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字华严经贊
[宋代]:释德洪
我闻尊者龙胜师,应供曾入娑竭海。
龙宫微尘妙章句,目所一瞥輙能诵。
流于五天及震旦,为热恼中甘露门。
唯道人栖出其后,愿力勐利思精特。
能于方策纸墨间,书此大经十万偈。
诵于蜗舍巢菴中,了然如在龙宫见。
观者种性有差别,爱慕皆生殊异想。
要当谛观一尘中,亦有无边妙经卷。
昔有智人破此尘,十方世界一切说。
以名尘故非断空,而可破故非实有。
了此两宗妙法门,亦摄一切契经海。
譬如困卧俄顷际,梦中所歷更千载。
乃知一念圆古今,真实际中法如是。
一微尘妙不可测,当知一一尘亦然。
譬如天帝网明珠,珠体莹然俱照彻。
一珠具足诸网珠,一一珠中同徧入。
我今以此金刚句,坏灭彼衆下劣想。
使悟尘中含此经,奚方策中乃惊异。
咨尔山君河树神,各各当忆本愿力。
要当勇勐勤守护,勿令邪念輙蠧侵。
毗蓝风吹须弥卢,劫火焚烧大千界。
为摊此经一切处,使其凉曝各得所。
我此现前佛子等,作是观者名正观。
稽首十方调御师,刹刹尘尘为作证。
我聞尊者龍勝師,應供曾入娑竭海。
龍宮微塵妙章句,目所一瞥輙能誦。
流于五天及震旦,為熱惱中甘露門。
唯道人栖出其後,願力勐利思精特。
能于方策紙墨間,書此大經十萬偈。
誦于蝸舍巢菴中,了然如在龍宮見。
觀者種性有差别,愛慕皆生殊異想。
要當谛觀一塵中,亦有無邊妙經卷。
昔有智人破此塵,十方世界一切說。
以名塵故非斷空,而可破故非實有。
了此兩宗妙法門,亦攝一切契經海。
譬如困卧俄頃際,夢中所歷更千載。
乃知一念圓古今,真實際中法如是。
一微塵妙不可測,當知一一塵亦然。
譬如天帝網明珠,珠體瑩然俱照徹。
一珠具足諸網珠,一一珠中同徧入。
我今以此金剛句,壞滅彼衆下劣想。
使悟塵中含此經,奚方策中乃驚異。
咨爾山君河樹神,各各當憶本願力。
要當勇勐勤守護,勿令邪念輙蠧侵。
毗藍風吹須彌盧,劫火焚燒大千界。
為攤此經一切處,使其涼曝各得所。
我此現前佛子等,作是觀者名正觀。
稽首十方調禦師,刹刹塵塵為作證。
宋代·释德洪的简介
释德洪(一○七一~一一二八),一名惠洪,号觉范,筠州新昌(今江西宜丰)人。俗姓喻。年十四,父母双成,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一○八九),试经于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
► 释德洪的诗(1744篇) ► 释德洪的名句〕
宋代: 释德洪
我闻尊者龙胜师,应供曾入娑竭海。
龙宫微尘妙章句,目所一瞥輙能诵。
流于五天及震旦,为热恼中甘露门。
唯道人栖出其后,愿力勐利思精特。
能于方策纸墨间,书此大经十万偈。
诵于蜗舍巢菴中,了然如在龙宫见。
观者种性有差别,爱慕皆生殊异想。
要当谛观一尘中,亦有无边妙经卷。
昔有智人破此尘,十方世界一切说。
以名尘故非断空,而可破故非实有。
了此两宗妙法门,亦摄一切契经海。
譬如困卧俄顷际,梦中所歷更千载。
乃知一念圆古今,真实际中法如是。
一微尘妙不可测,当知一一尘亦然。
譬如天帝网明珠,珠体莹然俱照彻。
一珠具足诸网珠,一一珠中同徧入。
我今以此金刚句,坏灭彼衆下劣想。
使悟尘中含此经,奚方策中乃惊异。
咨尔山君河树神,各各当忆本愿力。
要当勇勐勤守护,勿令邪念輙蠧侵。
毗蓝风吹须弥卢,劫火焚烧大千界。
为摊此经一切处,使其凉曝各得所。
我此现前佛子等,作是观者名正观。
稽首十方调御师,刹刹尘尘为作证。
我聞尊者龍勝師,應供曾入娑竭海。
龍宮微塵妙章句,目所一瞥輙能誦。
流于五天及震旦,為熱惱中甘露門。
唯道人栖出其後,願力勐利思精特。
能于方策紙墨間,書此大經十萬偈。
誦于蝸舍巢菴中,了然如在龍宮見。
觀者種性有差别,愛慕皆生殊異想。
要當谛觀一塵中,亦有無邊妙經卷。
昔有智人破此塵,十方世界一切說。
以名塵故非斷空,而可破故非實有。
了此兩宗妙法門,亦攝一切契經海。
譬如困卧俄頃際,夢中所歷更千載。
乃知一念圓古今,真實際中法如是。
一微塵妙不可測,當知一一塵亦然。
譬如天帝網明珠,珠體瑩然俱照徹。
一珠具足諸網珠,一一珠中同徧入。
我今以此金剛句,壞滅彼衆下劣想。
使悟塵中含此經,奚方策中乃驚異。
咨爾山君河樹神,各各當憶本願力。
要當勇勐勤守護,勿令邪念輙蠧侵。
毗藍風吹須彌盧,劫火焚燒大千界。
為攤此經一切處,使其涼曝各得所。
我此現前佛子等,作是觀者名正觀。
稽首十方調禦師,刹刹塵塵為作證。
宋代: 释德洪
昔有佛子根勐利,能观空性则是色。
欲显空色不思议,仰空书此金刚句。
至今风雨被原野,诸樵牧者集其下。
乃知肉眼不能见,譬如水中有盐味。
唯道人琼思精奇,能观色性即是空。
视此纤管大如椽,挥翰如行九轨道。
故于兼寸环中备,足广大言说身世。
人可见,不可读,譬如婴儿亲崖蜜。
我于此经能证入,初中后善三法门。
忽然落笔如建瓴,不复现行生倒想。
由色空观入诸境,奏刀肯綮无全牛。
尽持此法施羣生,甚微细智愿同证。
昔有佛子根勐利,能觀空性則是色。
欲顯空色不思議,仰空書此金剛句。
至今風雨被原野,諸樵牧者集其下。
乃知肉眼不能見,譬如水中有鹽味。
唯道人瓊思精奇,能觀色性即是空。
視此纖管大如椽,揮翰如行九軌道。
故于兼寸環中備,足廣大言說身世。
人可見,不可讀,譬如嬰兒親崖蜜。
我于此經能證入,初中後善三法門。
忽然落筆如建瓴,不複現行生倒想。
由色空觀入諸境,奏刀肯綮無全牛。
盡持此法施羣生,甚微細智願同證。
宋代: 觉禅师
佛具无有生,而能示出生。
法性如虚空,诸佛于中住。
无住亦无知,处处皆见佛。
佛具無有生,而能示出生。
法性如虛空,諸佛于中住。
無住亦無知,處處皆見佛。
明代: 袁宗道
检点头颅只自怜,双轮相逼入颓龄。销除蜗角千生业,凭仗龙宫半部经。
简事只嫌多鬓发,断淫先拟绝荤腥。六时起坐疏钞里,剥啄由他不启扃。
檢點頭顱隻自憐,雙輪相逼入頹齡。銷除蝸角千生業,憑仗龍宮半部經。
簡事隻嫌多鬓發,斷淫先拟絕葷腥。六時起坐疏鈔裡,剝啄由他不啟扃。
宋代: 夏竦
黼幄思贤已再三,诏书将拆紫泥缄。
嘉言一句利天下,何必金文更彻函。
黼幄思賢已再三,诏書将拆紫泥緘。
嘉言一句利天下,何必金文更徹函。
宋代: 释普宁
破一微尘出此经,因该果海果该因。
无端却被管城子,名句文俱错指陈。
破一微塵出此經,因該果海果該因。
無端卻被管城子,名句文俱錯指陳。
宋代: 李之仪
纷纷作客不归来,树本无根何处栽。
弹指未应超十地,重重楼阁一时开。
紛紛作客不歸來,樹本無根何處栽。
彈指未應超十地,重重樓閣一時開。
宋代: 释祖先
毗卢大经卷,尘识久埋藏。
上人笔端力,掇出放毫光。
笑他自城游歷,自倒自起自忙。
江天月晓,梦破斜阳。
一印印定,无法商量。
毗盧大經卷,塵識久埋藏。
上人筆端力,掇出放毫光。
笑他自城遊歷,自倒自起自忙。
江天月曉,夢破斜陽。
一印印定,無法商量。
宋代: 李之仪
法令端如万仞陂,后来无法只趋时。
早知兴废无非命,可笑穰侯见事迟。
法令端如萬仞陂,後來無法隻趨時。
早知興廢無非命,可笑穰侯見事遲。
宋代: 李之仪
老境侵寻上砌苔,自然生意不应栽。
便应烈日鳞潜去,能得愁怀几度开。
老境侵尋上砌苔,自然生意不應栽。
便應烈日鱗潛去,能得愁懷幾度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