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陈隐君七十
[明代]:邵宝
祭酒声名海内传,百年门第故多贤。要知乡里歌椿日,正值郎君折桂年。
月窟秋连沧海道,洞庭春载越江船。古稀正是期颐地,不用重吟杜老篇。
祭酒聲名海内傳,百年門第故多賢。要知鄉裡歌椿日,正值郎君折桂年。
月窟秋連滄海道,洞庭春載越江船。古稀正是期頤地,不用重吟杜老篇。
明代·邵宝的简介
邵宝,明代官员、著名藏书家、学者。字国贤,号泉斋,别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年)进士。授许州知州,历户部员外郎、郎中。历为江西提学副使,修白鹿书院学舍以处学者。...〔
► 邵宝的诗(749篇) ► 邵宝的名句〕
明代: 邵宝
祭酒声名海内传,百年门第故多贤。要知乡里歌椿日,正值郎君折桂年。
月窟秋连沧海道,洞庭春载越江船。古稀正是期颐地,不用重吟杜老篇。
祭酒聲名海内傳,百年門第故多賢。要知鄉裡歌椿日,正值郎君折桂年。
月窟秋連滄海道,洞庭春載越江船。古稀正是期頤地,不用重吟杜老篇。
明代: 夏良胜
青鞋白氎成小隐,韦曲杜陵称旧家。
京国不来闲里梦,风霜应放鬓边花。
朱酡颜驻凭丹药,尺五云高望玉芽。
恐过十年非渭老,陇梅春信忆天涯。
青鞋白氎成小隐,韋曲杜陵稱舊家。
京國不來閑裡夢,風霜應放鬓邊花。
朱酡顔駐憑丹藥,尺五雲高望玉芽。
恐過十年非渭老,隴梅春信憶天涯。
宋代: 魏了翁
新息亡人过,关西畏己知。
袖无漫灭刺,门鲜在亡辞。
庭下荆三树,坟前桂一枝。
堂堂风木根,掩泪读邕碑。
新息亡人過,關西畏己知。
袖無漫滅刺,門鮮在亡辭。
庭下荊三樹,墳前桂一枝。
堂堂風木根,掩淚讀邕碑。
明代: 李英
隐居君有古人风,傲视烟霞俗不同。自愧登堂非孺子,谁知榻下得陈公。
高歌斗酒情何剧,起舞双钩气并雄。念我资身犹可笑,持竿日向海门东。
隐居君有古人風,傲視煙霞俗不同。自愧登堂非孺子,誰知榻下得陳公。
高歌鬥酒情何劇,起舞雙鈎氣并雄。念我資身猶可笑,持竿日向海門東。
明代: 孙蕡
隐君种豆南山陲,清晨荷锄薄暮归。馀閒更学树丛菊,茅屋前头花作围。
此花不比桃与李,万木凋零方吐蕊。耀日黄金浅浅红,凌霜白玉深深紫。
孤芳似与九九期,落英不落长满枝。嫣然羞作儿女艳,高洁独抱幽人姿。
此时隐君徐步屧,晨光熹微风猎猎。晚圃寒花语断虫,东篱冷露留残蝶。
洛阳金谷盛繁华,江渚芙蓉照馆娃。歌台舞榭岂不好,淡烟芳草令人嗟。
岁华将暮衡门里,寄傲羲皇时隐几。见月开笼放白鹇,穿林采药寻黄绮。
平生嗜酒仍嗜书,诗比渊明差未如。还开三径望俦侣,亦有五柳临庭除。
素琴抚弦惟袖手,葛巾且漉柴桑酒。莫劳更赋归去来,惹得声名满人口。
隐君種豆南山陲,清晨荷鋤薄暮歸。馀閒更學樹叢菊,茅屋前頭花作圍。
此花不比桃與李,萬木凋零方吐蕊。耀日黃金淺淺紅,淩霜白玉深深紫。
孤芳似與九九期,落英不落長滿枝。嫣然羞作兒女豔,高潔獨抱幽人姿。
此時隐君徐步屧,晨光熹微風獵獵。晚圃寒花語斷蟲,東籬冷露留殘蝶。
洛陽金谷盛繁華,江渚芙蓉照館娃。歌台舞榭豈不好,淡煙芳草令人嗟。
歲華将暮衡門裡,寄傲羲皇時隐幾。見月開籠放白鹇,穿林采藥尋黃绮。
平生嗜酒仍嗜書,詩比淵明差未如。還開三徑望俦侶,亦有五柳臨庭除。
素琴撫弦惟袖手,葛巾且漉柴桑酒。莫勞更賦歸去來,惹得聲名滿人口。
明代: 湛若水
吾闻古有为义者,利人不肯拔一毛。又闻徽今有义者,慷慨视如毡上毫。
一朝挥金四百星,千秋名与天泉高。何以作诗为君寿?贤郎折桂不偷桃。
吾聞古有為義者,利人不肯拔一毛。又聞徽今有義者,慷慨視如氈上毫。
一朝揮金四百星,千秋名與天泉高。何以作詩為君壽?賢郎折桂不偷桃。
明代: 湛若水
蒋生自昔开三径,尔依日月居东华。得非大隐在城市,一壶亦挂壶公家。
陈留曾闻有市隐,虎头拉我把酒盏。自兹虎枣与神瓜,一月二月来家干。
今年八月上清秋,古稀花甲再回头。寿筵寿宾彩云里,长庚跨鹤来交酬。
仙鹤来飘飘,仙人吹紫箫。飞空下看淩倒影,但见人间此乐乐陶陶。
自不知蟠桃之熟应几遭,海屋于今添几筹。
蔣生自昔開三徑,爾依日月居東華。得非大隐在城市,一壺亦挂壺公家。
陳留曾聞有市隐,虎頭拉我把酒盞。自茲虎棗與神瓜,一月二月來家幹。
今年八月上清秋,古稀花甲再回頭。壽筵壽賓彩雲裡,長庚跨鶴來交酬。
仙鶴來飄飄,仙人吹紫箫。飛空下看淩倒影,但見人間此樂樂陶陶。
自不知蟠桃之熟應幾遭,海屋于今添幾籌。
宋代: 戴敏
来访西岩老,家居水竹村。
紫鳞游镜曲,黄犊卧云根。
自昔好宾客,相传到子孙。
不行亭下路,护笋别开门。
來訪西岩老,家居水竹村。
紫鱗遊鏡曲,黃犢卧雲根。
自昔好賓客,相傳到子孫。
不行亭下路,護筍别開門。
唐代: 张乔
古邑猿声里,空城只半存。岸移无旧路,沙涨别成村。
鼓角喧京口,江山尽汝濆。六朝兴废地,行子一销魂。
古邑猿聲裡,空城隻半存。岸移無舊路,沙漲别成村。
鼓角喧京口,江山盡汝濆。六朝興廢地,行子一銷魂。
宋代: 刘克庄
早佩廉丞训,中偕计吏行。
那知身啬报,仅见子成名。
表里高阳氏,铭阡辅嗣孙。
他年燎黄诰,亦足慰幽明。
早佩廉丞訓,中偕計吏行。
那知身啬報,僅見子成名。
表裡高陽氏,銘阡輔嗣孫。
他年燎黃诰,亦足慰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