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紫阳书院示诸生
[清代]:乾隆
士惟首四民,名在副其真。
道重继濂洛,地宁拘歙闽。
研精味经训,晰理守彝伦。
莫漫虚车饰,吾方企化淳。
士惟首四民,名在副其真。
道重繼濂洛,地甯拘歙閩。
研精味經訓,晰理守彜倫。
莫漫虛車飾,吾方企化淳。
译文与注释
注释:1.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二十一
注释:
清代·乾隆的简介
乾隆(Emperor qianlong)是清代高宗年号,前后一共六十年,起止时间为公元1736年至1796年。在这期间的重要事件有大兴文字冤狱、《四库全书》的编撰等。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
► 乾隆的诗(11985篇) ► 乾隆的名句〕
清代: 乾隆
士惟首四民,名在副其真。
道重继濂洛,地宁拘歙闽。
研精味经训,晰理守彝伦。
莫漫虚车饰,吾方企化淳。
士惟首四民,名在副其真。
道重繼濂洛,地甯拘歙閩。
研精味經訓,晰理守彜倫。
莫漫虛車飾,吾方企化淳。
清代: 乾隆
书院泮宫后,菁莪藉地灵。
学优乃从政,身致在明经。
群秀其无忝,老人尚有星。
明知艰步履,卧理足仪型。
書院泮宮後,菁莪藉地靈。
學優乃從政,身緻在明經。
群秀其無忝,老人尚有星。
明知艱步履,卧理足儀型。
明代: 徐熥
水自茫茫山自青,荒祠千载寄精灵。道人已作黄冠客,不着儒衣拜考亭。
水自茫茫山自青,荒祠千載寄精靈。道人已作黃冠客,不着儒衣拜考亭。
宋代: 章粲
四时配四德,元亨利与贞。
天德元最重,方春木主生。
夏火物畅茂,是为德之亨。
金利秋向实,水贞冬日成。
既贞又为元,循环未尝停。
天高而地下,阴降复阳升。
气理本同运,天人特异名。
性情即理气,其义明且精。
元亨利贞理,因时有足徵。
生长敛藏气,依理常偕行。
仁礼义知性,一初同圣氓。
恻隠至羞恶,辞让是非情。
天人二而一,如射中鹄正。
奈何天无心,人欲易缠萦。
无心自无妄,通复皆一诚。
吁嗟其有欲,天理随榛荆。
残忍仁斧斤,贪冒义蝗螟。
礼失之绵蕞,知止于絜缾。
天人一而二,如水分渭泾。
大哉古圣人,一念天是承。
仰观俯以察,天降地上腾。
夭桃华灼灼,好鸟鸣嘤嘤。
木德自此盛,我心惟和平。
恢炱行炽景,是月阴阳争。
天明一畅达,朱光布八纮。
动极必生静,慎哉柔道乘。
金行兆新凉,宇宙日清泠。
万宝就凝实,羣葩委芳菁。
三阴行肃物,戒哉色与声。
冬至甲子夜,一叶开尧蓂。
凝阴虽已剥,初阳才有萌。
观天于闭塞,掩身身欲宁。
诸君子其来,我诗尔其聆。
子能悟此理,见义自珑玲。
子或昧此理,见义等聋盲。
善根有由蘗,端绪微微呈。
触物动恻怛,致爱先雏婴。
在天元之时,春意方勃兴。
声身贯律度,动作锵璜珩。
三千三百仪,曒曒朝阳昇。
在天亨之时,夏气方敷荣。
利物合于义,秋揫味金腥。
贞固守以知,冬藏令玄冥。
一心一太极,彼此无损增。
至哉子朱子,讲道于考亭。
若明通公溥,万古破说铃。
仁元明可配,礼亨通可称。
义利公所在,知贞溥所能。
若东南西北,随方有依凭。
春元东甲乙,夏亨南丙丁。
北贞壬及癸,西利辛及庚。
若震离兑坎,随用无变更。
火则离玄黄,木则震主青。
秋则兑金说,冬则坎水盈。
四者诚昭昭,请细与君评。
真精妙凝合,我得气之英。
所学背斯理,南辕驰幽并。
当其泉达时,浩浩江河倾。
当其火然时,炎炎已煌荧。
萌蘗得所养,拱把可霄峥。
富贵真浮云,无为羡金籯。
荣华忽飘风,无为宠辱惊。
鸩妖用之媒,钱神事之兄。
四者苟能充,于利必无营。
厚酒促亡家,冶容擅倾城。
四者苟能充,于欲必先惩。
晓起敞吾门,参前倚舆衡。
晦息安其身,主敬常惺惺。
勿谓闇室暗,冏如对日星。
勿谓闲居闲,凛如警雷霆。
仁暴判舜桀,义利别轲牼。
存心不以敬,焦火寒凝冰。
事惟非与是,一闲谷为陵。
慎勿思鸿鹄,常期肖螟蛉。
复坐吾语汝,而学发新硎。
造道有标的,求己见准绳。
竭力事父母,夔夔谨鷄鸣。
同气曰兄弟,急难念嵴鸰。
妇道顺为正,子职孝蒸蒸。
友义切以偲,诗歌木丁丁。
何莫非此德,拳拳服诸膺。
何愧百年身,何慊万物灵。
四者诚存存,心乎镂为铭。
然而仁与义,又对立门庭。
知者义所藏,礼者仁所形。
犹之四时运,阴阳为之经。
春夏阳日长,秋冬阴日凝。
又若仁义中,仁尤莫与京。
元犹五常仁,吾因伊川程。
益信春犹仁,通贯如建瓴。
惟仁为器重,惟知亦不轻。
守之不以知,惟仁莫能胜。
须知守之固,尤在见之明。
若夫信犹土,是犹纲之宏。
圣门戒去信,重于食与兵。
四端斯无违,一心斯有恒。
天行以不息,异乎有慾枨。
日进以无疆,同乎一贯曾。
此为义理源,源洁流乃清。
精体兮实践,见汝顔之瞠。
四時配四德,元亨利與貞。
天德元最重,方春木主生。
夏火物暢茂,是為德之亨。
金利秋向實,水貞冬日成。
既貞又為元,循環未嘗停。
天高而地下,陰降複陽升。
氣理本同運,天人特異名。
性情即理氣,其義明且精。
元亨利貞理,因時有足徵。
生長斂藏氣,依理常偕行。
仁禮義知性,一初同聖氓。
恻隠至羞惡,辭讓是非情。
天人二而一,如射中鹄正。
奈何天無心,人欲易纏萦。
無心自無妄,通複皆一誠。
籲嗟其有欲,天理随榛荊。
殘忍仁斧斤,貪冒義蝗螟。
禮失之綿蕞,知止于絜缾。
天人一而二,如水分渭泾。
大哉古聖人,一念天是承。
仰觀俯以察,天降地上騰。
夭桃華灼灼,好鳥鳴嘤嘤。
木德自此盛,我心惟和平。
恢炱行熾景,是月陰陽争。
天明一暢達,朱光布八纮。
動極必生靜,慎哉柔道乘。
金行兆新涼,宇宙日清泠。
萬寶就凝實,羣葩委芳菁。
三陰行肅物,戒哉色與聲。
冬至甲子夜,一葉開堯蓂。
凝陰雖已剝,初陽才有萌。
觀天于閉塞,掩身身欲甯。
諸君子其來,我詩爾其聆。
子能悟此理,見義自珑玲。
子或昧此理,見義等聾盲。
善根有由蘗,端緒微微呈。
觸物動恻怛,緻愛先雛嬰。
在天元之時,春意方勃興。
聲身貫律度,動作锵璜珩。
三千三百儀,曒曒朝陽昇。
在天亨之時,夏氣方敷榮。
利物合于義,秋揫味金腥。
貞固守以知,冬藏令玄冥。
一心一太極,彼此無損增。
至哉子朱子,講道于考亭。
若明通公溥,萬古破說鈴。
仁元明可配,禮亨通可稱。
義利公所在,知貞溥所能。
若東南西北,随方有依憑。
春元東甲乙,夏亨南丙丁。
北貞壬及癸,西利辛及庚。
若震離兌坎,随用無變更。
火則離玄黃,木則震主青。
秋則兌金說,冬則坎水盈。
四者誠昭昭,請細與君評。
真精妙凝合,我得氣之英。
所學背斯理,南轅馳幽并。
當其泉達時,浩浩江河傾。
當其火然時,炎炎已煌熒。
萌蘗得所養,拱把可霄峥。
富貴真浮雲,無為羨金籯。
榮華忽飄風,無為寵辱驚。
鸩妖用之媒,錢神事之兄。
四者苟能充,于利必無營。
厚酒促亡家,冶容擅傾城。
四者苟能充,于欲必先懲。
曉起敞吾門,參前倚輿衡。
晦息安其身,主敬常惺惺。
勿謂闇室暗,冏如對日星。
勿謂閑居閑,凜如警雷霆。
仁暴判舜桀,義利别轲牼。
存心不以敬,焦火寒凝冰。
事惟非與是,一閑谷為陵。
慎勿思鴻鹄,常期肖螟蛉。
複坐吾語汝,而學發新硎。
造道有标的,求己見準繩。
竭力事父母,夔夔謹鷄鳴。
同氣曰兄弟,急難念嵴鸰。
婦道順為正,子職孝蒸蒸。
友義切以偲,詩歌木丁丁。
何莫非此德,拳拳服諸膺。
何愧百年身,何慊萬物靈。
四者誠存存,心乎镂為銘。
然而仁與義,又對立門庭。
知者義所藏,禮者仁所形。
猶之四時運,陰陽為之經。
春夏陽日長,秋冬陰日凝。
又若仁義中,仁尤莫與京。
元猶五常仁,吾因伊川程。
益信春猶仁,通貫如建瓴。
惟仁為器重,惟知亦不輕。
守之不以知,惟仁莫能勝。
須知守之固,尤在見之明。
若夫信猶土,是猶綱之宏。
聖門戒去信,重于食與兵。
四端斯無違,一心斯有恒。
天行以不息,異乎有慾枨。
日進以無疆,同乎一貫曾。
此為義理源,源潔流乃清。
精體兮實踐,見汝顔之瞠。
宋代: 郑起
和靖书堂八面开,新分半席在山隈。
若无人听都归去,传语生公借石来。
和靖書堂八面開,新分半席在山隈。
若無人聽都歸去,傳語生公借石來。
清代: 乾隆
书院嵩阳景最清,石幢犹纪故宫名。
虚誇妙药求方士,何似菁莪育俊英。
山色溪声留宿雨,菊香竹韵喜新晴。
初来岂得无言别,汉柏阴中句偶成。
書院嵩陽景最清,石幢猶紀故宮名。
虛誇妙藥求方士,何似菁莪育俊英。
山色溪聲留宿雨,菊香竹韻喜新晴。
初來豈得無言别,漢柏陰中句偶成。
宋代: 李廌
束髮从政事,佩绶曳长裾。
守令有民社,裂地皆分符。
问之尔何由,必曰因业儒。
自致或世赏,因儒升仕涂。
一朝希斗禄,辄与故步殊。
佞夫专媚竈,要路事驰驱。
俗夫抗尘容,勾校迷墨朱。
自谓尚市道,不若效贾区。
何必念故业,易地有蘧庐。
嵩阳敞儒宫,远自唐之卢。
章圣旌隠君,此地搆宏居。
崇堂讲遗文,宝楼藏赐书。
赏田逾千亩,负笈昔云趋。
劝农桑使者,利心巧阿谀。
飞书檄大农,鬻此奉时须。
垣墙聚蓬蒿,观殿巢鸢乌。
二纪无人迹,荒榛谁扫除。
桑羊固可烹,县令亦安乎。
今主尚仁政,美利四海敷。
仁贤任阿衡,天地一朝苏。
已责复蠲敛,肉骨生膏腴。
疲民悉按堵,此地尚荒芜。
淮西高夫子,为政多美誉。
百里政肃雍,民不困追胥。
愤彼释老子,遗宫徧山隅。
吾儒一何衰,废蹟可嗟吁。
连牋叩洛尹,移文讽使车。
义有子衿耻,功将泮水俱。
兴衰虽在天,此意良可书。
却思鬻此者,于儒与何诛。
又思昔县令,亦昔儒之徒。
兴儒有美意,无忘高大夫。
束髮從政事,佩绶曳長裾。
守令有民社,裂地皆分符。
問之爾何由,必曰因業儒。
自緻或世賞,因儒升仕塗。
一朝希鬥祿,辄與故步殊。
佞夫專媚竈,要路事馳驅。
俗夫抗塵容,勾校迷墨朱。
自謂尚市道,不若效賈區。
何必念故業,易地有蘧廬。
嵩陽敞儒宮,遠自唐之盧。
章聖旌隠君,此地搆宏居。
崇堂講遺文,寶樓藏賜書。
賞田逾千畝,負笈昔雲趨。
勸農桑使者,利心巧阿谀。
飛書檄大農,鬻此奉時須。
垣牆聚蓬蒿,觀殿巢鸢烏。
二紀無人迹,荒榛誰掃除。
桑羊固可烹,縣令亦安乎。
今主尚仁政,美利四海敷。
仁賢任阿衡,天地一朝蘇。
已責複蠲斂,肉骨生膏腴。
疲民悉按堵,此地尚荒蕪。
淮西高夫子,為政多美譽。
百裡政肅雍,民不困追胥。
憤彼釋老子,遺宮徧山隅。
吾儒一何衰,廢蹟可嗟籲。
連牋叩洛尹,移文諷使車。
義有子衿恥,功将泮水俱。
興衰雖在天,此意良可書。
卻思鬻此者,于儒與何誅。
又思昔縣令,亦昔儒之徒。
興儒有美意,無忘高大夫。
宋代: 徐积
子莫为文学纤丽,须是浑浑有古气。
本源要在养诸中,不然恐汝为时辈。
子莫為文學纖麗,須是渾渾有古氣。
本源要在養諸中,不然恐汝為時輩。
明代: 邓雅
乾坤开泰运,时和致年丰。仲夏甘雨足,黍苗既芃芃。
清晨出东甘,谈笑值田翁。辛勤乃有获,卤莽难希功。
感此还自叹,耕学理则同。从兹共勉励,无使愧良农。
乾坤開泰運,時和緻年豐。仲夏甘雨足,黍苗既芃芃。
清晨出東甘,談笑值田翁。辛勤乃有獲,鹵莽難希功。
感此還自歎,耕學理則同。從茲共勉勵,無使愧良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