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心田咏史三首·其一·汉昭烈
[清代]:牛焘
英雄割据值时艰,鱼水欢逢应运难。
一姓何尝不再启,三分究竟属偏安。
公孙跃马徒窥井,汉祖兴龙旧有坛。
底事创垂功未半,吞吴遗恨付长叹。
英雄割據值時艱,魚水歡逢應運難。
一姓何嘗不再啟,三分究竟屬偏安。
公孫躍馬徒窺井,漢祖興龍舊有壇。
底事創垂功未半,吞吳遺恨付長歎。
清代·牛焘的简介
牛焘(1794~1861)字涵万,丽江人,拔贡生,历任镇沅、安宁、邓川、罗平教官,有《寄秋轩稿》,家饶于赀而标寄萧然,蓄一雷氏琴,自谱新曲被之弦轸,同时马之龙能吹铁笛,郡中有“牛琴马笛&rd...〔
► 牛焘的诗(285篇) ► 牛焘的名句〕
清代: 牛焘
英雄割据值时艰,鱼水欢逢应运难。
一姓何尝不再启,三分究竟属偏安。
公孙跃马徒窥井,汉祖兴龙旧有坛。
底事创垂功未半,吞吴遗恨付长叹。
英雄割據值時艱,魚水歡逢應運難。
一姓何嘗不再啟,三分究竟屬偏安。
公孫躍馬徒窺井,漢祖興龍舊有壇。
底事創垂功未半,吞吳遺恨付長歎。
清代: 牛焘
虎视中原控两都,满怀韬略世应无。
横江一槊才何剧,煮酒群雄骨尽枯。
天启大名遗典午,人言此老避当涂。
疑坟处处褫奸魄,伪亦成真枉自愚。
虎視中原控兩都,滿懷韬略世應無。
橫江一槊才何劇,煮酒群雄骨盡枯。
天啟大名遺典午,人言此老避當塗。
疑墳處處褫奸魄,僞亦成真枉自愚。
清代: 牛焘
龙盘虎踞大江东,名士英流指顾中。
碧眼坐承孙氏业,青年还逊伯符风。
千秋铁瓮天垂堑,万里金汤壁烧红。
一自都亭通魏使,两朝王气付牢笼。
龍盤虎踞大江東,名士英流指顧中。
碧眼坐承孫氏業,青年還遜伯符風。
千秋鐵甕天垂塹,萬裡金湯壁燒紅。
一自都亭通魏使,兩朝王氣付牢籠。
清代: 黄毓祺
后羿恃善射,寒浞因其室。
弑主于商邱,禹祀遂中绝。
崎岖乱离间,少康能奋迹。
母后奔有仍,遗臣奔有鬲。
妻我以二姚,卒赖有虞力。
有田方十里,有众才五百。
庖正徒区区,棋布旧官职。
灌鄩有馀烬,嘘之寒焰灭。
君坚复雠志,臣矢尽忠节。
受困无弃怠,滨亡无陨越。
经营处女静,其动如兔脱。
祀夏仰配天,故都还故物。
却思怀襄初,滔天势方割。
微禹民其鱼,蛇龙择人食。
至今睹河雒,犹然颂明德。
所以中兴指,首为少康屈。
鼓钟罔攺悬,万国仍玉帛。
一姓不再兴,真乃痴人说。
後羿恃善射,寒浞因其室。
弑主于商邱,禹祀遂中絕。
崎岖亂離間,少康能奮迹。
母後奔有仍,遺臣奔有鬲。
妻我以二姚,卒賴有虞力。
有田方十裡,有衆才五百。
庖正徒區區,棋布舊官職。
灌鄩有馀燼,噓之寒焰滅。
君堅複雠志,臣矢盡忠節。
受困無棄怠,濱亡無隕越。
經營處女靜,其動如兔脫。
祀夏仰配天,故都還故物。
卻思懷襄初,滔天勢方割。
微禹民其魚,蛇龍擇人食。
至今睹河雒,猶然頌明德。
所以中興指,首為少康屈。
鼓鐘罔攺懸,萬國仍玉帛。
一姓不再興,真乃癡人說。
清代: 乾隆
春秋氏族著承尧,嗣服中山瓞派昭。
鼎一足三成帝业,牛黄腹白应童谣。
欲信大义心资亮,还定全秦志类萧。
千载楼桑尚遗恨,其如安乐自逍遥。
春秋氏族著承堯,嗣服中山瓞派昭。
鼎一足三成帝業,牛黃腹白應童謠。
欲信大義心資亮,還定全秦志類蕭。
千載樓桑尚遺恨,其如安樂自逍遙。
明代: 江源
英雄用武都无地,谁道君王大有为。
三顾南阳贤哲出,一麾西蜀帝王资。
中原百战徒争长,正统千年更属谁。
天若祚刘应混一,高光功业定相期。
英雄用武都無地,誰道君王大有為。
三顧南陽賢哲出,一麾西蜀帝王資。
中原百戰徒争長,正統千年更屬誰。
天若祚劉應混一,高光功業定相期。
清代: 黄毓祺
梅福弃妻子,吴市变姓名。
逢萌客辽海,冠挂东都门。
偃卧不出户,蒋诩暨郭钦。
薛方慕巢由,笑却安车迎。
陈咸用汉腊,不忍污先人。
或远或近间,要归洁其身。
自惭年老矣,无以报汉恩。
谊岂事二姓,印绶徒纷纷。
杜口十日馀,龚胜真死臣。
嗟彼莽大夫,何颜对忠魂。
附莽亦非一,吾尤恨刘歆。
其父最先见,国祚移近亲。
歆也官国师,进封曰嘉新。
何以陈尚书,三子皆同心。
梅福棄妻子,吳市變姓名。
逢萌客遼海,冠挂東都門。
偃卧不出戶,蔣诩暨郭欽。
薛方慕巢由,笑卻安車迎。
陳鹹用漢臘,不忍污先人。
或遠或近間,要歸潔其身。
自慚年老矣,無以報漢恩。
誼豈事二姓,印绶徒紛紛。
杜口十日馀,龔勝真死臣。
嗟彼莽大夫,何顔對忠魂。
附莽亦非一,吾尤恨劉歆。
其父最先見,國祚移近親。
歆也官國師,進封曰嘉新。
何以陳尚書,三子皆同心。
清代: 黄毓祺
子房盖世才,侥幸于一击。
去死不容发,老人所深惜。
卒遇草野间,命供仆妾役。
意固不在书,教之以忍力。
能忍不能忍,刘项所繇别。
子瞻留侯论,千秋具眼只。
淮阴钓城下,阿母心独恻。
吾岂望报乎,而进王孙食。
所以开广之,一言已破的。
登坛将百万,攻取战必克。
不用蒯通计,岂党陈豨逆。
单辞受奇冤,非尽汉负德。
破齐请假王,固陵期复失。
乘时取分地,望报抑何急。
孺子诚可教,王孙毋乃拙。
至死卒不悟,漂母有成说。
向令得其意,何至族为赤。
鲍鱼既云返,能蟠尚无翼。
天故幻异人,玉成两人杰。
授书与致餐,其为教也一。
世传圯上老,谷城片黄石。
然则漂妇人,安知非鬼物。
苏武大窖中,拘幽恒渴饥。
齧雪吞毡毛,羝乳乃得归。
卧起持汉节,节旄日以稀。
单于命李陵,置酒往说之。
人生如朝露,何以自苦为。
卫律罪通天,固然何足疑。
陵也有广风,不死非脂韦。
庶几柯之盟,得当报主知。
乃亦为此言,涕下徒沾衣。
此言吾最恨,往往令人迷。
朝露既云短,为欢曾几时。
千秋万岁名,君子宜三思。
不见典属国,垂光等虹霓。
生面开麒麟,飘萧双鬓丝。
子房蓋世才,僥幸于一擊。
去死不容發,老人所深惜。
卒遇草野間,命供仆妾役。
意固不在書,教之以忍力。
能忍不能忍,劉項所繇别。
子瞻留侯論,千秋具眼隻。
淮陰釣城下,阿母心獨恻。
吾豈望報乎,而進王孫食。
所以開廣之,一言已破的。
登壇将百萬,攻取戰必克。
不用蒯通計,豈黨陳豨逆。
單辭受奇冤,非盡漢負德。
破齊請假王,固陵期複失。
乘時取分地,望報抑何急。
孺子誠可教,王孫毋乃拙。
至死卒不悟,漂母有成說。
向令得其意,何至族為赤。
鮑魚既雲返,能蟠尚無翼。
天故幻異人,玉成兩人傑。
授書與緻餐,其為教也一。
世傳圯上老,谷城片黃石。
然則漂婦人,安知非鬼物。
蘇武大窖中,拘幽恒渴饑。
齧雪吞氈毛,羝乳乃得歸。
卧起持漢節,節旄日以稀。
單于命李陵,置酒往說之。
人生如朝露,何以自苦為。
衛律罪通天,固然何足疑。
陵也有廣風,不死非脂韋。
庶幾柯之盟,得當報主知。
乃亦為此言,涕下徒沾衣。
此言吾最恨,往往令人迷。
朝露既雲短,為歡曾幾時。
千秋萬歲名,君子宜三思。
不見典屬國,垂光等虹霓。
生面開麒麟,飄蕭雙鬓絲。
清代: 黄毓祺
吾尝读无衣,为雪西戎耻。
秦仲为大夫,诗人乃赋此。
猃狁胡为者,内侵逼京邸。
薄伐惟尹吉,爰以六月美。
蠢尔蛮荆族,犯顺扰南纪。
方叔出将兵,于是有采芑。
奉命征淮夷,辟疆南海抵。
诗人作江汉,实惟召公以。
吾于公本末,流连不知几。
厉王出居彘。
宣居襁褓里。
十有四年间,共和天下理。
如器未坠地,攲侧视所倚。
出手从容正,既正徐徐起。
呜呼旦奭后,庶几追负扆。
尝闻立孤事,成难死易耳。
程勉为其难,公孙瞑目死。
他孩代赵孤,义声犹磊磊。
何况匿公家,己子代太子。
千秋婴杵心,盖自召公始。
乳养史皇孙,狱门闭不启。
丙吉贤矣哉,去公尚千里。
吾嘗讀無衣,為雪西戎恥。
秦仲為大夫,詩人乃賦此。
猃狁胡為者,内侵逼京邸。
薄伐惟尹吉,爰以六月美。
蠢爾蠻荊族,犯順擾南紀。
方叔出将兵,于是有采芑。
奉命征淮夷,辟疆南海抵。
詩人作江漢,實惟召公以。
吾于公本末,流連不知幾。
厲王出居彘。
宣居襁褓裡。
十有四年間,共和天下理。
如器未墜地,攲側視所倚。
出手從容正,既正徐徐起。
嗚呼旦奭後,庶幾追負扆。
嘗聞立孤事,成難死易耳。
程勉為其難,公孫瞑目死。
他孩代趙孤,義聲猶磊磊。
何況匿公家,己子代太子。
千秋嬰杵心,蓋自召公始。
乳養史皇孫,獄門閉不啟。
丙吉賢矣哉,去公尚千裡。
清代: 黄毓祺
夷齐叩马后,登山歌采薇。
自是非圣人,万世将瑕疵。
至仁伐不仁,辨若素与缁。
猥云暴易暴,毋乃成狂痴。
特立独行士,不显人是非。
昌黎善颂哉,通解有进斯。
前此慕通达,茅靡波相随。
知义可换生,繇饿为之师。
饿死且不惧,焉所事委蛇。
立教千万年,天地恒扶持。
愚意尤有进,功早在尔时。
泰誓迄武成,白旄惟一麾。
大诰等八篇,民顽畴可医。
取殷若兹易,安殷难若兹。
苏氏不云乎,先泽沦民肌。
当其在膏火,归周速如驰。
人自膏火出,故主能无思。
愚谓不尽然,忠孝缘秉彝。
自闻首阳风,怒发身奋飞。
我独非人哉,甘让夷与齐。
宁为殷义士,周以雠民题。
勿为周友民,受殷逋臣嗤。
反覆不可常,告戒徒烦辞。
并兴国五十,匪直奄淮夷。
如是历三纪,世变风稍移。
几几四十年,代谢如弈棋。
少壮咸老死,之死盖靡携。
岂非义所激,沁入人心脾。
即如燕破竹,七十城有崎。
王烛匹夫节,自刭安所希。
人知既倒澜,犹可砥柱支。
遂供安平君,反掌恢复资。
又如秦祖龙,鲸吞有馀威。
张良匹夫勇,尝试博浪椎。
人知臂可奋,拨动逐鹿机。
胜广斩木起,揭竿遂为旗。
乃信绝世事,元自无他奇。
人心所同然,惟我先得之。
吁嗟两饿夫,光与日月垂。
夷齊叩馬後,登山歌采薇。
自是非聖人,萬世将瑕疵。
至仁伐不仁,辨若素與缁。
猥雲暴易暴,毋乃成狂癡。
特立獨行士,不顯人是非。
昌黎善頌哉,通解有進斯。
前此慕通達,茅靡波相随。
知義可換生,繇餓為之師。
餓死且不懼,焉所事委蛇。
立教千萬年,天地恒扶持。
愚意尤有進,功早在爾時。
泰誓迄武成,白旄惟一麾。
大诰等八篇,民頑疇可醫。
取殷若茲易,安殷難若茲。
蘇氏不雲乎,先澤淪民肌。
當其在膏火,歸周速如馳。
人自膏火出,故主能無思。
愚謂不盡然,忠孝緣秉彜。
自聞首陽風,怒發身奮飛。
我獨非人哉,甘讓夷與齊。
甯為殷義士,周以雠民題。
勿為周友民,受殷逋臣嗤。
反覆不可常,告戒徒煩辭。
并興國五十,匪直奄淮夷。
如是曆三紀,世變風稍移。
幾幾四十年,代謝如弈棋。
少壯鹹老死,之死蓋靡攜。
豈非義所激,沁入人心脾。
即如燕破竹,七十城有崎。
王燭匹夫節,自刭安所希。
人知既倒瀾,猶可砥柱支。
遂供安平君,反掌恢複資。
又如秦祖龍,鲸吞有馀威。
張良匹夫勇,嘗試博浪椎。
人知臂可奮,撥動逐鹿機。
勝廣斬木起,揭竿遂為旗。
乃信絕世事,元自無他奇。
人心所同然,惟我先得之。
籲嗟兩餓夫,光與日月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