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

[唐代]: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除夜》阅读及答案

除 夜

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除夜宿太原寒甚①

于谦

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②愁?

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

【注】 ①这首诗是诗人离开杭州在太原担任山西巡抚时所作。②底用:何用。

(1)两首诗中诗人对“春风”的主观态度有何不同?

(2)两首诗虽同写除夜感触,但人生境界有高下之分。请结合诗的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及解析:

(1)第一首,诗人对春风有无奈畏惧之感,因春风的到来意味着又一个漂泊之年的开始,更增添了诗人思念亲人的愁苦之情;(2分)第二首,诗人对春风充满期盼喜悦之情,因春风的到来可以驱走严寒,带来温暖和希望。

(2)第一首写诗人彻夜不眠,抒发了浓郁的羁旅之愁和思念之苦,但是囿于狭隘的个人命运和情感。第二首写诗人视“寒甚”为“轻寒”,表现了不畏严寒困苦的乐观态度;同时,能推己及人,借春风即将到来宽慰漂泊天涯之人不必忧愁,体现了兼济世人的情怀,其人生境界明显高于第一首。

(1)试题分析:本题侧重于对关键意象“春风”的解读。考生可结合具体诗句及注释分析两位诗人对“春风”的“主观态度”。如第一首,由诗句中的“愁”“憔悴”,不难看出诗人对“春风”的畏惧。第二首,由“底用愁”“来不远”以及诗人在太原担任山西巡抚时的背景不难看出,诗人对能够驱走北方严寒的“春风”满怀期盼。

(2)试题分析:作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命题的角度以及答题的指向——“人生境界”,然后从诗歌的感情基调的角度分析。第一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悲”与“愁”,第二首诗则说不用愁,从中可见第二首诗表现出了乐观的人生态度,人生境界高出第一首诗。

点睛:诗言志,总是抒发一定的思想感情、一定的志向追求。认定诗词的内容,应分析诗句的具体内容,并与作者的观点、态度和作品主题的社会意义相联系。答题的公式:诗句描述内容(概述)+诗歌中的主旨。模式:诗中描写了……(归纳时要善于摘录诗中词语组合)的内容,抒发了……的思想感情。

来鹄简介

唐代·来鹄的简介

来鹄 来鹄(?-883),即来鹏(《全唐诗》作来鹄),唐朝诗人,豫章(今江西南昌市)人。相传来鹏家宅在南昌东湖徐孺子亭边,家贫,工诗,曾自称“乡校小臣”,隐居山泽。师韩柳为文,大中(847-860)咸通(860...〔► 来鹄的诗(33篇) ► 来鹄的名句

猜你喜欢

和林宗简除夜韵余与宗简皆病余而除夜皆赋诗因反前意

宋代陈傅良

穷怀卿相忧,老作儿女悲。
百尔皆妄想,一粲看新诗。
短长总归尽,君閲古盛衰。
煌煌五侯家,宽作数世期。
经史或不读,名字亦奚为。
茂对干三阳,静养月一规。

除夜

明代孙蕡

大地白雪似白沙,游子况复未归家。寒云黯淡暗海曲,春风浩荡来天涯。

楚山卢橘渐舒叶,故园枇杷应着花。未得乘船出江口,枯坐旅邸如春蛙。

除夜

宋代穆脩

灯前清泪落衣间,守岁分为客是闲。
老母今春年七十,寿觞争忍对慈顔。

除夜

宋代方岳

雪瓮冰齑了岁除,停杯且听话迂疎。
山居虽窄可无竹,家计甚贫犹有书。
但觉是非惊化鹤,不将喜怒等羣狙。
耦耕久与邻翁约,春雨宁辞手拮据。

除夜

宋代释守卓

密携光景共因循,谁为俱忘是要津。
毫髮不移人自老,看看啼鸟报芳春。

除夜

宋代赵万年

除夜春牛吼,开正虏骑多。
有谋思却敌,休问命如何。

除夜

宋代黄裳

守岁饮须频,光阴又再春。
漏移中夜刻,身是去年人。
天色收残腊,人心息旧尘。
东风新我意,相得向鸡晨。

除夜

宋代杨公远

老境渐相干,饶侬鬓未斑。
岁华今夜换,天道此时还。
累重家常俭,身轻心自闲。
莫愁生计薄,笔底有青山。

除夜

宋代洪咨夔

欲识新年课,都非旧日图。
词分诗料帐,酒夺饭工夫。
锻息柳边手,镊闲花裹须。
寒消芳草绿,打急办行厨。

除夜

宋代释行海

一年只有今宵在,心事悠悠陌上尘。
风雪闭门谁念旧,灯花独对未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