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湛若水的诗 > 赠增城学李东川迁大姚掌教

赠增城学李东川迁大姚掌教

[明代]:湛若水

桂阳因忆何明府,临武明师迁大姚。舜日高悬万里照,沙溪复起云南谣。

湛若水简介

明代·湛若水的简介

湛若水(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 湛若水的诗(645篇) ► 湛若水的名句

猜你喜欢

赠增城学李东川迁大姚掌教

明代湛若水

桂阳因忆何明府,临武明师迁大姚。舜日高悬万里照,沙溪复起云南谣。

题大姚山图三首 其二

宋代米友仁

老年尚喜管城子,更爱好山江上青。
武林秋高晓欲雨,正若此画云冥冥。

题大姚山图三首 其一

宋代米友仁

广文当日官虽冷,可奈才名振世何。
他日君家须炙手,而今聊复雀堪罗。

题大姚山图三首 其三

宋代米友仁

三茅别有洞中天,我欲山居屏世缘。
累行积功多蜕举,玉宸欣有地行仙。

喜曹东畎迁大理寺簿

宋代刘植

九衢多雨后,庭下草痕新。
终拟持平手,来为折槛人。
印开桐荫午,吟久烛花春。
却恨无来客,分题寄所亲。

送方复大宣城学录

宋代方回

莆田鄣郡本同宗,更著深衣臭味同。
秃笔有天犹易补,孤灯无地可能容。
不趋宰相翘材馆,宁纠诸侯泮水宫。
十载凤池科尚在,已应一举首登龙。
方氏来南汉闰时,烝尝所在富孙枝。
歙溪真应仙翁墓,严濑玄英处士祠。
邂逅弟兄元共祖,殷勤子我总能诗。
因风不要花瓜颗,梅老遗篇幸寄之。

寄宣城学正徐伯初

明代陶安

官烛依然泪满台,望中溪嶂似蓬莱。登楼几度碧云合,对酒独看明月来。

松叶连檐霜后好,梅花喜客腊前开。榻毡未觉如冰冷,弟明森森育异才。

送方复大宣城学录 其二

宋代方回

方氏来南汉闰时,蒸尝所在富孙枝。
歙溪真应仙翁墓,严濑玄英处士祠。
邂逅弟兄元共祖,殷勤子我总能诗。
因风不要花瓜颗,梅老遗篇幸寄之。

送方复大宣城学录 其一

宋代方回

莆田鄣郡本同宗,更着深衣臭味同。
秃笔有天犹易补,孤灯无地可能容。
不趋宰相翘材馆,宁纠诸侯泮水宫。
十载凤池科尚在,已应一举首登龙。

送王行可赴宣城学官

宋代陆文圭

闭关坐十年,扣门得一士。
自言贫为养,非谓学优仕。
执手问何之,赠言聊复尔。
清溪生芹藻,流入泮宫水。
先令我清心,次令人洁己。
铸金师范巧,琢玉士习美。
六经悬日月,顔孟元不死。
君欲从之游,青灯茅屋底。
相逢莫相问,扰扰鼓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