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刘因的诗 > 过镇州

过镇州

[元代]:刘因

太行迎马郁苍苍,两岸滩声带夕阳。

霜与秋容增古淡,树因烟景恣微茫。

阅人岁月真无谓,得意江山差自强。

曾记城南旧时路,十年回首尽堪伤。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苍苍莽莽的太行山迎送着往来的车马,夕阳暮景笼照着滹沱河两岸,水声阵阵。

秋景在秋霜中变得古雅惨淡,烟云缭绕远树朦胧苍茫。

在这苍茫暮色中经过镇州之地,倍觉岁月如梭;世事无谓,只有抱犊山的美景风光聊慰此心。

曾在镇州太行书院讲学,忆起城南那条小路,但这已是十年往事,回味起来,使人不禁伤感惆怅。

注释:

1.镇州:州名,故治在今河北正定县。

2.滩声:河水冲激石块发出的响声。

3.微茫:犹言隐约,景象模糊。

4.阅:经历。

5.“曾记”二句:诗人十年以前曾在此从砚弥坚游学,而今旧地重游,走在城南路上,往昔之情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2-3]

《过镇州》赏析一

刘因故乡是容城,到镇州正好沿着太行山东麓南行。诗人策马而行,太行山上茂盛苍翠的树木扑面而来,映人眼帘,像一道绿色长城从诗人侧面掠过,故日“迎马”。这句写滹沱河水冲刷着两岸沙滩,在夕阳的映带下发出哗哗的声响。镇州背靠太行山,面临滹沱河。诗的上句写山,下句写水,恰好抓住了镇州依山傍水这一地势形胜的特点,而且切合驱马所见的动态;山势由远而近,仿佛迎着马头向我扑面而来;水声由近而远,映带着夕阳向天边奔流而去。一幅雄浑高远而又有声有色的苍山流水夕照图便活现眼前。

“霜与秋容增古淡,树因烟景恣微茫。”如果说首联是总写镇州的山川形胜,那么颔联则是单写镇州的古城秋色了。欧阳修《秋声赋》:“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飞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这两句描绘大地严霜降临,万物红衰翠减,使秋色容颜增添了古雅清淡的韵致;夕阳映照下的树木,因为笼罩着淡烟暮霭,因而愈更变得依稀模糊了。上句色调清淡却并不凄厉,下句境界凄迷而略见惆怅。这种淡淡的感伤美和凄迷感,最得“温柔敦厚”、“中和为美”之旨。

颈联转入抒情感慨,表现诗人厌倦尘俗,追求山水的情志。陆机《叹逝赋》:“川阅水以成川,水滔滔而日度;世阅人以为世,人冉冉而暮行。”诗人认为这种混迹尘俗人海的岁月真是没什么意义,只有陶情于自然山水之中,才能如愿以偿,感到赏心悦目,才略微可以激励心神而自强不息。刘因为人“性不苟合,不妄交接,家虽甚贫,非其义一介不取。”“公卿过保定者,众闻因名,往往来谒,因多逊避不予相见。”元朝征其为右赞善大夫,他到任后很快就“以母疾辞归”,后来又多次征召,他皆“以疾固辞”(《元史·刘因传》)。这两句诗正是他厌倦世俗官场,坚持“天下无道则隐”的真情流露,所以他表所居日“静修”,自号“雷溪真隐”,其意亦在于此。

“曾记城南旧时路,十年回首尽堪伤。”诗人十年以前曾在此从砚弥坚游学,而今旧地重游,走在城南路上,往昔之情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当时“年甫弱冠”,阅历又少,当然是胸怀兼济的宏愿,然而,以武力征服和民族压迫著称的元蒙王朝,是一个“道义无轲丘”的时代,刘因生不逢时,道不能行,使他回首十年历程而深自感伤。结联倒笔追忆,优游不竭之意见于言外。

这首七律描写过镇州的瞬间观感,但却抚今追昔,包前孕后,凝聚着十多年的人事悲欢,出处行藏的感慨,于优游不迫中略见沉郁苍凉,风格极似元好问。诗的前半写景,后半抒情,从城外马上见闻写到入城访旧忆昔,层次井然,接转顿挫有致。全诗未用典故,不加藻饰,纯以白描写景,直抒胸臆,但句中字眼如“迎”、“带”、“增”、“恣”等,均极锤炼传神,而不落陈俗窠臼。

《过镇州》赏析二

唐代镇州,宋改为真定府,元改为真定路,即今河北正定县。《元史·刘因传》云:“甫弱冠……国子司业砚弥坚教授真定,因从之游,同舍生皆不能及。”这首诗当是诗人十年之后再过镇州旧地重游时所作,时当三十来岁。

刘因故乡是容城(今属保定市辖县),到镇州正好沿着太行山东麓南行。诗人策马而行,太行山上茂盛苍翠的树木扑面而来,映入眼帘,像一道绿色长城从诗人侧面掠过,故曰“迎马”。“滩声”,当指滹沱河滩的流水声,它发源于山西泰戏山,穿割太行山,经镇州向东入河北平原。这句写滹沱河水冲刷着两岸沙滩,在夕阳的映带下发出哗哗的声响。镇州背靠太行山,面临滹沱河。诗的上句写山,下句写水,恰好抓住了镇州依山傍水这一地势形胜的特点,而且切合驱马所见的动态;山势由远而近,仿佛迎着马头向我扑面而来;水声由近而远,映带着夕阳向天边奔流而去。一幅雄浑高远而又有声有色的苍山流水夕照图便浮现在眼前。严羽谓“对句好可得,结句好难得,发句好尤难得”(《沧浪诗话》),今观此首二句,是难得的发端。

“霜与秋容增古淡,树因烟景恣微茫。”如果说首联是总写镇州的山川形胜,那么颔联则是单写镇州的古城秋色了。“与”,有“使”“助”之意。“秋容”,秋色容颜。欧阳修《秋声赋》:“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飞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恣”,这里是纵使、愈加之意。“微茫”,依稀模糊貌。这两句描绘大地严霜降临,万物红衰翠减,使秋色容颜增添了古雅清淡的韵致;夕阳映照下的树木,因为笼罩着淡烟暮霭,因而愈更变得依稀模糊了。上句色调清淡却并不凄厉,下句境界凄迷而略见惆怅。这种淡淡的感伤美和凄迷感,最得“温柔敦厚”“中和为美”之旨。

颈联转入抒情感慨,表现诗人厌倦尘俗、追求山水的情志。陆机

《叹逝赋》:“川阅水以成川,水滔滔而日度;世阅人以为世,人冉冉而暮行。”诗人认为这种混迹尘俗人海的岁月真是没什么意义,只有陶情于自然山水之中,才能如愿以偿,感到赏心悦目,才略微(差)可以激励心神而自强不息。刘因为人“性不苟合,不妄交接,家虽甚贫,非其义一介不取。”“公卿过保定者,众闻因名,往往来谒,因多逊避不予相见。”元朝征其为右赞善大夫,他到任后很快就“以母疾辞归”,后来又多次征诏,他皆“以疾固辞”(《元史·刘因传》)。这两句诗正是他厌倦世俗官场,坚持“天下无道则隐”的真情流露,所以他表所居曰“静修”,自号“雷溪真隐”,其意亦在于此。

“曾记城南旧时路,十年回首尽堪伤。”诗人十年以前曾在此从砚弥坚游学,而今旧地重游,走在城南路上,往昔之情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当时“年甫弱冠”,阅历又少,当然是胸怀兼济的宏愿,然而,以武力征服和民族压迫著称的元蒙王朝,是一个“道义无轲丘”的时代,刘因生不逢时,道不能行,怎能不使他回首十年历程而深自感伤呢!结联倒笔追忆,优游不竭之意见于言外。

这首七律描写过镇州的瞬间观感,但却抚今追昔,包前孕后,凝聚着十多年的人事悲欢,用舍行藏的感慨,于优游不迫中略见沉郁苍凉,风格极似元好问。诗的前半写景,后半抒情,从城外马上见闻写到入城访旧忆昔,层次井然,接转顿挫有致。全诗未用典故,不加藻饰,纯以白描写景,直抒胸臆,但句中字眼如“迎”“带”“增”“恣”等,均极锤炼传 神,而不落陈俗窠臼。

刘因简介

元代·刘因的简介

刘因 刘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字梦吉,号静修。初名骃,字梦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3 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 刘因的诗(51篇) ► 刘因的名句

猜你喜欢

过镇州

元代刘因

太行迎马郁苍苍,两岸滩声带夕阳。

霜与秋容增古淡,树因烟景恣微茫。

阅人岁月真无谓,得意江山差自强。

曾记城南旧时路,十年回首尽堪伤。

过镇州‌

元代刘因

太行迎马郁苍苍,两岸滩声带夕阳。

霜与秋容增古淡,树因烟景恣微茫。

阅人岁月真无谓,得意江山差自强。

曾记城南旧时路,十年回首尽堪伤

过镇巢

宋代黎廷瑞

过尽黄芜岸,开桥小雨时。
城居悬似燕,山势缩如龟。
岁旱圩田薄,天寒土屋宜。
唿童沽白酒,巢口赛新祠。

过镇江府城

清代乾隆

焦山稳度紫霞舟,十里鸣鞭过润州。

秀丽江山穷睇眄,喧阗老幼廑咨诹。

万民尔满瞻依愿,一意予勤富教谋。

前岁灾荒昨岁熟,既为庆慰亦为愁。

又过镇南州

明代郭登

万里狼烟去复回,征衫风露黯黄埃。
一年寒食梨花近,二月春晴燕子来。
绿水亭前罗带绕,碧山窗外画屏开。
经过每爱弦歌宰,骥足终非百里才。

镇州初归

唐代韩愈

别来杨柳街头树,摆弄春风只欲飞。
还有小园桃李在,留花不发待郎归。

策马过镇江府

清代乾隆

扬子横江片刻过,毗陵策骑度逶迤。

民情较昔尤相熟,马足趋随那厌多。

城有弦歌兴礼让,户无滋扰自熙和。

黄童白叟诚繁庶,为计资生应若何。

过镇江府城叠旧作韵

清代乾隆

策马过城始就舟,壮哉铁瓮古雄州。

那更南北分疆界,惟有耕桑廑度诹。

户口益滋诚盛事,食衣难继乏良谋。

水营驻跸闻渔笛,一例桓伊不解愁。

乙卯十一月往镇州

金朝元好问

村静鸟声乐,山低雁影遥。
野阴时滉朗,冷雨只飘萧。
涉远心先倦,冲寒酒易消。
红尘忘南北,渺渺见长桥。

送魏尚书赴镇州行营

唐代张祜

河塞日駸駸,恩仇报尽深。伍员忠是节,陆绩孝为心。
坐激书生愤,行歌壮士吟。惭非燕地客,不得受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