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杨梅
[明代]:刘崧
去年南富杨梅熟,曾折青枝露颗垂。今夜长塘灯下醉,独看红颗忆青枝。
去年南富楊梅熟,曾折青枝露顆垂。今夜長塘燈下醉,獨看紅顆憶青枝。
明代·刘崧的简介
刘崧(1321~1381)字子高,原名楚,号槎翁,元末明初文学家,泰和珠林(今属江西泰和塘洲镇)人,为江右诗派的代表人物,官至吏部尚书。卒年六十一,谥恭介。其诗歌温柔典雅,内容清浅,偏于现实主义。...〔
► 刘崧的诗(730篇) ► 刘崧的名句〕
明代: 刘崧
去年南富杨梅熟,曾折青枝露颗垂。今夜长塘灯下醉,独看红颗忆青枝。
去年南富楊梅熟,曾折青枝露顆垂。今夜長塘燈下醉,獨看紅顆憶青枝。
宋代: 陶弼
岭北土寒无荔子,人言形味似杨梅。
翠条丹实休相学,不愿红尘一骑来。
嶺北土寒無荔子,人言形味似楊梅。
翠條丹實休相學,不願紅塵一騎來。
宋代: 曾几
饶阳接种江南少,越上楞梅天下无。
梅熟应同儿辈喫,有兄八十住东吴。
饒陽接種江南少,越上楞梅天下無。
梅熟應同兒輩喫,有兄八十住東吳。
宋代: 曾几
年年梅里见诸杨,火齐堆盘更有香。
风味十分如荔子,何妨盛着绛纱囊。
年年梅裡見諸楊,火齊堆盤更有香。
風味十分如荔子,何妨盛着绛紗囊。
宋代: 曾几
一月如绳雨泻檐,只言新竹渐多添。
岂知政负幽人腹,不放杨梅蜜样甜。
一月如繩雨瀉檐,隻言新竹漸多添。
豈知政負幽人腹,不放楊梅蜜樣甜。
宋代: 张舜民
杨梅味已酸,荔子色能丹。
火齐骊龙脱,江绡玉露团。
谪居深不负,沈醉亦何难。
今岁无人剥,吁嗟任满盘。
楊梅味已酸,荔子色能丹。
火齊骊龍脫,江绡玉露團。
谪居深不負,沈醉亦何難。
今歲無人剝,籲嗟任滿盤。
宋代: 周紫芝
徐侯嗜吴梅,健啖殊未阑。
喜气入新诗,脱手如弹丸。
遥想苍玉枝,尚带白露漙。
日食三百颗,语客疑诞谩。
何妨携束书,常作东南官。
掇彼南山粲,奉君一酌欢。
南山有佳树,采采何时殚。
恨我无报章,上可追建安。
谁知丹砂粒,亦满黄金盘。
回甘似蔗境,嚼齿余诗酸。
安得移此种,飞舟下惊湍。
红园夺朝霞,翠密回翔鸾。
大胜万里来,日晒中枯干。
归期渺何许,且复同甘餐。
调冰渍崖蜜,却暑资微寒。
徐侯嗜吳梅,健啖殊未闌。
喜氣入新詩,脫手如彈丸。
遙想蒼玉枝,尚帶白露漙。
日食三百顆,語客疑誕謾。
何妨攜束書,常作東南官。
掇彼南山粲,奉君一酌歡。
南山有佳樹,采采何時殚。
恨我無報章,上可追建安。
誰知丹砂粒,亦滿黃金盤。
回甘似蔗境,嚼齒餘詩酸。
安得移此種,飛舟下驚湍。
紅園奪朝霞,翠密回翔鸾。
大勝萬裡來,日曬中枯幹。
歸期渺何許,且複同甘餐。
調冰漬崖蜜,卻暑資微寒。
宋代: 王铚
越山杨梅最珍美,人杰地灵生项里。
江东庙食忆至今,应缘似舜重瞳子。
南方炎威无时穷,落在故乡草木中。
请看枝头万点火,犹是咸阳三月红。
摧刚作柔随物转,妇人之仁仍可见。
风姿和味说难名,顔色与香收易变。
炎炎夏日帘影垂,玷污玉笋明瓠犀。
映出越女天下白,压倒骊山生荔枝。
金鼎夺胎尤出类,万人口腹非其对。
外丹须要内丹成,任君封树连园买。
越山楊梅最珍美,人傑地靈生項裡。
江東廟食憶至今,應緣似舜重瞳子。
南方炎威無時窮,落在故鄉草木中。
請看枝頭萬點火,猶是鹹陽三月紅。
摧剛作柔随物轉,婦人之仁仍可見。
風姿和味說難名,顔色與香收易變。
炎炎夏日簾影垂,玷污玉筍明瓠犀。
映出越女天下白,壓倒骊山生荔枝。
金鼎奪胎尤出類,萬人口腹非其對。
外丹須要内丹成,任君封樹連園買。
宋代: 项安世
吾家里曲修家木,叶如海桐实如谷。
闻名谓是金作丸,见面恍惊珠夺目。
直将甘软换严酸,坐使筠笼荐金屋。
越山五月垂垂雨,鼎实无声渠甚武。
雕盘供蜜渍中干,犀筯下盐苏齿楚。
蔗糖煎实茗煎仁,枯腊犹堪诧儿女。
稜梅一种腰如束,岁岁年年官所录。
城中贵买谁得知,城外贱科人自哭。
君不见泸戎荔子翠眉须,从来尤物非人福。
吾家裡曲修家木,葉如海桐實如谷。
聞名謂是金作丸,見面恍驚珠奪目。
直将甘軟換嚴酸,坐使筠籠薦金屋。
越山五月垂垂雨,鼎實無聲渠甚武。
雕盤供蜜漬中幹,犀筯下鹽蘇齒楚。
蔗糖煎實茗煎仁,枯臘猶堪詫兒女。
稜梅一種腰如束,歲歲年年官所錄。
城中貴買誰得知,城外賤科人自哭。
君不見泸戎荔子翠眉須,從來尤物非人福。
宋代: 苏泂
孙梅过尽官梅在,下番杨梅独擅场。
唤作荔枝元不是,是渠犹着小红裳。
孫梅過盡官梅在,下番楊梅獨擅場。
喚作荔枝元不是,是渠猶着小紅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