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乾隆的诗 > 汉玉千秋亭侯印

汉玉千秋亭侯印

[清代]:乾隆

鄗南五成陌,除设纪萧王。

受命祥由肇,封侯姓莫详。

摩挲欣穆穆,抑埴谢章章。

翰席资稽古,千秋永葆光。

译文与注释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九

2. 按后汉书光武命有司设坛场于鄗南千秋亭五成陌即皇帝位至亭侯姓名志传并无其人

注释:

乾隆简介

清代·乾隆的简介

乾隆(Emperor qianlong)是清代高宗年号,前后一共六十年,起止时间为公元1736年至1796年。在这期间的重要事件有大兴文字冤狱、《四库全书》的编撰等。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 乾隆的诗(11985篇) ► 乾隆的名句

猜你喜欢

汉玉千秋亭侯印

清代乾隆

鄗南五成陌,除设纪萧王。

受命祥由肇,封侯姓莫详。

摩挲欣穆穆,抑埴谢章章。

翰席资稽古,千秋永葆光。

千秋亭咏(并序)

唐代崔文邕

饮饯凭何地,依岩闢此亭。
玉江摽胜託,石壁效题铭。
秋染藤宜紫,春图柳爱青。
樽来是离酌,皆为送归情。
(见石刻拓片。
亦见《金石苑》。
)(望按:此诗与《石亭记千秋亭记》合刻一石,记在前,系开元十八年前飞鸟县主簿赵演撰文,诗居后,题曰「《千秋亭咏》并序」,下署「朝散郎行梓州铜瞐县诗博陵崔文邕」,诗后有「开元十九年岁次辛未五月五日」一行,当是刻诗年月。
碑在四川中江县,友人宁乡程千帆〖会昌〗以所藏拓片见赠,其末并有近人张巽中跋文一段,畧谓「此碑出吾蜀中江县{身犬}子店,昔何蝯叟督学来川,曾拓数十纸验归,祕而不宣。
康长素亦手藏一搨,不以示人。
细玩字里行间,于晋魏六朝之外,独具婀娜风致,宜为道州、南海所宝也」云云。
今细读斯记,祇称「石亭」,不及「千秋」之名,而附诗诗题,则明标「千秋」,以是颇疑崔氏始构此亭。
原称「石亭」,其后乃更名其后乃更名「千秋亭」耳。
然则文题作《石亭记千秋亭记》,其「千秋亭记」四字系开元十九年崔氏刻诗时所后加,不然,安有一文而兼勒二题之理耶。
又此诗亦见刘喜海《金石苑》,惟「玉江」为异。
刘氏曰:「诗内玉误王,记误託,未知是否。
」今按石碑作玉作託,当以拓片为准。
)。

寿亭侯

明代何荆玉

三分鼎足久荒凉,犹有将军激烈肠。

达旦烛悬天地昼,斫颜刀下岁寒霜。

蛟龙不必悲荆楚,麋鹿终令恨许昌。

从挹英风何处是,衡阳高耸大江长。

汉寿亭侯祠

明代尹台

气结旌旗惨不舒,将军遗恨此荒墟。三分割据功谁并,百战河山绩已虚。

义报曹公辞魏得,心轻陆竖计吴疏。至今剟剑留危石,劲雨凌风立自如。

碧玉千峰 其一

宋代方来

堂堂紫阳翁,棠阴遍南国。
斯文天未丧,眉寿乃公锡。
四书迴狂澜,賸得居闲力。
定作主林神,香骨化为碧。

碧玉千峰 其二

宋代方来

东溪有人豪,调古谁能续。
我来荐芳馨,黄花清可掬。
想公怜世人,翻覆变凉燠。
至今嫉邪书,字字凛寒玉。

碧玉千峰 其四

宋代方来

武夷溯伊洛,源自无极翁。
譬彼漳江流,洋洋沧海通。
东莱得家传,南轩从五峰。
勿疑辙迹殊,三贤归趣同。

碧玉千峰 其三

宋代方来

结庐得佳景,向无买山钱。
床头数卷书,浩溥弥大千。
丈夫有远志,至学无穷年。
骐骥待北风,鹰隼翔秋天。

和碧玉千峰诗

宋代顔颐仲

道在穹壤间,如日照万国。
淳干再中天,斯文荷申锡。
惟时朱夫子,一柱擎天力。
勉斋妙心传,月印寒潭碧。
东野正始音,绝唱未易续。
昕庭万言对,珠玑灿盈掬。
一麾压南州,寒谷回春燠。
煌煌漳水珠,照燿崑山玉。
美哉巽斋守,杰构捐金钱。
横经踞臯比,冠剑来三千。
贤侯揭新扁,伟观还当年。
孰能踵公武,名盖东南天。
经畬望有秋,譬彼田舍翁。
学道犹学医,百脉期疏通。
立身尚名节,峻峙千仞峰。
勉哉蹈前修,毋与流俗同。

秋亭

明代止庵法师

十日阴云雨未收,山中新涨足溪流。
杖藜不到闲亭上,恐有秋声在树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