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汪元量的诗 > 秋日酬王昭仪

秋日酬王昭仪

[宋代]:汪元量

秋到浓时酒自斟,挑灯看剑泪痕深。
黄金台愧少知己,碧玉调将空好音。
万叶秋风孤馆梦,一灯夜雨故乡心。
庭前昨夜梧桐语,劲气萧萧入短襟。

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①黄金台:据《上谷郡图经》,黄金台在今河北易县东南十八里,燕昭王置千金于其上,以延天下士,遂以为名。隗:鲍本《水云集》作“愧”。碧玉:碧玉,汝南王妾名。”湘:鲍本《水云集》作“将”。
②劲气:寒气。

译文:
忧愁到浓烈的时候拿酒来自斟,挑亮灯端祥宝剑不觉泪痕已深。
黄金台尚且羞愧缺少知己,碧玉歌即将自叹空有好音。
秋风里万叶飘摇孤馆的梦难成,夜雨中一盏昏灯唤取思乡的心。
昨夜里庭院前面的梧桐私语,那萧萧寒气吹入我短薄衣襟。

《秋日酬王昭仪》赏析

  无声是最大的悲哀。辛弃疾《丑奴儿》词中有:”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几句,算是把愁写到了极致。汪元里此诗的开头,采用的也是这种方法。其中“愁到浓时“总提,以下分写斟酒、挑灯、看剑、流泪,诗句不再言愁,但愁绪自见。在这种地方,辛词用说话表现,汪诗用动作表现,可谓异曲而同工。又,第二句用辛弃疾《破阵子》词中“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成句,浑然再现了一个报国无门的志士形象。只是此诗再缀以“泪痕深”三字,显示了一个宫廷乐师在亡国之后的心理状态,已不能和当年的辛弃疾相比了。

  颔、颈两联,一叹知音少,一抒故乡情,既应题,表明只有王昭仪方能引为知己,又以家乡之思暗寓亡国之痛,显示出作者的创作意图。据《上谷郡图经》,黄金台在今河北易县东南十八里,燕昭王置千金于其上,以延天下士,遂以为名。又,《乐府诗集》卷四五引《乐苑》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碧玉,汝南王妾名。颔联前一句说空有黄金之台,后一句说枉调碧玉之歌,反复陈述的既是作者同王清惠在元大都的孤寂处境和悲怆情怀,又含有他们洁身自好,不与元人贵族和宋室降巨们为伍的坚贞节操。颈联先写秋风中颤抖的“万叶”,衬托别梦不成,再用孤灯夜雨衬托归息难禁—-自然,这里的“故乡心”表达的仍是对宋室的追念。写法上,前两句用典故直抒胸臆,后两句用环境反衬乡心,手法变化,效果极好。

  末联故意宕开,由抒情转入写景,用梧桐雨、劲气构成凄切悲凉的意境,为上文中已经酝酿出来的感情设计了大自然的深沉回响,因而使作者的“浓”愁有充溢寒空、侵凌肌肤之势。

  李压林《湖山类秘》说:“吴友汪水云出示《类稿》纪其亡国之戚,去国之苦,艰关愁叹之状备见于诗。微而显,隐而彰,哀而不怨,歌欺而悲,甚于痛哭。”徽”与“湿”, 隐与彰,本来是互相对立的,但水云(元量号)独能把它们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自己特殊的艺术风格。就这首诗而言,其中“少知己分”、“空好音护”、“孤馆梦”、“故乡心”等等,几乎可以说是千百年来被文人学士们唱烂了的陈词,因而人们可能误认它是一首等闲之作—这是此诗 “显”与“彰”的一面。但如果知人论世,稍作进一步的考察,那么汪元只要愿意攀附元朝新贵,则“黄金台”必不甚远,故乡也可“荣”归,由此又可断定这首诗中的知己之叹、故乡之思绝不能作通常意义来理解——这又是此诗‘隐”与“微”的一面。

汪元量简介

宋代·汪元量的简介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咸淳(1265年~1274年)进士。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 汪元量的诗(706篇) ► 汪元量的名句

猜你喜欢

秋日酬王昭仪

宋代汪元量

秋到浓时酒自斟,挑灯看剑泪痕深。
黄金台愧少知己,碧玉调将空好音。
万叶秋风孤馆梦,一灯夜雨故乡心。
庭前昨夜梧桐语,劲气萧萧入短襟。

幽州秋日听王昭仪琴

宋代汪元量

瑶池宴罢夜何其,拂拭朱弦落指迟。
弹到急时声不乱,曲当终处意尤奇。
雪深沙碛王嫱怨,月满关山蔡琰悲。
羁客相看默无语,一襟秋思自心知。

满江红·和王昭仪

明代吴本泰

白雁南飞,摇落尽、汉宫秋色。

笳吹起、霓裳声断,绛河仙阙。

翡翠巢空金殿里,鸳鸯瓦碎瑶台侧。

忆春风、拂槛露华浓,都销歇。

尘黯淡,灯明灭;

蛩语似,支离说。

怨琵琶空抱,杜鹃啼血。

戍柝惊回鸡帐梦,玉容羞照龙沙月。

莫悲伤、环子系罗衣,君恩缺。

女道士王昭仪仙游词

宋代汪元量

吴国生如梦,幽州死未寒。
金闺诗卷在,玉案道书闲。
苦雾蒙丹旐,酸风射素棺。
人间无葬地,海上有仙山。

满江红·和王昭仪韵

宋代汪元量

天上人家,醉王母、蟠桃春色。被午夜、漏声催箭,晓光侵阙。花覆千官鸾阁外,香浮九鼎龙楼侧。恨黑风、吹雨湿霓裳,歌声歇。
人去后,书应绝。肠断处,心难说。更那堪杜宇,满山啼血。事去空流东汴水,愁来不见西湖月。有谁知、海上泣婵娟,菱花缺。

二月十九日酬王十八全素

唐代元稹

君念世上川,嗟予老瘴天。那堪十日内,又长白头年。

天山观雪王昭仪相邀割驼肉

宋代汪元量

北征已十年,抑郁悲局促。
拄杖看天山,雪光皎如玉。
满目鸇鹰飞,晴天猎鸿鹄。
羁人灶无炊,竟夕枵其腹。
美人塞边来,邀我分豆粥。
手持并铁刀,欣然割驼肉。
勿诮草堂翁,一饱死亦足。

泸沟桥王昭仪见寄回文次韵

宋代汪元量

沟水泸边落木疏,旧家天远寄来书。
秋风冷驿宫行未,夜月虚窗客梦初。
流雁断鸿飞旷野,舞鸾离鹤别穹庐。
裘貂醉尽一樽酒,愁散方知独上车。

满江红·江中薄暮,用王昭仪韵

清代王策

万里长江,泻不尽、一天秋色。

终古是、云沉日落,贝宫鳞阙。

白雁飞边山向背,黑鼍鸣处帆欹侧。

叹投鞭、勇略系丝谋,都销歇。

龙虎散,精灵灭。

水天话,推篷说。

问滔滔是否,旧英雄血。

湖海一襟馀破帽,山河两戒空明月。

暗濛濛、望里古台城,形残缺。

秋日酬张特玄

唐代罗隐

病寄南徐两度秋,故人依约亦扬州。偶因雁足思闲事,
拟棹孤舟访旧游。风急几闻江上笛,月高谁共酒家楼。
平生意气消磨尽,甘露轩前看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