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天台山送僧象微归山
[宋代]:沈遘
吾闻天台久,尝读兴公赋。
兹为东南镇,神灵之所据。
奇挺究万状,嵩岱不足语。
颇疑说过夸,特为辞之嫭。
象微迺州民,能识山之故。
从容试为问,聊得一二疏。
赤城建霞标,上与牛斗附。
万有八千丈,矗若天一柱。
瀑布发高源,飞流翻四注。
雪霜浮虚空,晦明乱朝莫。
岩足多丹石,光华灿宝璐。
楢溪百余仞,欲济毛骨怖。
九折凌峻梁,五界穷幽路。
芝兰散奇草,松桂罗嘉树。
祥风吹白云,飘然若可御。
幽閟足龏怪,纤悉难毕具。
凡迹古不到,神物阴自护。
传闻昔人说,中有洞天处。
是名不死墟,衆真所游聚。
玉堂敞金庭,碧林列瑶圃。
有能从而求,得之迺仙去。
斯言宁可信,良非吾所慕。
吾志本丘壑,久已失厥趣。
谁言石渠客,乃甚辙中鲋。
秋风日已高,归心浩欲骛。
兹山宿所爱,送尔缅东顾。
吾庐因尔卜,伻来审绘素。
吾聞天台久,嘗讀興公賦。
茲為東南鎮,神靈之所據。
奇挺究萬狀,嵩岱不足語。
頗疑說過誇,特為辭之嫭。
象微迺州民,能識山之故。
從容試為問,聊得一二疏。
赤城建霞标,上與牛鬥附。
萬有八千丈,矗若天一柱。
瀑布發高源,飛流翻四注。
雪霜浮虛空,晦明亂朝莫。
岩足多丹石,光華燦寶璐。
楢溪百餘仞,欲濟毛骨怖。
九折淩峻梁,五界窮幽路。
芝蘭散奇草,松桂羅嘉樹。
祥風吹白雲,飄然若可禦。
幽閟足龏怪,纖悉難畢具。
凡迹古不到,神物陰自護。
傳聞昔人說,中有洞天處。
是名不死墟,衆真所遊聚。
玉堂敞金庭,碧林列瑤圃。
有能從而求,得之迺仙去。
斯言甯可信,良非吾所慕。
吾志本丘壑,久已失厥趣。
誰言石渠客,乃甚轍中鲋。
秋風日已高,歸心浩欲骛。
茲山宿所愛,送爾緬東顧。
吾廬因爾蔔,伻來審繪素。
宋代·沈遘的简介
沈遘(一○二八~一○六七),字文通,钱唐(今浙江杭州)人。初以祖荫补郊社斋郎。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除大理评事,通判江宁府,召为集贤校理,权三司度支判官。擢修起居注,改右正言,知制...〔
► 沈遘的诗(175篇) ► 沈遘的名句〕
宋代: 沈遘
吾闻天台久,尝读兴公赋。
兹为东南镇,神灵之所据。
奇挺究万状,嵩岱不足语。
颇疑说过夸,特为辞之嫭。
象微迺州民,能识山之故。
从容试为问,聊得一二疏。
赤城建霞标,上与牛斗附。
万有八千丈,矗若天一柱。
瀑布发高源,飞流翻四注。
雪霜浮虚空,晦明乱朝莫。
岩足多丹石,光华灿宝璐。
楢溪百余仞,欲济毛骨怖。
九折凌峻梁,五界穷幽路。
芝兰散奇草,松桂罗嘉树。
祥风吹白云,飘然若可御。
幽閟足龏怪,纤悉难毕具。
凡迹古不到,神物阴自护。
传闻昔人说,中有洞天处。
是名不死墟,衆真所游聚。
玉堂敞金庭,碧林列瑶圃。
有能从而求,得之迺仙去。
斯言宁可信,良非吾所慕。
吾志本丘壑,久已失厥趣。
谁言石渠客,乃甚辙中鲋。
秋风日已高,归心浩欲骛。
兹山宿所爱,送尔缅东顾。
吾庐因尔卜,伻来审绘素。
吾聞天台久,嘗讀興公賦。
茲為東南鎮,神靈之所據。
奇挺究萬狀,嵩岱不足語。
頗疑說過誇,特為辭之嫭。
象微迺州民,能識山之故。
從容試為問,聊得一二疏。
赤城建霞标,上與牛鬥附。
萬有八千丈,矗若天一柱。
瀑布發高源,飛流翻四注。
雪霜浮虛空,晦明亂朝莫。
岩足多丹石,光華燦寶璐。
楢溪百餘仞,欲濟毛骨怖。
九折淩峻梁,五界窮幽路。
芝蘭散奇草,松桂羅嘉樹。
祥風吹白雲,飄然若可禦。
幽閟足龏怪,纖悉難畢具。
凡迹古不到,神物陰自護。
傳聞昔人說,中有洞天處。
是名不死墟,衆真所遊聚。
玉堂敞金庭,碧林列瑤圃。
有能從而求,得之迺仙去。
斯言甯可信,良非吾所慕。
吾志本丘壑,久已失厥趣。
誰言石渠客,乃甚轍中鲋。
秋風日已高,歸心浩欲骛。
茲山宿所愛,送爾緬東顧。
吾廬因爾蔔,伻來審繪素。
唐代: 秀登
秋归赤城寺,幽兴唯相同。
迹与片云合,心向万境空。
倾耳霜树猿,吹衣瀑布风。
后夜越溪上,梦断寒猿中。
(《增广圣宋高僧诗选后集》卷上。
)(按:秀登事迹无考。
小白为唐僧,《全唐诗续补遗》收其诗三首;贯微为齐己之友,《白莲集》中有《荆门病中寄怀贯微上人》、《拟嵇康绝交寄湘中贯微》〖均卷四〗、《谢贯微上人寄示古风今体四轴》〖卷七〗、《荆川寄贯微上人》〖卷八〗、《寄武陵贯微上人二首》〖卷九〗等诗。
知秀登与齐己同时,为五代时人。
《宋诗纪事》卷九一收入,无事迹,似误。
)。
秋歸赤城寺,幽興唯相同。
迹與片雲合,心向萬境空。
傾耳霜樹猿,吹衣瀑布風。
後夜越溪上,夢斷寒猿中。
(《增廣聖宋高僧詩選後集》卷上。
)(按:秀登事迹無考。
小白為唐僧,《全唐詩續補遺》收其詩三首;貫微為齊己之友,《白蓮集》中有《荊門病中寄懷貫微上人》、《拟嵇康絕交寄湘中貫微》〖均卷四〗、《謝貫微上人寄示古風今體四軸》〖卷七〗、《荊川寄貫微上人》〖卷八〗、《寄武陵貫微上人二首》〖卷九〗等詩。
知秀登與齊己同時,為五代時人。
《宋詩紀事》卷九一收入,無事迹,似誤。
)。
宋代: 释文珦
天台仙圣宅,隔断世间尘。
春夏长留雪,峰峦半入云。
溪行多病淑,樵径少逢人。
欲觅诛茅地,同流傥见分。
天台仙聖宅,隔斷世間塵。
春夏長留雪,峰巒半入雲。
溪行多病淑,樵徑少逢人。
欲覓誅茅地,同流傥見分。
唐代: 孟浩然
吾友太乙子,餐霞卧赤城。
欲寻华顶去,不惮恶溪名。
歇马凭云宿,扬帆截海行。
高高翠微里,遥见石梁横。
吾友太乙子,餐霞卧赤城。
欲尋華頂去,不憚惡溪名。
歇馬憑雲宿,揚帆截海行。
高高翠微裡,遙見石梁橫。
唐代: 刘昭禹
常记游灵境,道人情不低。
岩房容偃息,天路许相携。
霞散曙峰外,虹生凉瀑西。
何当尘役了,重去听猨啼。
常記遊靈境,道人情不低。
岩房容偃息,天路許相攜。
霞散曙峰外,虹生涼瀑西。
何當塵役了,重去聽猨啼。
唐代: 张祜
崔嵬海西镇,灵迹传万古。群峰日来朝,累累孙侍祖。
三茅即拳石,二室犹块土。傍洞窟神仙,中岩宅龙虎。
名从乾取象,位与坤作辅。鸾鹤自相群,前人空若瞽。
巉巉割秋碧,娲女徒巧补。视听出尘埃,处高心渐苦。
才登招手石,肘底笑天姥。仰看华盖尖,赤日云上午。
奔雷撼深谷,下见山脚雨。回首望四明,矗若城一堵。
昏晨邈千态,恐动非自主。控鹄大梦中,坐觉身栩栩。
东溟子时月,却孕元化母。彭蠡不盈杯,浙江微辨缕。
石梁屹横架,万仞青壁竖。却瞰赤城颠,势来如刀弩。
盘松国清道,九里天莫睹。穹崇上攒三,突兀傍耸五。
空崖绝凡路,痴立麋与麈。邈峻极天门,觑深窥地户。
金庭路非远,徒步将欲举。身乐道家流,惇儒若一矩。
行寻白云叟,礼象登峻宇。佛窟绕杉岚,仙坛半榛莽。
悬崖与飞瀑,险喷难足俯。海眼三井通,洞门双阙拄。
琼台下昏侧,手足前采乳。但造不死乡,前劳何足数。
崔嵬海西鎮,靈迹傳萬古。群峰日來朝,累累孫侍祖。
三茅即拳石,二室猶塊土。傍洞窟神仙,中岩宅龍虎。
名從乾取象,位與坤作輔。鸾鶴自相群,前人空若瞽。
巉巉割秋碧,娲女徒巧補。視聽出塵埃,處高心漸苦。
才登招手石,肘底笑天姥。仰看華蓋尖,赤日雲上午。
奔雷撼深谷,下見山腳雨。回首望四明,矗若城一堵。
昏晨邈千态,恐動非自主。控鹄大夢中,坐覺身栩栩。
東溟子時月,卻孕元化母。彭蠡不盈杯,浙江微辨縷。
石梁屹橫架,萬仞青壁豎。卻瞰赤城颠,勢來如刀弩。
盤松國清道,九裡天莫睹。穹崇上攢三,突兀傍聳五。
空崖絕凡路,癡立麋與麈。邈峻極天門,觑深窺地戶。
金庭路非遠,徒步将欲舉。身樂道家流,惇儒若一矩。
行尋白雲叟,禮象登峻宇。佛窟繞杉岚,仙壇半榛莽。
懸崖與飛瀑,險噴難足俯。海眼三井通,洞門雙阙拄。
瓊台下昏側,手足前采乳。但造不死鄉,前勞何足數。
唐代: 贯休
眼青禅帔赤,气岸出尘埃。霞外终须去,人间作么来?
崖香泉吐乳,坞燥烧□雷。他日终相觅,山门何处开。
眼青禅帔赤,氣岸出塵埃。霞外終須去,人間作麼來?
崖香泉吐乳,塢燥燒□雷。他日終相覓,山門何處開。
唐代: 刘言史
楚俗翻花自送迎,密人来往岂知情。
夜行独自寒山寺,雪径泠泠金锡声。
楚俗翻花自送迎,密人來往豈知情。
夜行獨自寒山寺,雪徑泠泠金錫聲。
明代: 徐熥
晨兴理轻策,扪萝登嶕峣。荒榛隐烟雾,绝巘摩穹霄。
泉声洒飞瀑,山容建霞标。下有百丈潭,泠泠喧石桥。
凉燠异岩壑,雨旸变昏朝。遐瞩发清旷,溽暑生凉飙。
偓佺讵云远,羡门犹可招。骋此物外观,听彼云中谣。
微风奏天籁,淡云缀轻绡。结根比华岱,幽邃同中条。
高情豁然畅,尘襟亦已消。安得遇至人,与之同逍遥。
晨興理輕策,扪蘿登嶕峣。荒榛隐煙霧,絕巘摩穹霄。
泉聲灑飛瀑,山容建霞标。下有百丈潭,泠泠喧石橋。
涼燠異岩壑,雨旸變昏朝。遐矚發清曠,溽暑生涼飙。
偓佺讵雲遠,羨門猶可招。騁此物外觀,聽彼雲中謠。
微風奏天籁,淡雲綴輕绡。結根比華岱,幽邃同中條。
高情豁然暢,塵襟亦已消。安得遇至人,與之同逍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