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和岱麓王君韵
[明代]:王渐逵
一水茫茫隔,双星黯黯通。
夜深团玉露,秋正肃金风。
机石几时卜,云程万里逢。
津头瞻折木,幽意可谁同。
一水茫茫隔,雙星黯黯通。
夜深團玉露,秋正肅金風。
機石幾時蔔,雲程萬裡逢。
津頭瞻折木,幽意可誰同。
明代·王渐逵的简介
1498—1559, 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
► 王渐逵的诗(773篇) ► 王渐逵的名句〕
明代: 王渐逵
一水茫茫隔,双星黯黯通。
夜深团玉露,秋正肃金风。
机石几时卜,云程万里逢。
津头瞻折木,幽意可谁同。
一水茫茫隔,雙星黯黯通。
夜深團玉露,秋正肅金風。
機石幾時蔔,雲程萬裡逢。
津頭瞻折木,幽意可誰同。
明代: 黄衷
曹相旨醇饮,武侯著心书。二子昔豪达,旷世遗奇馀。
摄衣盻广野,行潦泞修衢。敛足且复遗,眷此莱芜居。
维北有嵩华,维南有匡庐。高虚栖隐遁,真庬略亲疏。
鸡豚混长育,儿孙递将扶。桑麻翳春亩,木挺千岁株。
斯境不能即,五柳惟披图。
曹相旨醇飲,武侯著心書。二子昔豪達,曠世遺奇馀。
攝衣盻廣野,行潦濘修衢。斂足且複遺,眷此萊蕪居。
維北有嵩華,維南有匡廬。高虛栖隐遁,真庬略親疏。
雞豚混長育,兒孫遞将扶。桑麻翳春畝,木挺千歲株。
斯境不能即,五柳惟披圖。
明代: 黄衷
夏雨战炎毒,檐滴听自好。岭海浮电光,魍魉昵邻保。
晨扉款者谁,西鄙穷瘁老。晤叹偃穗芽,暂喜慰翻稿。
野震仆古木,兹云谅草草。鬼神故茫昧,何由竟苍昊。
夏雨戰炎毒,檐滴聽自好。嶺海浮電光,魍魉昵鄰保。
晨扉款者誰,西鄙窮瘁老。晤歎偃穗芽,暫喜慰翻稿。
野震仆古木,茲雲諒草草。鬼神故茫昧,何由竟蒼昊。
宋代: 葛胜仲
凉夜清商半,层空素月初。
腾清来洞户,委照入蓂空庐。
银海亭亭上,金波煜煜舒。
纤阿今夕御,少昊昔年墟。
魄射澄澜倒,光涵脱叶疏。
阶蓂生乍足,庭桂落堪锄。
东鄙人摛藻,西园客燕胥。
未高尤潋灔,当午更踟躇。
气挟金飈爽,光从玉宇摅。
鑑圆疑傍架,轮正若依舆。
影挂千林上,明同万里余。
云开无点缀,火退觉虚徐。
滉漾吞星彩,晶荧遡日车。
惊枝翻异鹊,减脑谢游鱼。
田凈琼初种,窗明雪未除。
胡牀情恋嫪,小舫兴勤渠。
珠盛辉兹水,潮高壮尾闾。
倾寒涤肝胃,扬彩媚衣裾。
郡古休敲榜,官闲置简书。
万家兴釂鼓,恺乐旐维旟。
涼夜清商半,層空素月初。
騰清來洞戶,委照入蓂空廬。
銀海亭亭上,金波煜煜舒。
纖阿今夕禦,少昊昔年墟。
魄射澄瀾倒,光涵脫葉疏。
階蓂生乍足,庭桂落堪鋤。
東鄙人摛藻,西園客燕胥。
未高尤潋灔,當午更踟躇。
氣挾金飈爽,光從玉宇摅。
鑑圓疑傍架,輪正若依輿。
影挂千林上,明同萬裡餘。
雲開無點綴,火退覺虛徐。
滉漾吞星彩,晶熒遡日車。
驚枝翻異鵲,減腦謝遊魚。
田凈瓊初種,窗明雪未除。
胡牀情戀嫪,小舫興勤渠。
珠盛輝茲水,潮高壯尾闾。
傾寒滌肝胃,揚彩媚衣裾。
郡古休敲榜,官閑置簡書。
萬家興釂鼓,恺樂旐維旟。
宋代: 王旭
西风万卷堂空,卧听箫鼓谁家宴。多情惟有,碧霄明月,肯来相见。因记当年,南楼老子,座前宾满。把清谈当却,弹丝吹管。谁更问,霓裳按。梦里仙游惊断。怅天涯、故人难面。空留玉斧,修轮斫桂,又成衰晚。水调歌残,壮心都付,一声长叹。对清光不寐,呼儿取酒,不妨重暧。
西風萬卷堂空,卧聽箫鼓誰家宴。多情惟有,碧霄明月,肯來相見。因記當年,南樓老子,座前賓滿。把清談當卻,彈絲吹管。誰更問,霓裳按。夢裡仙遊驚斷。怅天涯、故人難面。空留玉斧,修輪斫桂,又成衰晚。水調歌殘,壯心都付,一聲長歎。對清光不寐,呼兒取酒,不妨重暧。
宋代: 程公许
中秋月白古来悭,孤坐寒窗思黯然。
懒近舞腰花十八,恨无珠履客三千。
中秋月白古來悭,孤坐寒窗思黯然。
懶近舞腰花十八,恨無珠履客三千。
宋代: 程公许
三更露气满秋堂,祕诀新传食月芒。
安得南楼三百尺,暂容老子据胡床。
三更露氣滿秋堂,祕訣新傳食月芒。
安得南樓三百尺,暫容老子據胡床。
宋代: 程公许
中秋月白古来悭,孤坐寒窗思黯然。
懒近舞腰花十八,恨无珠履客三千。
中秋月白古來悭,孤坐寒窗思黯然。
懶近舞腰花十八,恨無珠履客三千。
明代: 王渐逵
野簌山醪敢厌贫,独延清论枉嘉宾。
晴云已遣重开径,冻雨应先为洒尘。
籁气萧深供送兴,蟾光圆丽答佳辰。
扁舟已辨溪桥桨,共采芙蓉向碧津。
野簌山醪敢厭貧,獨延清論枉嘉賓。
晴雲已遣重開徑,凍雨應先為灑塵。
籁氣蕭深供送興,蟾光圓麗答佳辰。
扁舟已辨溪橋槳,共采芙蓉向碧津。
明代: 王渐逵
山水平分未是贫,野亭终日可娱宾。
举杯试问中秋月,拂麈遥空下界尘。
岂谓乘槎归海岛,即看听履上星辰。
重斯再入桃源浒,纵遇澳郎不问津。
山水平分未是貧,野亭終日可娛賓。
舉杯試問中秋月,拂麈遙空下界塵。
豈謂乘槎歸海島,即看聽履上星辰。
重斯再入桃源浒,縱遇澳郎不問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