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胡助的诗 > 上京纪行见玉泉山下荷花‌

上京纪行见玉泉山下荷花‌

[元代]:胡助

西山咫尺玉泉清,无数藕花香气生。

立马岸边看不足,却疑五月过临平。

《上京纪行见玉泉山下荷花‌》赏析

这首诗记诗人在赴上京(北平)途经北京西郊玉泉山麓看荷花的情景。

“西山咫尺玉泉清”,西山在明代就是北京著名的风景区,“西山内接太行,外属诸边,磅礴数千里”(张明凤《西山记》)。西山霁雪是西山八景之一。玉泉山是西山的一峰,因山下有玉泉而得名。“咫尺”,极言其离人们常游玩的西山很近。诗这样开头,是展示荷花生长的美好环境——奇秀的山光,清澈的泉水,这样的环境自然能给高洁的荷花增添妩媚。

“无数藕花香气生”,“无数”,茫茫一片,极言其多。香气用“生”,写出了荷花不断产生并散发香气的景象。“生”字很普通,也很有表现力,使人仿佛嗅到荷花的阵阵芳香。

如果说第二句是写荷花的多与香,第三句则主要写荷花的美。荷叶碧绿如玉,荷花红艳似霞,荷花亭亭玉立,在绿波的映照下,仿佛天真烂漫的少女。特别当荷花连成一片的时候,显得尤其美丽。然而,历代歌咏荷花的诗文太多,所以诗人不正面歌咏荷花之美,而从侧面运笔,从自己的观感来写。到底玉泉的荷花有多美呢?“立马岸边看不足”,它太美了,诗人驻马看也看不够。荷花是读者都见过的,这里诗人有意让读者用自己的经验和想象来补充和丰富诗的意境,来自己想象荷花的美。汉乐府《陌上桑》这样写罗敷的美:“行者见罗敷,下担理髭须,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这首荷花诗与汉乐府在手法上不是有某些相似之处吗?

诗人在岸边欣赏荷花的时候,蓦地联想到他在临平看荷花的情景:“却疑五月过临平。”“临平”,即临平湖,在浙江杭县临平山东南五里,又名鼎湖。用一个“疑”字,用自己的错觉,写自己立马玉泉山下,恰似置身在五月荷花盛开的临平湖畔。诗用联想,把数千里之外江南的临平与北国的玉泉联系起来,使诗的境界骤然开阔。

这首诗风格平淡,没有什么警句,也没有奇思妙想,而它重视意境的创造,它用平实的语言,叙述的手法,描绘了一幅活生生的山间观荷图,读过之后,荷与人都历历在目。

胡助简介

元代·胡助的简介

胡助(1278—1355),有文集《纯白斋类稿》传世,后残缺,明朝由六世孙胡淮整理其诗文,重编为二十卷,附录两卷,仍沿用原名。其中赋1卷5篇,诗16卷,其余铭、赞、传等各类文体共3卷,合计约八百...〔► 胡助的诗(3篇) ► 胡助的名句

猜你喜欢

上京纪行见玉泉山下荷花‌

元代胡助

西山咫尺玉泉清,无数藕花香气生。

立马岸边看不足,却疑五月过临平。

谢易之自京回遗余文物七品各赋律诗一首谢之(七首)·七·其七·上京纪行诗一卷

元代张仲深

世祖龙飞奠两圻,岁时巡跸重依违。

千官扈从趋黄屋,三子联镳总白衣。

眼底关山生藻思,马头楮颖发光辉。

诗成京国争传诵,太史遥瞻动少微。

次韵荅陈院长纪行见寄

明代潘希曾

楼船西上路倭迟,两岸江风飐画旗。两俗正劳千里问,年华休叹二毛知。

肇开山邑绥无赖,半减田租慰阻饥。老我提兵思按堵,喜沾馀润和新辞。

雨后告春亭饭客亭下荷花皆为酿家入曲久雨颓

宋代朱翌

半夜檐声挟北风,平明贺雨走诸翁。
山人起向水亭坐,野膳不求行帐丰。
曲蘖有得莲不死,藩篱无阙竹成功。
闲中自有闲生理,促办牛衣戴此公。

玉泉山

宋代杨叔兰

人生天地间,今古一□观。
凌空绝虚旷,万象罗岩峦。
能一故□应,物化千□端。
万端总归一,唯悟无□言。
旧闻□□翁,独钓江之干。
不知岁月深,但觉□□宽。
我思一访之,意会心□看。
作亭号□隠,半空摩高寒。
时与二三友,登临寻□欢。
致君知无术,随世聊自安。
滚滚□下水,舟舟皆济川。
川流无津涯,舟去□复还。
时聆二三策,使我心茫然。
伊周在何许,乡风一长叹。

玉泉山西

清代乾隆

偶忆香山欲暂居,西沟缓辔一循诸。

种槐已自荫涂满,芃麦何曾见尺馀。

农事兆佳真慰矣,天恩盟独祗瞿如。

三朝便尔偷閒往,几务仍勤敢懈予。

玉泉山西

清代乾隆

细雨落犹密,山程近不遥。

吐齐麰麦穗,润遍黍禾苗。

陌树岁为长,烟丝风与飘。

诗情及农况,触目幸都饶。

玉泉山即景

清代乾隆

寻源进画航,雨足改山光。

沃若千林表,悠然一水方。

亭轩含静趣,花木吐新芳。

叩贶兼揽景,前朝约拟偿。

新秋玉泉山

清代乾隆

山色静明不可孤,新秋况是耐游娱。

已披爽籁迎面到,更喜閒云共目徂。

寺以初成欲频叩,塔因旧识罢重纡。

前题却又月馀阅,电火光阴信弗诬。

夏日玉泉山

清代乾隆

溯洄灵沼静明通,舣棹山泉骋目穷。

花月梦过丽春节,轩窗凉受好薰风。

一时揽结忘言表,昨岁光阴想像中。

半月愁期半朝遣,寻思无逸惕渊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