成冤雪晚云开,豸角威清塞雁回。
飞将送迎遥避马,离亭不敢劝金杯。
獄成冤雪晚雲開,豸角威清塞雁回。
飛将送迎遙避馬,離亭不敢勸金杯。
明代: 夏良胜
剑外行骢日,春风为拂鞍。
相思劳太史,知己尚儒冠。
象马须忘险,疮痍未剧安。
无缘起诸葛,留与阵图看。
劍外行骢日,春風為拂鞍。
相思勞太史,知己尚儒冠。
象馬須忘險,瘡痍未劇安。
無緣起諸葛,留與陣圖看。
明代: 谢榛
塞上初归复此行,燕南极目送飞旌。
天连嵩岳寒云尽,马度黄河春草生。
簪笔常思未央殿,封章时发大梁城。
知君最爱应刘赋,更向西园一寄声。
塞上初歸複此行,燕南極目送飛旌。
天連嵩嶽寒雲盡,馬度黃河春草生。
簪筆常思未央殿,封章時發大梁城。
知君最愛應劉賦,更向西園一寄聲。
明代: 孟洋
客路倦兹游,空堂此何夕。明灯促簿书,春星动檐隙。
渭北鸿雁来,猿吟华山侧。浊流一何深,佳人杳难即。
遥遥钦德音,茫茫阻颜色。笑言故山庐,繁华忆畴昔。
皎月照岩阿,凝霜肃荆棘。萧萧骢马鸣,豺狼遁其迹。
岂不慰遐思,终焉感离析。思欲往从之,安能生羽翮。
临风缄素书,书短不盈尺。上言加餐饭,下言崇明德。
客路倦茲遊,空堂此何夕。明燈促簿書,春星動檐隙。
渭北鴻雁來,猿吟華山側。濁流一何深,佳人杳難即。
遙遙欽德音,茫茫阻顔色。笑言故山廬,繁華憶疇昔。
皎月照岩阿,凝霜肅荊棘。蕭蕭骢馬鳴,豺狼遁其迹。
豈不慰遐思,終焉感離析。思欲往從之,安能生羽翮。
臨風緘素書,書短不盈尺。上言加餐飯,下言崇明德。
明代: 张萱
喤驺峨豸羡台公,三楚澄清六辔雄。法曜光寒云梦泽,寿星高映祝融峰。
中朝独坐霜飞简,南国埋轮铁驾骢。簪笔已簪倚史笔,采风须采大王风。
喤驺峨豸羨台公,三楚澄清六辔雄。法曜光寒雲夢澤,壽星高映祝融峰。
中朝獨坐霜飛簡,南國埋輪鐵駕骢。簪筆已簪倚史筆,采風須采大王風。
宋代: 沈继祖
蜀道登门日,于今十五秋。
恩勤怀荐祢,飘泊久依刘。
兹辍中臺望,将宽北顾忧。
望之多献纳,有欲为王留。
蜀道登門日,于今十五秋。
恩勤懷薦祢,飄泊久依劉。
茲辍中臺望,将寬北顧憂。
望之多獻納,有欲為王留。
宋代: 沈继祖
王眷勤三接,儒流见一真。
维申柔且直,于尹学焉臣。
玉铉当调化,金城要得人。
行看司马相,端委静边尘。
王眷勤三接,儒流見一真。
維申柔且直,于尹學焉臣。
玉铉當調化,金城要得人。
行看司馬相,端委靜邊塵。
宋代: 黄庶
西征七年四方病,关中所向尤疮痍。
欲令福星及憔悴,千里特辍廊庙姿。
公如手持天子德,家至户到人人施。
秦俗斗暴号难理,列郡京兆犹鼎糜。
公来宽假讼诉少,杻械颠倒生菌芝。
神疑公惠入人浅,六月岩谷囚雨师。
雩坛滴酒土未干,霶霈已洗旌旗归。
老农笑唿刺史雨,菽粟茂好公所携。
几年军须俗枯藁,老幼不足蒿与藜。
薄田今亦夏秋稔,窦窖饱满鷄猪肥。
公之去思甚明白,衆口已写德政辞。
鎸鑱不要路傍石,人心自是长安碑。
今年夷马饮泸水,苴土新佩黄金龟。
相如才高去谕蜀,弩矢故事重光辉。
雍人欲把寇恂借,益部已嘆廉公迟。
傅岩今属九折外,帝梦即往西南涯。
西征七年四方病,關中所向尤瘡痍。
欲令福星及憔悴,千裡特辍廊廟姿。
公如手持天子德,家至戶到人人施。
秦俗鬥暴号難理,列郡京兆猶鼎糜。
公來寬假訟訴少,杻械颠倒生菌芝。
神疑公惠入人淺,六月岩谷囚雨師。
雩壇滴酒土未幹,霶霈已洗旌旗歸。
老農笑唿刺史雨,菽粟茂好公所攜。
幾年軍須俗枯藁,老幼不足蒿與藜。
薄田今亦夏秋稔,窦窖飽滿鷄豬肥。
公之去思甚明白,衆口已寫德政辭。
鎸鑱不要路傍石,人心自是長安碑。
今年夷馬飲泸水,苴土新佩黃金龜。
相如才高去谕蜀,弩矢故事重光輝。
雍人欲把寇恂借,益部已嘆廉公遲。
傅岩今屬九折外,帝夢即往西南涯。
宋代: 度正
东山种青松,西山种桤木。
三年已成林,十载盘空谷。
桤成供烹爨,松成架巨屋。
所用各两涂,成功异迟速。
早作起揽袂,庖人已炊玉。
盈车载束薪,轧轧鸣车毂。
万家争欲买,须臾无一束。
樵夫喜易售,不知山已秃。
朝夕手不停,采采尝不足。
人情贵适用,那复问荣辱。
落落青松子,岁寒抱孤独。
大可充栋梁,小亦宜桁楅。
奈何人不顾,偃蹇傲刍牧。
牵补芘风雨,无复思营筑。
有如命召公,往欲寻洛卜。
首当开明堂,号令于此肃。
明堂礼有制,伻图载简牍。
殷人崇以三,周制加其六。
广袤度尤严,所冀容羣服。
奉璋列左右,天顔中穆穆。
规恢既宏远,制作难逼促。
当资合抱干,一柱扶天轴。
切勿用小材,小材必倾覆。
操斤走宇内,濯濯无遗育。
坚刚老不枯,允哉东山麓。
慇懃谢匠氏,所望一留目。
勿谓道里远,登载容万犊。
君王顾之叹,巨用必收录。
脩竹操亦奇,谨毋遗脩竹。
東山種青松,西山種桤木。
三年已成林,十載盤空谷。
桤成供烹爨,松成架巨屋。
所用各兩塗,成功異遲速。
早作起攬袂,庖人已炊玉。
盈車載束薪,軋軋鳴車毂。
萬家争欲買,須臾無一束。
樵夫喜易售,不知山已秃。
朝夕手不停,采采嘗不足。
人情貴适用,那複問榮辱。
落落青松子,歲寒抱孤獨。
大可充棟梁,小亦宜桁楅。
奈何人不顧,偃蹇傲刍牧。
牽補芘風雨,無複思營築。
有如命召公,往欲尋洛蔔。
首當開明堂,号令于此肅。
明堂禮有制,伻圖載簡牍。
殷人崇以三,周制加其六。
廣袤度尤嚴,所冀容羣服。
奉璋列左右,天顔中穆穆。
規恢既宏遠,制作難逼促。
當資合抱幹,一柱扶天軸。
切勿用小材,小材必傾覆。
操斤走宇内,濯濯無遺育。
堅剛老不枯,允哉東山麓。
慇懃謝匠氏,所望一留目。
勿謂道裡遠,登載容萬犢。
君王顧之歎,巨用必收錄。
脩竹操亦奇,謹毋遺脩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