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景游泛怀友诗
[唐代]:萧钧
龙门(丁误作「开」)依御沟,凤辖转芳洲。
云峰初辨(《御览》作「辩」)夏,麦气早迎秋。
山翠余烟积,川平晚照收。
浪随文鹢转,渡(《御览》作「波」)逐彩鸳浮。
风花轻未落(《御览》作「洛」),岩泉咽不流。
一辞金谷苑,空想(丁注:「一作思」)竹林游。
(见《初学记》卷十八,以《太平御览》卷四一○、丁福保辑《全梁诗》卷十参校。
)(按:《初学记》收此诗,题为「梁萧钧」,《御览》则仅云「萧钧」,不注朝代。
丁福保辑入《全梁诗》,然作者小传则採《南齐书》卷四五齐太祖十一子钧传,另注云:「按《唐书》亦有萧钧,萧瑀从子也,仕至太子率更令。
」又于诗题下注:「此诗类唐人作,当为唐萧钧也。
《初学记》作梁。
」其说是。
南齐之萧钧,于海陵初立未久即遇害,未入梁,不得称梁人。
此其一。
齐梁之际,南北分割,南人除了出使或奔降,无缘入洛。
此诗明言龙门御沟,非南朝人所作甚明。
南齐萧钧自十余岁领江州刺史,至二十二岁遇害,皆在江南,仕歷甚明,无入洛事。
此其二。
唐之萧钧,其曾祖萧詧为后梁宣帝,祖岿为后梁明帝,父珣入隋复封梁国公,恐徐坚等即因此而误署其为梁人。
此其三。
唐史称钧「博学有才望」,屡为舍人、学士,其集三十卷,开元《古今书录》收入。
其身份、经歷均与诗合,徐坚亦得以採撷。
此其四。
综以上诸证,故收入。
今人逯钦立编《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不收此篇,甚是。
)。
龍門(丁誤作「開」)依禦溝,鳳轄轉芳洲。
雲峰初辨(《禦覽》作「辯」)夏,麥氣早迎秋。
山翠餘煙積,川平晚照收。
浪随文鹢轉,渡(《禦覽》作「波」)逐彩鴛浮。
風花輕未落(《禦覽》作「洛」),岩泉咽不流。
一辭金谷苑,空想(丁注:「一作思」)竹林遊。
(見《初學記》卷十八,以《太平禦覽》卷四一○、丁福保輯《全梁詩》卷十參校。
)(按:《初學記》收此詩,題為「梁蕭鈞」,《禦覽》則僅雲「蕭鈞」,不注朝代。
丁福保輯入《全梁詩》,然作者小傳則採《南齊書》卷四五齊太祖十一子鈞傳,另注雲:「按《唐書》亦有蕭鈞,蕭瑀從子也,仕至太子率更令。
」又于詩題下注:「此詩類唐人作,當為唐蕭鈞也。
《初學記》作梁。
」其說是。
南齊之蕭鈞,于海陵初立未久即遇害,未入梁,不得稱梁人。
此其一。
齊梁之際,南北分割,南人除了出使或奔降,無緣入洛。
此詩明言龍門禦溝,非南朝人所作甚明。
南齊蕭鈞自十餘歲領江州刺史,至二十二歲遇害,皆在江南,仕歷甚明,無入洛事。
此其二。
唐之蕭鈞,其曾祖蕭詧為後梁宣帝,祖巋為後梁明帝,父珣入隋複封梁國公,恐徐堅等即因此而誤署其為梁人。
此其三。
唐史稱鈞「博學有才望」,屢為舍人、學士,其集三十卷,開元《古今書錄》收入。
其身份、經歷均與詩合,徐堅亦得以採撷。
此其四。
綜以上諸證,故收入。
今人逯欽立編《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不收此篇,甚是。
)。
唐代·萧钧的简介
钧,梁宗室之后。父珣,隋迁州刺史、梁国公。钧博学有才望。贞观中,累除中书舍人,为房、魏所重。永徽二年,歷迁谏议大夫,兼弘文馆学士,寻为太子率更令,兼崇贤馆学士。显庆中卒。撰《韵...〔
► 萧钧的诗(1篇) ► 萧钧的名句〕
唐代: 萧钧
龙门(丁误作「开」)依御沟,凤辖转芳洲。
云峰初辨(《御览》作「辩」)夏,麦气早迎秋。
山翠余烟积,川平晚照收。
浪随文鹢转,渡(《御览》作「波」)逐彩鸳浮。
风花轻未落(《御览》作「洛」),岩泉咽不流。
一辞金谷苑,空想(丁注:「一作思」)竹林游。
(见《初学记》卷十八,以《太平御览》卷四一○、丁福保辑《全梁诗》卷十参校。
)(按:《初学记》收此诗,题为「梁萧钧」,《御览》则仅云「萧钧」,不注朝代。
丁福保辑入《全梁诗》,然作者小传则採《南齐书》卷四五齐太祖十一子钧传,另注云:「按《唐书》亦有萧钧,萧瑀从子也,仕至太子率更令。
」又于诗题下注:「此诗类唐人作,当为唐萧钧也。
《初学记》作梁。
」其说是。
南齐之萧钧,于海陵初立未久即遇害,未入梁,不得称梁人。
此其一。
齐梁之际,南北分割,南人除了出使或奔降,无缘入洛。
此诗明言龙门御沟,非南朝人所作甚明。
南齐萧钧自十余岁领江州刺史,至二十二岁遇害,皆在江南,仕歷甚明,无入洛事。
此其二。
唐之萧钧,其曾祖萧詧为后梁宣帝,祖岿为后梁明帝,父珣入隋复封梁国公,恐徐坚等即因此而误署其为梁人。
此其三。
唐史称钧「博学有才望」,屡为舍人、学士,其集三十卷,开元《古今书录》收入。
其身份、经歷均与诗合,徐坚亦得以採撷。
此其四。
综以上诸证,故收入。
今人逯钦立编《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不收此篇,甚是。
)。
龍門(丁誤作「開」)依禦溝,鳳轄轉芳洲。
雲峰初辨(《禦覽》作「辯」)夏,麥氣早迎秋。
山翠餘煙積,川平晚照收。
浪随文鹢轉,渡(《禦覽》作「波」)逐彩鴛浮。
風花輕未落(《禦覽》作「洛」),岩泉咽不流。
一辭金谷苑,空想(丁注:「一作思」)竹林遊。
(見《初學記》卷十八,以《太平禦覽》卷四一○、丁福保輯《全梁詩》卷十參校。
)(按:《初學記》收此詩,題為「梁蕭鈞」,《禦覽》則僅雲「蕭鈞」,不注朝代。
丁福保輯入《全梁詩》,然作者小傳則採《南齊書》卷四五齊太祖十一子鈞傳,另注雲:「按《唐書》亦有蕭鈞,蕭瑀從子也,仕至太子率更令。
」又于詩題下注:「此詩類唐人作,當為唐蕭鈞也。
《初學記》作梁。
」其說是。
南齊之蕭鈞,于海陵初立未久即遇害,未入梁,不得稱梁人。
此其一。
齊梁之際,南北分割,南人除了出使或奔降,無緣入洛。
此詩明言龍門禦溝,非南朝人所作甚明。
南齊蕭鈞自十餘歲領江州刺史,至二十二歲遇害,皆在江南,仕歷甚明,無入洛事。
此其二。
唐之蕭鈞,其曾祖蕭詧為後梁宣帝,祖巋為後梁明帝,父珣入隋複封梁國公,恐徐堅等即因此而誤署其為梁人。
此其三。
唐史稱鈞「博學有才望」,屢為舍人、學士,其集三十卷,開元《古今書錄》收入。
其身份、經歷均與詩合,徐堅亦得以採撷。
此其四。
綜以上諸證,故收入。
今人逯欽立編《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不收此篇,甚是。
)。
明代: 黎民表
急景驰西汜,悲风起寒陆。眷言心所思,缅邈林塘曲。
芙蓉为君衣,薜荔为君屋。山巅思采苓,云中乃抱犊。
我欲往从之,道路阻且复。宴坐恒屡迁,寤言复在目。
衾裯讵同御,椒兰徒盈握。岁晚当归来,从君蓺松竹。
急景馳西汜,悲風起寒陸。眷言心所思,緬邈林塘曲。
芙蓉為君衣,薜荔為君屋。山巅思采苓,雲中乃抱犢。
我欲往從之,道路阻且複。宴坐恒屢遷,寤言複在目。
衾裯讵同禦,椒蘭徒盈握。歲晚當歸來,從君蓺松竹。
唐代: 上官仪
奕奕九成台,窈窕绝尘埃。苍苍万年树,玲珑下冥雾。
池色摇晚空,岩花敛馀煦。清切丹禁静,浩荡文河注。
留连穷胜托,夙期暌善谑。东望安仁省,西临子云阁。
长啸披烟霞,高步寻兰若。金狄掩通门,雕鞍归骑喧。
燕姝对明月,荆艳促芳尊。别有青山路,策杖访王孙。
奕奕九成台,窈窕絕塵埃。蒼蒼萬年樹,玲珑下冥霧。
池色搖晚空,岩花斂馀煦。清切丹禁靜,浩蕩文河注。
留連窮勝托,夙期暌善谑。東望安仁省,西臨子雲閣。
長嘯披煙霞,高步尋蘭若。金狄掩通門,雕鞍歸騎喧。
燕姝對明月,荊豔促芳尊。别有青山路,策杖訪王孫。
宋代: 陆文圭
游公门下久,公亦眷吾深。
疾病烦忧卜,诗词辱赏音。
衰年空滴泪,旧事独伤心。
秉笔书潜德,空疏力不任。
遊公門下久,公亦眷吾深。
疾病煩憂蔔,詩詞辱賞音。
衰年空滴淚,舊事獨傷心。
秉筆書潛德,空疏力不任。
宋代: 陆文圭
粹德如金玉,乡人称善人。
百年荫乔木,五子拱灵椿。
桂管经行路,蒲龛宴坐身。
今归兜率去,弔客谩霑巾。
粹德如金玉,鄉人稱善人。
百年蔭喬木,五子拱靈椿。
桂管經行路,蒲龛宴坐身。
今歸兜率去,弔客謾霑巾。
明代: 文肇祉
春来今日到湖滨,湖边村市人纷纭。
波光远映蘪芜没,山色晴开锦绣文。
茶磨山头茶正熟,盟鸥亭外鸥成群。
青帘隐树酒家近,翠带牵风水荇芬。
锦瑟瑶筝湖上起,朱帘画舫镜中分。
醉如白傅围红袖,懒学羊欣写练裙。
溪畔渔舟垂晚钓,寺中楼阁带斜曛。
举头月色当空照,何处钟声满座闻。
千古兴亡已陈迹,吴宫越垒空氤氲。
春來今日到湖濱,湖邊村市人紛纭。
波光遠映蘪蕪沒,山色晴開錦繡文。
茶磨山頭茶正熟,盟鷗亭外鷗成群。
青簾隐樹酒家近,翠帶牽風水荇芬。
錦瑟瑤筝湖上起,朱簾畫舫鏡中分。
醉如白傅圍紅袖,懶學羊欣寫練裙。
溪畔漁舟垂晚釣,寺中樓閣帶斜曛。
舉頭月色當空照,何處鐘聲滿座聞。
千古興亡已陳迹,吳宮越壘空氤氲。
两汉: 曹植
小序乡人有夏侯威者。
少有成人之风。
余尚其为人。
与之昵好。
王师振旅。
送余于魏邦。
心有眷然。
为之陨涕。
乃作离友之诗。
其辞曰。
王旅旋兮背故乡。
彼君子兮笃人纲。
媵余行兮归朔方。
驰原隰兮寻旧疆。
车载奔兮马繁骧。
涉浮济兮泛轻航。
迄魏都兮息兰房。
展宴好兮惟乐康。
小序鄉人有夏侯威者。
少有成人之風。
餘尚其為人。
與之昵好。
王師振旅。
送餘于魏邦。
心有眷然。
為之隕涕。
乃作離友之詩。
其辭曰。
王旅旋兮背故鄉。
彼君子兮笃人綱。
媵餘行兮歸朔方。
馳原隰兮尋舊疆。
車載奔兮馬繁骧。
涉浮濟兮泛輕航。
迄魏都兮息蘭房。
展宴好兮惟樂康。
宋代: 邓允端
诗里玄机海样深,散于章句敛于心。
会时要似庖丁刃,妙处应同靖节琴。
韵胜想君言外得,字新令我意边寻。
痴人说梦终难信,何日樽前取次吟。
詩裡玄機海樣深,散于章句斂于心。
會時要似庖丁刃,妙處應同靖節琴。
韻勝想君言外得,字新令我意邊尋。
癡人說夢終難信,何日樽前取次吟。
宋代: 邓肃
凉天夜无云,寒江秋更碧。
冷照月华中,水天同一色。
画船渺中流,三更群动寂。
清风远相随,芦花秋瑟瑟。
近山得桂香,隔烟起渔笛。
楼台半有无,疑是化人国。
我生本无事,钓竿勤水石。
今宵更可人,仍侍君子侧。
浪登元礼舟,本非谪仙敌。
敛手看挥毫,光芒腾万尺。
涼天夜無雲,寒江秋更碧。
冷照月華中,水天同一色。
畫船渺中流,三更群動寂。
清風遠相随,蘆花秋瑟瑟。
近山得桂香,隔煙起漁笛。
樓台半有無,疑是化人國。
我生本無事,釣竿勤水石。
今宵更可人,仍侍君子側。
浪登元禮舟,本非谪仙敵。
斂手看揮毫,光芒騰萬尺。
唐代: 李峤
晴晓国门通,都门蔼将发。纷纷洛阳道,南望伊川阙。
衍漾乘和风,清明送芬月。林窥二山动,水见千龛越。
罗袂罥杨丝,香桡犯苔发。群心行乐未,唯恐流芳歇。
晴曉國門通,都門藹将發。紛紛洛陽道,南望伊川阙。
衍漾乘和風,清明送芬月。林窺二山動,水見千龛越。
羅袂罥楊絲,香桡犯苔發。群心行樂未,唯恐流芳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