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李白的诗 > 下泾县陵阳溪至涩滩

下泾县陵阳溪至涩滩

[唐代]:李白

涩滩鸣嘈嘈,两山足猿猱。白波若卷雪,侧足不容舠。
渔子与舟人,撑折万张篙。

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①涩滩:在今浸县西九十五里。足:多。猿猱:即猿猴。猱,猿类,善攀折。
②足:通“石”,意指巨石。不容舠:谓两岸狭窄,容不下小船。舠:小船。

译文:
涩滩的流水嘈嘈不休,两岸山上到处跑着猿猴。
陵阳溪水卷起的浪花如白雪,巨石侧立在水中不能穿过小舟。
船夫和渔人,一年里恐怕要撑折一万支船篙在这里头。

《下泾县陵阳溪至涩滩》赏析

  青弋江发源于黄山山脉东南部,上游水流湍急。“涩滩鸣嘈嘈,两山足猿猱。白波若卷雪,侧足不容舠。渔子与舟人,撑折万张篙。”这是写上游江水蜿蜒曲折,两岸千嶂绝壁,翠竹凌空,奇秀多姿。而下游自泾县至芜湖汇入长江,沿途水流平缓、清澈如镜、良田平畴、阡陌如秀、人如画中游。可见在唐代青弋江上游就有舟楫往来。

  诗人抓住陵阳溪至涩滩一段江水湍急、怪石峻立的特点,勾勒出了一幅舟行险滩的图象:江水咆哮,冲击着滩中的巨石,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嘈嘈之声;翻涌的波涛,撞击在岩石上,激起了象雪一样的浪花;两岸山林里还不时传来一声递一声的猿猱的哀鸣;江滩里侧石凌出,就连如叶的小舟也难以通行。然而,就在这凶险万分的涩滩,渔夫和舟子,为衣食所迫,不得不终年与惊涛骇浪搏斗。看!就在那远远的江面上,又来了一只渔舟,舟人正撑着长长的竹篙在艰难地前进……诗中最后两句,“渔人与舟子,撑折万张篙”,便是全诗主旨的所在,集中地再现了劳动人民危险艰辛的生活以及他们的斗争精神。

  这首诗尽管篇幅短小,但在艺术表现上还是很有特色的。诗的前四句摹声状物极力渲染自然景物的险恶气氛,作为画面的背景,极好地烘托了画面主体部分的夸张描写。相反,最后两句对于渔人舟子撑篙行船艰苦万分的夸张描写,又进一步点染了江滩的险恶。画面上,这种背景与主体的相互映衬,着重突出了全诗的主题。这首诗的另一特色,是采用了绘画上传统的大写意的手法。诗人在刻画意境时,能够抓住景物给人感受最强烈的几点,于大处落墨,笔触简劲,而不是象工笔画法,力图笔笔不苟,枝叶筋脉,纤毫不爽。诗中“撑折万张篙”一句,似乎是细节刻画,但也是仅此一笔,而且是经过了大胆的夸张。所以全诗侧重表现的并不在于细微的真实,而是在于捕捉事物的神韵,予以强烈的表现。

李白简介

唐代·李白的简介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 李白的诗(1607篇) ► 李白的名句

猜你喜欢

下泾县陵阳溪至涩滩

唐代李白

涩滩鸣嘈嘈,两山足猿猱。白波若卷雪,侧足不容舠。
渔子与舟人,撑折万张篙。

下泾县陵阳溪至澁滩

唐代李白

澁滩鸣嘈嘈,两山足猨猱。
白波若卷雪,侧足不容舠。
渔子与舟人,撑折万张篙。

耒阳溪夜行

唐代张九龄

乘夕棹归舟,缘源路转幽。月明看岭树,风静听溪流。
岚气船间入,霜华衣上浮。猿声虽此夜,不是别家愁。

东阳溪中赠答

南北朝谢灵运

可怜谁家郎。
缘流乘素舸。
但问情若为。
月就云中堕。

东阳溪中赠答

南北朝谢灵运

可怜谁家妇。
缘流洗素足。
明月在云间。
迢迢不可得。

泾县琴臺

宋代汪梦斗

石臺突兀倚晴空,一带春江泻玉虹。
千古佳名唤行客,骑鱼何处访琴公。

题泾县水西

宋代吕本中

江东住已厌,又却过江西。
急雨投泾县,穷秋渡赏溪。
稻田犹少水,山路已多泥。
珍重高僧意,求诗索自题。

雨夜泊泾县

明代钦义

水宿同鸥鹭,平沙晚带船。

山城寒漱浦,溪雨暗蒸烟。

渔火深秋树,河流浅暮天。

西风乡思切,千里独依然。

弋阳溪中望仙人城

唐代顾况

何草乏灵姿,无山不孤绝。我行虽云蹇,偶胜聊换节。
上界浮中流,光响洞明灭。晚禽曝霜羽,寒鱼依石发。
自有无还心,隔波望松雪。

题泾县水西寺

唐代李忱

大殿连云接爽溪,钟声还与鼓声齐。
长安若问江南事,说道风光在水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