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

[唐代]:耿湋

反照入闾巷,忧来与谁语。
古道无人行,秋风动禾黍。

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①反照:即返照,夕阳的返光。闾巷:里巷,乡里。忧来与谁语:一作“愁来谁共语”。
②无:一作“少”。禾黍:禾与黍。泛指黍稷稻麦等粮食作物。

译文:
夕阳的斜照,射入了深深的闾巷,有谁和我说话,排解新来的忧伤。
古道荒凉,黄昏时很少看到行人,秋风掀动禾黍,我愁思绵绵无量。

《秋日》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感伤情绪的咏史怀古诗,描绘秋日傍晚的寂静凄凉景色,抒发了满怀忧愁而又无人“共语”的悲哀,语言凝练,耐人寻味。

  诗一开始从写静态的景入笔:一抹夕阳的余晖斜照在还留有残砖破瓦的街巷上。这凄凉的秋暮景色,不禁使诗人触景伤情,忧从中来。此时诗人希望有人能来听他诉说心中的忧伤。若能如此,或许能消释一点压在诗人心头的忧伤。次句紧承首句,“忧来与谁语”,可是环顾四周,竟空无一人,没有谁能来听自己倾诉。这两句诗,景中有情,情随景生。诗人以朴素简练的语言,点染出自己面对断垣残壁的空城时的悲哀,而此时的空城又恰恰是秋天里“反照入闾巷”时分的空城,这就更浓重地渲染出了作者此时的悲凉心情。

  诗的后两句把人们的视线从近景引向远景:在冷清的古道上几乎看不到行人,只见古道旁杂草丛生的田野里,禾黍在秋风中瑟缩发抖。昔日喧闹的古道上,只有秋风吹禾黍发出的肃杀凄凉的声音,这声音使古道显得越发空旷寒寂,听了愈使人愁绪纷乱,心情悲伤。这里“秋风动禾黍”一句还暗合了《诗经·王风·黍离》之意。《王风·黍离》诗序说:“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宗周之颠覆,彷徨不忍去。”作者在这里贴切自然地借“黍离之悲”抒发了昔盛今衰的无限惆怅之感。诗人在后两句诗中以极其洗练传神的笔墨轻轻地勾勒了几笔,虽无一字言“忧”,而“忧”意早已溢出言外,悠长不尽。

  这首诗结构简单,但画面十分生动,令人读后易生苍凉之感。

《秋日》鉴赏

[注释](1)反照:光线反射。

[译文]夕阳返照在小巷中,我的忧愁能向谁去倾诉?古道上少有行走之人,只有阵阵秋风吹动着田里的禾黍。

耿湋简介

唐代·耿湋的简介

耿湋 [唐] (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字洪源,河东(今属山西)人,唐代诗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大历十才子之一。登宝应元年进士第,官右拾遗。工诗,与钱起、卢纶...〔► 耿湋的诗(204篇) ► 耿湋的名句

猜你喜欢

秋日卧病(一作秋日旅中)

唐代杜荀鹤

浮世浮名能几何,致身流落向天涯。少年心壮轻为客,
一日病来思在家。山顶老猿啼古木,渡头新雁下平沙。
不堪吟罢西风起,黄叶满庭寒日斜。

秋日

明代居节

槿花委露渚莲愁,无复红妆荡小舟。
浓淡云山堪入画,萧闲门径自宜秋。
当时载酒人如鹤,昨夜吹箫月满楼。
鸿雁欲来江欲冷,白蘋风起思悠悠。

秋日

宋代晁公溯

秋日淡无光,晴云閒不行。
空中散白石,仰看于宇明。
时闻败叶下,摵摵微风生。
季月当泛菊,栽培园中英。

秋日

宋代张耒

陨叶鸟不顾,枯茎虫莫吟。
野荒田已穫,江暗夕多阴。
夜语闻山雨,无眠听楚砧。
敝裘还补绽,披拂动归心。

秋日

宋代蔡襄

城头蔓草受新霜,天外孤鸿叫夕阳。
送客情怀枫树老,着人襟袖菊花香。

秋日

宋代吕本中

斟酒莫辞酒琖寛,酒琖少寛令心安。
客游无聊思旧欢,旧欢新愁千万端。
如何不饮空长叹,岁云秋矣风落山。
白露应节衣裳单,南游并海当不难,雨雪欲下何时还。

秋日

宋代刘敞

平日日在檐,今日日在堂。
西风稍已急,百草不复芳。
蟋蟀何独悲,戚戚鸣四墙。
客子多所感,中夕起徬徨。
贫病自早衰,何必秋气凉。
心忧不能眠,非惟寒夜长。

秋日

宋代李纲

人言一叶已知秋,万叶凋零愈更愁。
蝉噪风林朝嘒嘒,虫吟露草夜啾啾。
溪山信美非吾土,诗酒多情解客忧。
极目江乡何处是,月华依旧照西楼。

秋日

宋代释文珦

秋气清如此,闲踪信所如。
因穷流水脉,偶到野僧居。
地远嚣纷息,山回响答虚。
几人来不得,老死向尘车。

秋日

宋代王铚

半落庭前叶,始知秋意新。
风严柳疏细,霜薄水清匀。
句里存佳景,诗中见古人。
一峯矜绝态,云外掩孤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