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斗山书院诗
[明代]:湛若水
频年瞻北极,今夜宿斗山。缥缈入飞磴,超然出人环。
群峰绕列宿,宛在天中间。居中然应外,比如我心然。
经纬皆文章,后地与先天。山鸟不尽宣,山花不尽妍。
惟然友求心,圣功妆大全。
頻年瞻北極,今夜宿鬥山。缥缈入飛磴,超然出人環。
群峰繞列宿,宛在天中間。居中然應外,比如我心然。
經緯皆文章,後地與先天。山鳥不盡宣,山花不盡妍。
惟然友求心,聖功妝大全。
明代·湛若水的简介
湛若水(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
► 湛若水的诗(645篇) ► 湛若水的名句〕
明代: 湛若水
频年瞻北极,今夜宿斗山。缥缈入飞磴,超然出人环。
群峰绕列宿,宛在天中间。居中然应外,比如我心然。
经纬皆文章,后地与先天。山鸟不尽宣,山花不尽妍。
惟然友求心,圣功妆大全。
頻年瞻北極,今夜宿鬥山。缥缈入飛磴,超然出人環。
群峰繞列宿,宛在天中間。居中然應外,比如我心然。
經緯皆文章,後地與先天。山鳥不盡宣,山花不盡妍。
惟然友求心,聖功妝大全。
宋代: 方回
国学在国,乡校在乡。在遂曰序,在党曰庠。
虞夏殷周,厥制弥详。家亦有塾,以修以藏。
蒙而已养,长罔不臧。下而为士,上而侯王。
莫不有师,扶纲植常。生人之类,赖此以生。
四海九州,以治以平。家德户行,靡刑靡兵。
岂若后世,丧实存名。业岂无斋,论亦有堂。
所习伊何,止于词章。剽窃掇拾,青紫为荣。
高虚卑浅,烛理弗明。亦儒其冠,亦公亦卿。
鄮山之塾,谁实成之。匪有所觊,而斯营之。
一圣百贤,厥庑煌煌。睎之则是,景行是行。
國學在國,鄉校在鄉。在遂曰序,在黨曰庠。
虞夏殷周,厥制彌詳。家亦有塾,以修以藏。
蒙而已養,長罔不臧。下而為士,上而侯王。
莫不有師,扶綱植常。生人之類,賴此以生。
四海九州,以治以平。家德戶行,靡刑靡兵。
豈若後世,喪實存名。業豈無齋,論亦有堂。
所習伊何,止于詞章。剽竊掇拾,青紫為榮。
高虛卑淺,燭理弗明。亦儒其冠,亦公亦卿。
鄮山之塾,誰實成之。匪有所觊,而斯營之。
一聖百賢,厥庑煌煌。睎之則是,景行是行。
宋代: 方回
国学在国,乡校在乡。
在遂曰序,在党曰庠。
虞夏殷周,厥制弥详。
家亦有塾,以脩以藏。
蒙而已养,长罔不臧。
下而为士,上而侯王。
莫不有师,扶纲植常。
生人之类,頼此以生。
四海九州,以治以平。
家德户行,靡刑靡兵。
岂若后世,丧实存名。
业岂无斋,论亦有堂。
所习伊何,止于词章。
剽窃掇拾,青紫为荣。
高虚卑浅,烛理弗明。
亦儒其冠,亦公亦卿。
鄮山之塾,谁实成之。
匪有所觊,而斯营之。
一圣百贤,厥庑煌煌。
睎之则是,景行是行。
國學在國,鄉校在鄉。
在遂曰序,在黨曰庠。
虞夏殷周,厥制彌詳。
家亦有塾,以脩以藏。
蒙而已養,長罔不臧。
下而為士,上而侯王。
莫不有師,扶綱植常。
生人之類,頼此以生。
四海九州,以治以平。
家德戶行,靡刑靡兵。
豈若後世,喪實存名。
業豈無齋,論亦有堂。
所習伊何,止于詞章。
剽竊掇拾,青紫為榮。
高虛卑淺,燭理弗明。
亦儒其冠,亦公亦卿。
鄮山之塾,誰實成之。
匪有所觊,而斯營之。
一聖百賢,厥庑煌煌。
睎之則是,景行是行。
宋代: 魏了翁
天空地迥托吾庐,何处山川不裕如。
太极光阴宁有閒,环中事业本无书。
道亨谁谓大人否,夷陋不妨君子居。
昨梦九芙蓉里去,起闻跫足到空虚。
天空地迥托吾廬,何處山川不裕如。
太極光陰甯有閒,環中事業本無書。
道亨誰謂大人否,夷陋不妨君子居。
昨夢九芙蓉裡去,起聞跫足到空虛。
宋代: 文同
山形如斗势坡陀,魁枕杓携万尺高。
近世无人知火枣,当年有客得蟠桃。
灵蟾尚隐凝琼髓,神鹤常归堕玉毛。
一夜杉松响天籁,满空疑是奏云璈。
山形如鬥勢坡陀,魁枕杓攜萬尺高。
近世無人知火棗,當年有客得蟠桃。
靈蟾尚隐凝瓊髓,神鶴常歸堕玉毛。
一夜杉松響天籁,滿空疑是奏雲璈。
宋代: 李廌
束髮从政事,佩绶曳长裾。
守令有民社,裂地皆分符。
问之尔何由,必曰因业儒。
自致或世赏,因儒升仕涂。
一朝希斗禄,辄与故步殊。
佞夫专媚竈,要路事驰驱。
俗夫抗尘容,勾校迷墨朱。
自谓尚市道,不若效贾区。
何必念故业,易地有蘧庐。
嵩阳敞儒宫,远自唐之卢。
章圣旌隠君,此地搆宏居。
崇堂讲遗文,宝楼藏赐书。
赏田逾千亩,负笈昔云趋。
劝农桑使者,利心巧阿谀。
飞书檄大农,鬻此奉时须。
垣墙聚蓬蒿,观殿巢鸢乌。
二纪无人迹,荒榛谁扫除。
桑羊固可烹,县令亦安乎。
今主尚仁政,美利四海敷。
仁贤任阿衡,天地一朝苏。
已责复蠲敛,肉骨生膏腴。
疲民悉按堵,此地尚荒芜。
淮西高夫子,为政多美誉。
百里政肃雍,民不困追胥。
愤彼释老子,遗宫徧山隅。
吾儒一何衰,废蹟可嗟吁。
连牋叩洛尹,移文讽使车。
义有子衿耻,功将泮水俱。
兴衰虽在天,此意良可书。
却思鬻此者,于儒与何诛。
又思昔县令,亦昔儒之徒。
兴儒有美意,无忘高大夫。
束髮從政事,佩绶曳長裾。
守令有民社,裂地皆分符。
問之爾何由,必曰因業儒。
自緻或世賞,因儒升仕塗。
一朝希鬥祿,辄與故步殊。
佞夫專媚竈,要路事馳驅。
俗夫抗塵容,勾校迷墨朱。
自謂尚市道,不若效賈區。
何必念故業,易地有蘧廬。
嵩陽敞儒宮,遠自唐之盧。
章聖旌隠君,此地搆宏居。
崇堂講遺文,寶樓藏賜書。
賞田逾千畝,負笈昔雲趨。
勸農桑使者,利心巧阿谀。
飛書檄大農,鬻此奉時須。
垣牆聚蓬蒿,觀殿巢鸢烏。
二紀無人迹,荒榛誰掃除。
桑羊固可烹,縣令亦安乎。
今主尚仁政,美利四海敷。
仁賢任阿衡,天地一朝蘇。
已責複蠲斂,肉骨生膏腴。
疲民悉按堵,此地尚荒蕪。
淮西高夫子,為政多美譽。
百裡政肅雍,民不困追胥。
憤彼釋老子,遺宮徧山隅。
吾儒一何衰,廢蹟可嗟籲。
連牋叩洛尹,移文諷使車。
義有子衿恥,功将泮水俱。
興衰雖在天,此意良可書。
卻思鬻此者,于儒與何誅。
又思昔縣令,亦昔儒之徒。
興儒有美意,無忘高大夫。
明代: 王佐(汝学)
绿竹映阶除,溪光四座俱。
乾坤百年事,风雨半床书。
老逐齐讴后,遥迎楚些馀。
先生今已矣,风韵想歌鱼。
綠竹映階除,溪光四座俱。
乾坤百年事,風雨半床書。
老逐齊讴後,遙迎楚些馀。
先生今已矣,風韻想歌魚。
清代: 乾隆
书斋悬赐额,每至仰奎光。
窗纳峰还岭,画过倪与黄。
朝烟才欲泮,秋树未全苍。
仁者乐山趣,体仁垂训长。
書齋懸賜額,每至仰奎光。
窗納峰還嶺,畫過倪與黃。
朝煙才欲泮,秋樹未全蒼。
仁者樂山趣,體仁垂訓長。
清代: 乾隆
阶前渌溪绕,窗外好山罗。
书院历年古,几閒此日过。
乐思仁者静,修拟石之磨。
不必缥缃展,幽研资益多。
階前渌溪繞,窗外好山羅。
書院曆年古,幾閒此日過。
樂思仁者靜,修拟石之磨。
不必缥缃展,幽研資益多。
清代: 乾隆
旧迹园林在,承欢事可稽。
当时曾赐额,此日重瞻题。
最惬仁之乐,从知静者倪。
问堂成久近,年与我同齐。
舊迹園林在,承歡事可稽。
當時曾賜額,此日重瞻題。
最惬仁之樂,從知靜者倪。
問堂成久近,年與我同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