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尚书挽词
[宋代]:吕本中
李氏三吴秀,尚书一代英。
立朝惟直道,守已但纯诚。
报国心虽在,忧时病已成。
人推四兄弟,气压百公卿。
未就养生术,独取强谏名。
伤心旧游地,城郭漫溪声。
李氏三吳秀,尚書一代英。
立朝惟直道,守已但純誠。
報國心雖在,憂時病已成。
人推四兄弟,氣壓百公卿。
未就養生術,獨取強谏名。
傷心舊遊地,城郭漫溪聲。
宋代·吕本中的简介
吕本中(1084-1145),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祖籍莱州,寿州(治今安徽凤台)人。仁宗朝宰相吕夷简玄孙,哲宗元祐年间宰相吕公著曾孙,荥阳先生吕希哲孙,南宋东莱郡侯吕好问子。宋代诗人、词人、...〔
► 吕本中的诗(1319篇) ► 吕本中的名句〕
宋代: 吕本中
李氏三吴秀,尚书一代英。
立朝惟直道,守已但纯诚。
报国心虽在,忧时病已成。
人推四兄弟,气压百公卿。
未就养生术,独取强谏名。
伤心旧游地,城郭漫溪声。
李氏三吳秀,尚書一代英。
立朝惟直道,守已但純誠。
報國心雖在,憂時病已成。
人推四兄弟,氣壓百公卿。
未就養生術,獨取強谏名。
傷心舊遊地,城郭漫溪聲。
宋代: 梅尧臣
伊水西头月,青山北脚云。
夜台无复晓,阴岭有时熏。
龙剑双埋没,庭兰竟郁芬。
不知门下客,谁刻道傍文。
伊水西頭月,青山北腳雲。
夜台無複曉,陰嶺有時熏。
龍劍雙埋沒,庭蘭竟郁芬。
不知門下客,誰刻道傍文。
宋代: 梅尧臣
相门三世贵,家法百年同。
天子赐恩礼,史臣书祖风。
笳声穿苦雾,陇穴启寒蓬。
自古焉能免,於兹是始终。
相門三世貴,家法百年同。
天子賜恩禮,史臣書祖風。
笳聲穿苦霧,隴穴啟寒蓬。
自古焉能免,於茲是始終。
宋代: 梅尧臣
伊水西头月,青山北脚云。
夜臺无复晓,阴岭有时熏。
龙剑双埋没,庭兰竟郁芬。
不知门下客,谁刻道傍文。
伊水西頭月,青山北腳雲。
夜臺無複曉,陰嶺有時熏。
龍劍雙埋沒,庭蘭竟郁芬。
不知門下客,誰刻道傍文。
宋代: 梅尧臣
相门三世贵,家法百年同。
天子赐恩礼,史臣书祖风。
笳声空苦雾,陇穴启寒蓬。
自古焉能免,于兹是始终。
相門三世貴,家法百年同。
天子賜恩禮,史臣書祖風。
笳聲空苦霧,隴穴啟寒蓬。
自古焉能免,于茲是始終。
唐代: 张九龄
仙宗出赵北,相业起山东。明德尝为林,嘉谋屡作忠。
论经白虎殿,献赋甘泉宫。与善今何在,苍生望已空。
宿昔三台践,荣华驷马归。印从青琐拜,翰入紫宸挥。
题剑恩方重,藏舟事已非。龙门不可望,感激涕沾衣。
永叹常山宝,沉埋京兆阡。同盟会五月,华表记千年。
渺漫野中草,微茫空里烟。共悲人事绝,唯对杜陵田。
仙宗出趙北,相業起山東。明德嘗為林,嘉謀屢作忠。
論經白虎殿,獻賦甘泉宮。與善今何在,蒼生望已空。
宿昔三台踐,榮華驷馬歸。印從青瑣拜,翰入紫宸揮。
題劍恩方重,藏舟事已非。龍門不可望,感激涕沾衣。
永歎常山寶,沉埋京兆阡。同盟會五月,華表記千年。
渺漫野中草,微茫空裡煙。共悲人事絕,唯對杜陵田。
唐代: 张九龄
永叹常山宝,沈埋京兆阡。
同盟会五月,华表记千年。
渺漫野中草,微茫空里烟。
共悲人事绝,唯对杜陵田。
永歎常山寶,沈埋京兆阡。
同盟會五月,華表記千年。
渺漫野中草,微茫空裡煙。
共悲人事絕,唯對杜陵田。
唐代: 张九龄
宿昔三台践,荣华驷马归。
印从青琐拜,翰入紫宸挥。
题剑恩方重,藏舟事已非。
龙门不可望,感激涕沾衣。
宿昔三台踐,榮華驷馬歸。
印從青瑣拜,翰入紫宸揮。
題劍恩方重,藏舟事已非。
龍門不可望,感激涕沾衣。
唐代: 张九龄
仙宗出赵北,相业起山东。
明德尝为礼,嘉谋屡作忠。
论经白虎殿,献赋甘泉宫。
与善今何在?苍生望已空。
仙宗出趙北,相業起山東。
明德嘗為禮,嘉謀屢作忠。
論經白虎殿,獻賦甘泉宮。
與善今何在?蒼生望已空。
明代: 倪岳
几载班行接令仪,雄才真足辅明时。任隆八座经纶地,恩荷三朝际遇时。
奏计频繁传恤典,发潜辉赫著丰碑。迢迢欲致生刍意,极目嵩高有所思。
幾載班行接令儀,雄才真足輔明時。任隆八座經綸地,恩荷三朝際遇時。
奏計頻繁傳恤典,發潛輝赫著豐碑。迢迢欲緻生刍意,極目嵩高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