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孙徵赴云中
[唐代]:韦应物
黄骢少年舞双戟,目视旁人皆辟易。百战曾夸陇上儿,
一身复作云中客。寒风动地气苍芒,横吹先悲出塞长。
敲石军中传夜火,斧冰河畔汲朝浆。前锋直指阴山外,
虏骑纷纷翦应碎。匈奴破尽看君归,金印酬功如斗大。
第一百九十卷
黃骢少年舞雙戟,目視旁人皆辟易。百戰曾誇隴上兒,
一身複作雲中客。寒風動地氣蒼芒,橫吹先悲出塞長。
敲石軍中傳夜火,斧冰河畔汲朝漿。前鋒直指陰山外,
虜騎紛紛翦應碎。匈奴破盡看君歸,金印酬功如鬥大。
第一百九十卷
唐代·韦应物的简介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
► 韦应物的诗(764篇) ► 韦应物的名句〕
唐代: 韦应物
黄骢少年舞双戟,目视旁人皆辟易。百战曾夸陇上儿,
一身复作云中客。寒风动地气苍芒,横吹先悲出塞长。
敲石军中传夜火,斧冰河畔汲朝浆。前锋直指阴山外,
虏骑纷纷翦应碎。匈奴破尽看君归,金印酬功如斗大。
第一百九十卷
黃骢少年舞雙戟,目視旁人皆辟易。百戰曾誇隴上兒,
一身複作雲中客。寒風動地氣蒼芒,橫吹先悲出塞長。
敲石軍中傳夜火,斧冰河畔汲朝漿。前鋒直指陰山外,
虜騎紛紛翦應碎。匈奴破盡看君歸,金印酬功如鬥大。
第一百九十卷
唐代: 韩翃
黄骢少年舞双戟,目视旁人皆辟易。百战能夸陇上儿,
一身复作云中客。寒风动地气苍茫,横吹先悲出塞长。
敲石军中传夜火,斧冰河畔汲朝浆。前锋直指阴山外,
虏骑纷纷胆应碎。匈奴破尽人看归,金印酬功如斗大。
黃骢少年舞雙戟,目視旁人皆辟易。百戰能誇隴上兒,
一身複作雲中客。寒風動地氣蒼茫,橫吹先悲出塞長。
敲石軍中傳夜火,斧冰河畔汲朝漿。前鋒直指陰山外,
虜騎紛紛膽應碎。匈奴破盡人看歸,金印酬功如鬥大。
明代: 沈鍊
马上相逢道别离,据鞍抽笔一题诗。
总令万里滇南去,只记连镳蓟北时。
馬上相逢道别離,據鞍抽筆一題詩。
總令萬裡滇南去,隻記連镳薊北時。
明代: 徐祯卿
昔愁越隽千峰仄,转入巴渝万里赊。
岂料圣恩怜贾谊,犹烦佐郡出长沙。
蛮中瘴远三湘水,江畔春逢十月花。
遥听岳阳楼上笛,可能回首忆京华。
昔愁越隽千峰仄,轉入巴渝萬裡賒。
豈料聖恩憐賈誼,猶煩佐郡出長沙。
蠻中瘴遠三湘水,江畔春逢十月花。
遙聽嶽陽樓上笛,可能回首憶京華。
宋代: 韦骧
石迳踏羊肠,朦胧晓日光。
久行情易厌,少事兴还长。
林表霜枫赤,山根露菊黄。
从来清冷趣,今日倍阳阳。
石迳踏羊腸,朦胧曉日光。
久行情易厭,少事興還長。
林表霜楓赤,山根露菊黃。
從來清冷趣,今日倍陽陽。
唐代: 皎然
皇心亭毒广,蝥贼皆陶甄。
未刈蚩尤旗,方同轩后年。
天子幸汉中,轘辕阻氛烟。
玺书召幕牧,名在列岳仙。
国难倚长城,庙谋资大贤。
清损休汝骑,仁留述职篇。
遐路渺天末,繁笳思河边。
饰徒促远期,祗命赴急宣。
謏才岂足称,深仁顾何偏。
那堪临流意,千里望旗旃。
皇心亭毒廣,蝥賊皆陶甄。
未刈蚩尤旗,方同軒後年。
天子幸漢中,轘轅阻氛煙。
玺書召幕牧,名在列嶽仙。
國難倚長城,廟謀資大賢。
清損休汝騎,仁留述職篇。
遐路渺天末,繁笳思河邊。
飾徒促遠期,祗命赴急宣。
謏才豈足稱,深仁顧何偏。
那堪臨流意,千裡望旗旃。
宋代: 释智愚
不游文苑入祇园,刍草风香春正妍。
要识根茎来处远,葛仙丹井冷云边。
不遊文苑入祇園,刍草風香春正妍。
要識根莖來處遠,葛仙丹井冷雲邊。
元代: 钱仲益
投老怕送别,送别即伤神。
况兹所别者,乃是平生亲。
行行赴何许,远在天之垠。
迢迢万里余,欲见将何因。
近别犹不堪,远别情曷伸。
翻嫌交密友,不若交疏人。
我昔初还乡,憔悴贱且贫。
子来客吾邑,漂泊埋风尘。
一见如旧识,岁久情逾真。
自谓同心交,不独雷与陈。
我入训乡校,子来寓城闉。
燕语恒及酉,讽咏或达晨。
中间罗变故,别我游江滨。
陶朱既远越,张禄遂入秦。
间阔几四载,会晤复喜频。
明年上京都,聘充戚里宾。
我亦被荐书,谒选拜紫宸。
缪居容台属,幸得联朝绅。
与闻复聚首,相见不隔旬。
念子有俊才,倜傥无俦伦。
财轻大义重,实谓勇且仁。
愿言永相从,诲语烦谆谆。
夫何事难料,告别何踆踆。
从军赴滇阳,西去逾峨岷。
吾皇启昌运,万物皆维新。
及兹艳阳月,莺花曜青春。
惜子独远去,书剑行随身。
骐骥岂绁羁,雕鹗非笼驯。
丈夫志四方,岂必长相邻。
嗟我已暮齿,双鬓垂秋银。
受刃割老肠,容易生酸辛。
予时在史馆,寅入出巳申。
不暇持一觞,送子龙河漘。
江之水滔滔,楚山青嶙峋。
咄此可奈何,泪下沾衣巾。
投老怕送别,送别即傷神。
況茲所别者,乃是平生親。
行行赴何許,遠在天之垠。
迢迢萬裡餘,欲見将何因。
近别猶不堪,遠别情曷伸。
翻嫌交密友,不若交疏人。
我昔初還鄉,憔悴賤且貧。
子來客吾邑,漂泊埋風塵。
一見如舊識,歲久情逾真。
自謂同心交,不獨雷與陳。
我入訓鄉校,子來寓城闉。
燕語恒及酉,諷詠或達晨。
中間羅變故,别我遊江濱。
陶朱既遠越,張祿遂入秦。
間闊幾四載,會晤複喜頻。
明年上京都,聘充戚裡賓。
我亦被薦書,谒選拜紫宸。
缪居容台屬,幸得聯朝紳。
與聞複聚首,相見不隔旬。
念子有俊才,倜傥無俦倫。
财輕大義重,實謂勇且仁。
願言永相從,誨語煩諄諄。
夫何事難料,告别何踆踆。
從軍赴滇陽,西去逾峨岷。
吾皇啟昌運,萬物皆維新。
及茲豔陽月,莺花曜青春。
惜子獨遠去,書劍行随身。
骐骥豈绁羁,雕鹗非籠馴。
丈夫志四方,豈必長相鄰。
嗟我已暮齒,雙鬓垂秋銀。
受刃割老腸,容易生酸辛。
予時在史館,寅入出巳申。
不暇持一觞,送子龍河漘。
江之水滔滔,楚山青嶙峋。
咄此可奈何,淚下沾衣巾。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