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词‌

[元代]:柯九思

四海升平无一事,常参已散集诸儒。

传宣群玉看名画,先进开元纳谏图。

《宫词‌》赏析

宫词是写宫廷生活的诗,这首是组诗《宫词》十五首中的第四首。常参,常参官。在常朝日参见皇帝的高级文官称常参官。诸儒,各位儒臣。群玉,官名,群玉内史的省称,掌管皇帝的书法名画。开元,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开元纳谏图》画的是唐玄宗听取群臣进谏的图画。这首诗大意说,天下太平,常参官散朝后,皇帝召集儒臣,叫群玉内史把名画献上去让他们欣赏,我就先把《开元纳谏图》进上。表面上看,这首诗是颂圣,写太平君主与儒臣共赏名画的雅事;实际上这是一首讽谏诗,读最后一句看得最明白。由最后反思全诗,可以看出它始终贯穿着讽谏的线索。四海果真那么太平,一点事也没有吗?诗表面看起来是歌颂太平,实际上是用过头的写法暗含讽刺。不是真的天下无事,是皇帝不愿理事。那些议政的大臣无事可做,早早地就散朝了。皇帝没有把心思放在理政上,却放在请儒臣们观赏名画上。乍看起来,“常参已散集诸儒”,好像皇帝勤于政事,常参官散朝后马上又召集诸儒议事,哪知道皇帝召集儒臣是要他们看名画呢!皇帝为什么要急急地召集儒臣看画呢?原来,皇帝是要炫耀自己。似乎是说,你看,我不仅能治理天下,还能搜罗欣赏这么多宝贵的名画。诗人认为,皇帝这样不理政事,炫耀骄矜,是危险的信号。如果不引起重视,发展下去,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所以在献图的时候,诗人首先向皇帝呈进《开元纳谏图》,委婉讽谏。希望元朝皇帝像开元年间的唐玄宗一样,虚心纳谏,悉心理政,真正造就开元那样的太平盛世。同时,诗还有言外之意,如果不认真理政,像唐玄宗一样,太平盛世也可能酿出天宝末安史之乱那样的天下大乱。把向皇帝的进谏用《开元纳谏图》表现出来,非常切合看图献图的背景,使进谏和全诗的内容融为一体,委婉含蓄,天衣无缝。这样写既符合宫词之体,又表现了讽谏的用心,显示出诗人淳厚的诗歌素养和精湛的创作技巧。

柯九思简介

元代·柯九思的简介

柯九思 柯九思(1290—1343),字敬仲,号丹丘、丹丘生、五云阁吏,台州仙居(今浙江仙居县)人。其父柯谦,曾任翰林国史检阅、江浙儒学提举,是元朝仙居较为显扬的一个官宦。大德元年(1297),随父迁居钱...〔► 柯九思的诗(1篇) ► 柯九思的名句

猜你喜欢

宫词

明代何乔新

绣阁香风暖,珠帘曙景迟。倦吹青玉管,愁咏白华诗。

清漏惊宵梦,流莺动夕思。羊车幸何处,盐竹谩纷披。

宫词

明代郑学醇

懒归双娥似旧痕,花开花落自朝昏。敢将纨扇题秋怨,不尽君王未报恩。

宫词

宋代黄庚

闻说君王御宴回,宫人留钥内门开。
琵琶拨尽黄昏月,不见花间凤辇来。

宫词

宋代释德洪

红楼晓色催宫漏,紫阁春光杂禁烟。
风定玉炉香影直,日融金掌露华鲜。

宫词

宋代林龙远

桃李六宫寂,君王幸石渠。
临鸾悔梳洗,女色不如书。

宫词

宋代无名氏

花萼楼前春正浓,濛濛柳絮舞晴空。
金钱掷罢娇无力,笑倚栏干屈曲中。

宫词

宋代王镃

一处承恩宴舞衣,六宫甲帐冷珠玑。
夜深听得笙歌响,知是君王步辇归。

宫词

唐代长孙翱

一道甘泉接御沟,上皇行处不曾秋。
谁言水是无情物,也到宫前咽不流。

宫词

唐代元稹

外人不识承恩处,唯有罗衣染御香。
(见日藤原公任《倭汉朗咏集》卷下《妓女》)。

宫词

宋代陈允平

三十六宫春漏长,隔帘时送御楼香。
倚笼尽日教鹦鹉,为我君前说断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