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崔曙的诗 >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

[唐代]: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汉文皇帝修建高高的望仙台,今日登临时天边曙色刚散开。
三晋的重重云山全向着北方,崤山二陵的风雨从东边飘来。
像关门令尹谁能够认识清楚,仙翁河上公一去便不再返回。
远求神仙不如就近寻彭泽宰,一起畅饮共为重阳菊花干杯。

注释:
①高台:指望仙台。曙色开:朝日初出、阳光四照的样子。
②三晋:指古晋国,春秋末韩、魏、赵三家分晋,故有此称。在今山西、河南一带。北向:形容山势向北偏去。二陵:指崤山南北的二陵,在今河南洛宁、陕县附近。据《左传》载,崤山南陵是夏帝皋的陵墓,北陵是周文王避风雨的地方。东:一作“西”。
③关:函谷关。令尹:守函谷关的官员尹喜,相传他忽见紫气东来,知有圣人至。不一会果然老子骑青牛过关。尹喜留下老子,于是老子写《道德经》一书。尹喜后随老子而去。谁能识:谁还能遇到关门令尹呢?河上仙翁:即河上公,汉文帝时人,传说其后羽化成仙。
④彭泽宰:晋陶渊明曾为彭泽令。渊明嗜酒而爱菊。有一次重阳节无酒喝,久坐于菊丛中,刚好王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后而归。这里暗用其“九日”事。彭泽宰借指刘明府。陶然:欢乐酣畅的样子。共醉:一作“一醉”。菊花杯:意谓对菊举杯饮酒。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鉴赏

【注释】:
三晋:春秋末,韩、赵、魏三家分晋。二陵:指肴山二陵,在今河南省洛宁县北。令尹:老子西游至涵谷关,关令尹喜留他著《道德经》五千言,后随老子而去,不知所终。彭泽宰: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

【简析】:
重九登高,诗人所登的是汉文帝的望仙台,诗又是赠给县令的,内容不能不受制约。但诗人有机地契合眼前所见的风景来抒发感情,对县令的揄扬含而不露,用陶渊明九月九日在宅边菊丛中逢王弘送酒来的典故,既切又工。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赏析

  这是一首登临兼应酬的七律。崔曙只有这一首七律,但却是名作,可见诗贵精不贵多。诗人重阳节登临仙台,描写了仙台雄伟壮丽的景色,指出就近邀友畅饮要比寻访神仙畅快舒适。这首诗写景气势雄浑,酣畅淋漓,转承流畅自然。

  此诗主题表达富贵荣华转瞬即逝,奔波仕途徒劳无功,不如归隐。全诗围绕时、地、人三点展开。诗题已点明了这三点,即重阳节为登高之时,望仙台为登高之地,登高之俗又与神仙传说有关,刘明府容为诗人的投赠对象。

  首联言事。作者登台凭高望远,看到朝阳,心情顿觉开朗。颔联字面写四季变换,“云山皆北向”,是夏天;“风雨自东来”是春天。从汉文帝修筑此台到作者登台时,经历了近千个春夏秋冬。战国时的三晋,经过秦汉、魏晋、北朝,几经分合,此时成了一统天下的一个部分。汉代的皇帝,当时多么显赫,而此刻只能在二陵中,任凭风雨侵袭了。实际上是感叹;历史变迁,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颈联继续抒发历史感慨:望仙台所在地的地方长官,经过多次改朝换代,难以记住他们一个个的名字。当年磻溪垂钓、后来被周文王聘请为宰相的姜尚,也早死了多年,再也不能回来了。真有“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的感慨。尾联言志。有了前面的铺垫,既然功名利禄都是过眼云烟,那么就不必拼命走仕途了。不如沿着陶渊明的道路,采菊东篱下,饮酒自娱。

  这首诗前面写“九日登望仙台”所见,结尾表达“呈刘明府容”之意,将一首应酬诗写得有声有色、不落俗套;语气上转承自然,一气呵成。全诗融写景、怀古、抒情于一炉,透露出一股浓浓的隐逸气息,这与诗人曾隐居读书于太室山等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

  此诗格律为平起式首句入韵格,韵合十灰。中二联对仗半工,风雨对云山,河上对关门,都不很工。对仗微有不工,可见灵活,不拘泥,唐诗多如此。

崔曙简介

唐代·崔曙的简介

崔曙 崔曙(?—739年),一作署,宋州宋城县(今河南商丘)人,唐朝状元、诗人。崔曙自幼失去双亲,可谓备尝人世艰难困苦。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崔曙科举考试中获得进士第一名,又在殿试中作《奉试明堂...〔► 崔曙的诗(23篇) ► 崔曙的名句

猜你喜欢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

唐代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九日登望仙臺呈刘明府容

唐代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臺,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九日登望海门

明代王弼

望海门中望海门,断云将雨暗千村。峰峦露尽秋山瘦,潮汐来时野水浑。

暂许馀閒偷白日,翻怜造次有清尊。菊花忙里开还未,试遣新诗问小园。

九日登李明府北楼

唐代刘长卿

九日登高望,苍苍远树低。人烟湖草里,山翠县楼西。
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无劳白衣酒,陶令自相携。

回至英州九日登南山寺张明府载酒

明代区大相

野寺移樽木叶苍,南山佳色对重阳。

闲阶坐爱莓苔静,深院时闻松桂香。

岂有参军来落帽,偏宜陶令与传觞。

今朝不费天涯目,此地登高近故乡。

答刘明府

唐代张籍

身病多时又客居,满城亲旧尽相疏。
可怜绛县刘明府,犹解频频寄远书。

夏日登望海亭

唐代王珪

藻栋临流启,凉飚荡暑回。
清如游玉宇,快若在兰台。
海叶吟中下,番航望次来。
披襟殊未已,云外月弦开。

春日登望海亭

宋代张伯玉

望海亭前春色深,风光澹澹海沈沈。
潮如世路来还去,山带城芜古到今。
坐见微云生别岸,吟惊幽鸟起层阴。
劝君莫苦凭高望,惊动子牟千里心。

八月三日游方广洞天留题纪实望仙台与洞天相对乃前山也

明代郑潜

循源入苍山,乘风蹑云栈。石门境方幽,洞天路疑断。

杰阁撑岩空,危阑倚云半。络石藤为罗,攀崖竹垂缆。

龙树春长荣,羊谷迹未漫。冰帘挂晴昼,飞步惊童丱。

天瓢注龙尾,足以苏旱暵。我来当清秋,况得游览伴。

篮舆念民力,铁杖契禅观。平生泉石兴,庶儗毛骨换。

会登望仙台,松巢翠华幔。

送枝江刘明府

唐代张籍

老著青衫为楚宰,平生志业有谁知。
家僮从去愁行远,县吏迎来怪到迟。
定访玉泉幽院宿,应过碧涧早茶时。
向南渐渐云山好,一路唯闻唱竹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