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①“清风”句:此句《乐府诗集》作:“秋风明月独离居。”以乐景写哀,虽是良宵美景,然而“十分好月,不照人圆”。只能给独处人儿增添凄苦。苦:极甚之词。苦相思:相思之极。荡子:指丈夫。从戎:从军。十载馀:极言其从戎之久。
②征人:丈夫。数:屡次,常常。附书:《乐府诗集》作“寄书”。

译文:
在清风明月之夜,我想念你极了。浪荡的人啊,你从军十多年了。
你出征时,我再三嘱咐过你了,当鸿雁南归时,你千万要托它捎封家信回来啊!

《伊州歌》赏析

  “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馀”两句,展现出一位女子在秋夜里苦苦思念远征丈夫的情景。诗句使人想起古诗人笔下“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的意境。这里虽不是春朝,却是同样美好的一个秋晚,一个“清风明月”的良宵。虽是良宵美景,然而“十分好月,不照人圆”,给独处人儿更添凄苦。这种借“清风明月”以写离思的手法,古典诗词中并不少见,王昌龄诗云:“送君归去愁不尽,可惜又度凉风天。”到柳永词则更有拓展:“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意味虽然彼此相近,但“可惜”的意思、“良辰好景虚设”等等意思,在王维诗中表现更为蕴藉不露。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别就是十来年,可见“相思”之“苦”。但诗中女子的苦衷远不止此。

  “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两句运用逆挽(即叙事体裁中的“倒叙”)手法,引导读者随女主人公的回忆,重睹发生在十年前一幕动人的生活戏剧。也许是在一个长亭前,那送行女子对即将入伍的丈夫说不出更多的话,千言万语化成一句叮咛:“当大雁南归时,书信可要多多地寄啊。”“殷勤嘱”,要求是“数(多多)附书”,足见女主人公盼望期待之急切。这一逆挽使读者的想象在更广远的时空驰骋,对“苦相思”三字的体味更加深细了。

  末两句不单纯是个送别场面,字里行间回荡着更丰饶的弦外之音。特别把“归雁来时数附书”的旧话重提,大有文章。那征夫去后是否频有家书寄内,以慰寂寥呢?恐怕未必。邮递条件远不那么便利;最初几年音信自然多一些,往后就难说了。久不写信,即使提笔,反有不知从何说起之感,干脆不写的情况也是有的。至于意外的情况就更难说了。可见,那女子旧事重提,不是没有原因的。“苦相思”三字,尽有不同寻俗的具体内容,耐人玩索。

  进一步,还可比较类似诗句,岑参《玉关寄长安主簿》:“东去长安万里余,故人何惜一行书”,张旭《春草》:“情知海上三年别,不寄云间一纸书”。岑、张句一样道出亲友音书断绝的怨苦心情,但都说得直截了当。而王维句却有一个回旋,只提叮咛附书之事,音书阻绝的意思表达得相当曲折,怨意自隐然不露,尤有含蓄之妙。

  此诗艺术构思的巧妙,主要表现在“逆挽”的妙用。然而,读者只觉其平易亲切,毫不着意,娓娓动人。这正是诗艺炉火纯青的表现。

王维简介

唐代·王维的简介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 有“诗佛”之称。汉族,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早年信道,后期因社会打击彻...〔► 王维的诗(542篇) ► 王维的名句

猜你喜欢

伊州歌

唐代益嘉运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伊州歌

唐代王维

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馀。
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

伊州歌

明代李时行

闻道移军去,音书谁为传。渔阳万里道,一梦到君前。

伊州三台令・伊州三台

宋代杨韶父

水村月淡云低。
为爱寒香晚吹。
瘦马立多时。
是谁家、茅舍竹篱。
三三两两芳蕤。
未放琼铺雪堆。

伊州

唐代白居易

老去将何散老愁,新教小玉唱伊州。
亦应不得多年听,未教成时已白头。

伊州曲

宋代无名氏

金鸡障下胡雏戏。乐极祸来,渔阳兵起。鸾舆幸蜀,玉环缢死。马嵬坡下尘滓。夜对行宫皓月,恨最恨、春风桃李。洪都方士。念君萦系。妃子。蓬莱殿里。觅寻太真,宫中睡起。遥谢君意。泪流琼脸,梨花带雨,仿佛霓裳初试。寄钿合、共金钗,私言徒尔。在天愿为、比翼同飞。居地应为、连理双枝。天长与地久,唯此恨无已。

小伊州

明代王世贞

频年转战未封侯,还逐高阳酒伴游。
醉后只今愁出塞,双鬟又唱小伊州。

伊州三台

宋代赵师侠

桂华移自云岩。更被灵砂染丹。清露湿酡颜。醉乘风、下临世间。素娥襟韵萧闲。不与群芳并看。蔌蔌绛绡单。觉身轻、梦回广寒。

伊川令・伊州令

宋代花仲胤妻

西风昨夜穿帘幕。
闺院添消索。
最是梧桐零落。
迤逦秋光过却。
人情音信难托。

伊川令·伊州令

宋代花仲胤妻

西风昨夜穿帘幕。闺院添消索。最是梧桐零落。迤逦秋光过却。人情音信难托。鱼雁成耽阁。教奴独自守空房,泪珠与、灯花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