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萍踪过访示集
[明代]:沈守正
耳熟诗名久,何期促膝看。
道从无字得,僧以不禅难。
三复烟霞句,弥嗟岛可寒。
闻将迁谷口,来日喜能宽。
耳熟詩名久,何期促膝看。
道從無字得,僧以不禅難。
三複煙霞句,彌嗟島可寒。
聞将遷谷口,來日喜能寬。
明代: 沈守正
耳熟诗名久,何期促膝看。
道从无字得,僧以不禅难。
三复烟霞句,弥嗟岛可寒。
闻将迁谷口,来日喜能宽。
耳熟詩名久,何期促膝看。
道從無字得,僧以不禅難。
三複煙霞句,彌嗟島可寒。
聞将遷谷口,來日喜能寬。
宋代: 文天祥
道上观行人,半似重相见。
古云性相近,性岂不如面。
万形本一性,万心方一殊。
世固难绝圣,亦恐难绝愚。
道上觀行人,半似重相見。
古雲性相近,性豈不如面。
萬形本一性,萬心方一殊。
世固難絕聖,亦恐難絕愚。
宋代: 韩琦
公今重释五千言,一法专求是要诠。
天道生成忘万物,师人功业在羣贤。
世尘甚扰吾何欲,谦柄常持彼任先。
治国治身非异理,雨无心迹自安然。
公今重釋五千言,一法專求是要诠。
天道生成忘萬物,師人功業在羣賢。
世塵甚擾吾何欲,謙柄常持彼任先。
治國治身非異理,雨無心迹自安然。
宋代: 方回
妙年曾到凤凰池,五马能临六枳篱。
量浅最难胜潢酒,着低何敢抗高棋。
森严法度蚕头字,瘦硬丰标鹤膝诗。
自笑书痴了无得,文章太守是吾师。
妙年曾到鳳凰池,五馬能臨六枳籬。
量淺最難勝潢酒,着低何敢抗高棋。
森嚴法度蠶頭字,瘦硬豐标鶴膝詩。
自笑書癡了無得,文章太守是吾師。
宋代: 方回
妙年曾到凤凰池,五马能临六枳篱。
量浅最难胜满酒,着低何敢抗高棋。
森严法度蚕头字,瘦硬丰标鹤膝诗。
自笑书痴了无得,文章太守是吾师。
妙年曾到鳳凰池,五馬能臨六枳籬。
量淺最難勝滿酒,着低何敢抗高棋。
森嚴法度蠶頭字,瘦硬豐标鶴膝詩。
自笑書癡了無得,文章太守是吾師。
宋代: 刘敞
曰予谢宾客,久与时世疏。
何忽衡门下,见枉使君车。
彤旆映落日,腰间有悬鱼。
抵掌若平生,论文及空虚。
昔与君犹子,结交幸通书。
往还苦不早,相见情有余。
置我二阮间,远惭德不如。
强来束帯起,投谒寻君庐。
曰予謝賓客,久與時世疏。
何忽衡門下,見枉使君車。
彤旆映落日,腰間有懸魚。
抵掌若平生,論文及空虛。
昔與君猶子,結交幸通書。
往還苦不早,相見情有餘。
置我二阮間,遠慚德不如。
強來束帯起,投谒尋君廬。
宋代: 刘学箕
人生立志各有癖,浃髓沦肌疗无术。
君不学少年奏赋明光宫,又不能桑麻谷粟去作田舍翁。
苦心竭虑淡泊音,手携三尺绿绮琴。
七弦指下业然鸣,于以求见古人心。
古音寥寥失微妙,郑卫淫哇竞蝉噪。
君独优游夷广厚而高明,鼓有虞氏之南风,
赓之以文王宣父之操。若人来索便与弹,
略不訑訑见颜貌。绝之不作卫次公,
却之常嗤戴安道。顾我与君幽趣同,
海山尚忆初相逢。我时十五始冠巾,
君亦庄年气如虹。夜窗拥衾月流空,
促弦初学调商宫。别来二十五春风,
我犹故吾君学通。五音六律知者稀,
一生辛勤造精微。心存至乐物莫移,
殆类闻韶子在齐。洋洋盈耳不疗饥,
任众妻子相号啼。浮云柳絮无根蒂,
世事乘除几荣悴。祗今物我俱念情,
与君同寻方子春。
人生立志各有癖,浃髓淪肌療無術。
君不學少年奏賦明光宮,又不能桑麻谷粟去作田舍翁。
苦心竭慮淡泊音,手攜三尺綠绮琴。
七弦指下業然鳴,于以求見古人心。
古音寥寥失微妙,鄭衛淫哇競蟬噪。
君獨優遊夷廣厚而高明,鼓有虞氏之南風,
赓之以文王宣父之操。若人來索便與彈,
略不訑訑見顔貌。絕之不作衛次公,
卻之常嗤戴安道。顧我與君幽趣同,
海山尚憶初相逢。我時十五始冠巾,
君亦莊年氣如虹。夜窗擁衾月流空,
促弦初學調商宮。别來二十五春風,
我猶故吾君學通。五音六律知者稀,
一生辛勤造精微。心存至樂物莫移,
殆類聞韶子在齊。洋洋盈耳不療饑,
任衆妻子相号啼。浮雲柳絮無根蒂,
世事乘除幾榮悴。祗今物我俱念情,
與君同尋方子春。
宋代: 刘学箕
生平不愿为傭书,亦不愿作章句儒。
酒酣诗成吐素霓,意气凛凛吞千夫。
前年排云叫阊阖,出门一夜车四角。
去年海峤席未温,一舸乘潮又催□。
大江之西日本东,庐陵文物常称雄。
决科岁古十八九,君当努力提词锋。
才高不用长叹息,四海弥天岂无识。
壮年怀居亦何有,著眼带砺开胸臆。
岩岩柏府凌高寒,豪士倾盖宜交欢。
我知屠龙不屠猪,食马政欲食马肝。
吴姬压酒飘香絮,谪仙神游歌白紵。
敬亭惟有孤云閒,欲雨人间亦飞去。
生平不願為傭書,亦不願作章句儒。
酒酣詩成吐素霓,意氣凜凜吞千夫。
前年排雲叫阊阖,出門一夜車四角。
去年海峤席未溫,一舸乘潮又催□。
大江之西日本東,廬陵文物常稱雄。
決科歲古十八九,君當努力提詞鋒。
才高不用長歎息,四海彌天豈無識。
壯年懷居亦何有,著眼帶砺開胸臆。
岩岩柏府淩高寒,豪士傾蓋宜交歡。
我知屠龍不屠豬,食馬政欲食馬肝。
吳姬壓酒飄香絮,谪仙神遊歌白紵。
敬亭惟有孤雲閒,欲雨人間亦飛去。
宋代: 汪炎昶
一日二子各两屐,踏碎一径松花黄。
人好禽鱼亦光耀,山空水石逾荒凉。
胸次似涤冰雪莹,笑语欲染烟霞香。
痴绝犹嫌不联袂,此已天幸宽愁肠。
一日二子各兩屐,踏碎一徑松花黃。
人好禽魚亦光耀,山空水石逾荒涼。
胸次似滌冰雪瑩,笑語欲染煙霞香。
癡絕猶嫌不聯袂,此已天幸寬愁腸。
元代: 廖大圭
七尺长身卧故庐,日斜起坐对残书。几人岁晚能相问,一榻山中独久虚。
好客新秋来杖屦,小窗暮雨共盘蔬。相看道义有真乐,万事悠悠总不如。
七尺長身卧故廬,日斜起坐對殘書。幾人歲晚能相問,一榻山中獨久虛。
好客新秋來杖屦,小窗暮雨共盤蔬。相看道義有真樂,萬事悠悠總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