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至

[唐代]: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①五纹:指五色彩线。添弱线:古代女工刺绣,因冬至后,白天渐长,就可以多绣几根丝线。葭:初生的芦苇。琯:古代乐器,用玉制成,六孔,像笛。动浮灰:古时为了预测时令变化,将芦苇茎中的薄膜制成灰,放在律管内,每到节气到来,律管内的灰就相应飞出。浮灰:一作“飞灰”。
②腊:腊月。
③云物:景物。乡国:家乡。覆:倾,倒。

译文:
天时人事,每天变化得很快,转眼又到冬至了,过了冬至白日渐长,天气日渐回暖,春天即将回来了。
刺绣女工因白昼变长而可多绣几根五彩丝线,吹管的六律已飞动了葭灰。
堤岸好像等待腊月快点的过去,好让柳树舒展枝条,抽出新芽,山也要冲破寒气,好让梅花开放。
我虽然身处异乡,但这里的景物与故乡的没有什么不同之处,因此,让小儿斟上酒来,一饮而尽。

《小至》赏析

  由于冬至特定的节气和自然环境,诗人墨客们都会感叹时光与人生,感叹岁末与寒冬,讴歌冬至节。诗圣杜甫《小至》诗中的“小至”,是指冬至日的第二天(一说前一天)。

  《小至》写冬至前后的时令变化,不仅用刺绣添线写出了白昼增长,还用河边柳树即将泛绿,山上梅花冲寒欲放,生动地写出了冬天里孕育着春天的景象。诗的末二句写他由眼前景物唤起了对故乡的回忆。虽然身处异乡,但云物不殊,所以诗人教儿斟酒,举杯痛饮。这举动和诗中写冬天里孕育着春天气氛的基调是一致的,都反映出诗人难得的舒适心情。

  全诗紧紧围绕“小至”的时令,叙事、写景、抒感,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情趣,切而不泛。开篇二句:“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是说冬至后白昼渐长,阳气渐舒,冬至既到,春天也就不远了。作者以咏叹笔调点明“阳生春来”与冬至的诗题紧扣,作为总起。中间两联:“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是分承:颔联,直承首联“冬至”的自然节令特征;颈联,直承冬去春来的景物特征;最后是尾联:“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它以抒情作结。在这无可奈何的情景下,就让儿子取酒来尽饮吧!“事”、“景”、“感”三者烘托,从中可自然地悟出诗人写的只能是“小至”时令,而断非其他什么节候,这正是诗人感受敏锐,立意高远,选材典型,热爱生活的不俗体现,正是:“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了。

《小至》阅读及答案

小   至①

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②添弱线③,吹葭④六琯⑤动浮灰⑥。

岸容徒腊⑦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⑧掌中杯。

【注】①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公元766年)杜甫在夔州写的。小至:指冬至前一日,一说指冬至日的第二天。②五纹:指五色彩线。③添弱线:古代女工刺绣,因冬至后,白天渐长,就可以多绣几根丝线。④葭:初生的芦苇。⑤琯:古代乐器,用玉制成,六孔,像笛。⑥动浮灰:古时为了预测时令变化,将芦苇茎中的薄膜制成灰,放在律管内,每到节气到来,律管内的灰就相应飞出。⑦腊:腊月。⑧覆:倾,倒。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用拟人,天时人事每日催促,过了冬至天气回暖,春天又将到来。

B.颔联以女工刺绣、浮灰飞动的细节表现了白日变长、阳气吹送的景象。

C.颈联兼用拟人和想象,设想寒气退去之后堤柳舒枝、山梅开放的景象。

D.本诗“事”“景”“感”三者烘托,感受敏锐,选材典型,表现细腻。

15.本诗表现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

答案及解析:

14.C   

15.①岁月匆匆、时不我待的紧迫;②白昼增长、暖气将至的欣喜;③热爱生活、细观自然的情趣(或:柳树待舒、山梅欲放的期待);④身处异乡、云物不殊的舒适(或:异乡纵酒、聊慰思心的无奈)。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手法赏析的综合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考生要注意结合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将内容理解与选项进行对比分析。选项C,“设想寒气退去之后堤柳舒枝、山梅开放的景象”错,颈联所写的是堤岸好像等待腊月赶快过去,好让柳树舒展枝条,山也要冲破寒气,好让梅花开放的景象;并没有写堤柳舒枝、山梅开放。故答案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赏析诗歌的情感能力。分析诗歌的情感有两种方式,一是自己分析,另一种是给出分析的方向,让考生通过诗歌进行解读,答题时注意明确题干中的答题方向,然后结合诗歌进行解释。此题是自己分析,考生要注意结合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进行准确赏析诗歌的情感。《小至》写冬至前后的时令变化,不仅用刺绣添线写出了白昼增长,还用河边柳树即将泛绿,山上梅花冲寒欲放,生动地写出了冬天里孕育着春天的景象。诗的末二句写他由眼前景物唤起了对故乡的回忆。虽然身处异乡,但云物不殊,所以诗人教儿斟酒,举杯痛饮。这举动和诗中写冬天里孕育着春天气氛的基调是一致的,都反映出诗人难得的舒适心情。

【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

杜甫简介

唐代·杜甫的简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 杜甫的诗(1875篇) ► 杜甫的名句

猜你喜欢

小至

宋代毛珝

九地阳初动,披衣起拥鑪。
门前初去马,窗外渐啼乌。
云色呈金未,梅梢破玉无。
焚香待天晓,点易自研朱。

小至

唐代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小至

明代郑善夫

小至风烟催气候,南州云物变乾坤。城头梅柳青春早,海上鱼龙白浪昏。

万事艰难悲故国,三年戎马闭柴门。小山梁苑多才子,汉水襄阳犹隐沦。

小至

明代朱应登

仲冬小至气氤氲,雪后川原路始分。佳节思亲倍惆怅,野人携酒意殷勤。

灰心未解回温律,霜鬓仍愁对朔云。抱病怀忧□拥塞,雍门吟苦不堪闻。

小至日书

宋代方回

谁知缇室动葭灰,总道阳从九地迴。
年近六旬愁里过,身行万里死边来。
诗存瘦骨全如我,花倚春风不是梅。
偶有友朋仍有酒,看云聊与釂深杯。

癸巳小至

宋代艾性夫

舌在贫何害,脾清瘦不妨。
天心半夜子,道脉一分阳。
山色春秋老,梅花天地香。
半炉煨芋火,意味颇悠长。

小至日书

宋代方回

谁知缇室动葭灰,总道阳从九地回。
年近六旬愁里过,身行万里死边来。
诗存瘦骨全如我,花倚春风不是梅。
偶有友朋仍有酒,看云聊与釂深杯。

小至日京口舟中

清代柳是

首比飞蓬鬓有霜,香奁累月废丹黄。

却怜镜里丛残影,还对尊前灯烛光。

错引旧愁停语笑,探支新喜压悲伤。

微生恰似添丝线,邀勒君恩并许长。

代吴儿作小至后九九诗八解 其三

宋代张侃

沽酒烹鱼送旧年,情知四九在冬前。
烘来布被何曾暖,身作弯弓宿露天。

代吴儿作小至后九九诗八解 其二

宋代张侃

三九寒威渐渐强,颠风刮面怎禁当。
篱头觱栗从头响,添得人愁綫样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