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①杜宇:传说中的古蜀国国王。杜鹃:鸟名,又叫杜宇、子规、布谷鸟。相传是古时蜀王望帝(名杜宇)的魂魄所化。其啼声有两个特点:一是连鸣不断,似泣似诉凄厉悲凉,民间有“杜鹃啼呜,泣血方止”的传说;二是叫声恰似在说“不如归去”,因而人们又称之为“催归鸟”。
②望帝:即远古蜀王杜宇。神:神灵。谓:告诉。予:我。

译文:
杜鹃鸣声凄厉,每天都在劝我归去。我的一片思乡之情这样深、这样痛。
如果有谁知道望帝有灵,那么可以问问他,希望他告诉我究竟何日是归期。

《春日闻杜宇》赏析

  谢枋得此诗,抓住了杜鹃鸟啼声的这些特点来抒写自己的感情。其最成功之处在于用望帝的传说来抒发自己彻骨的思归之情,并把这种情绪描绘得缠绵往复,回肠荡气。

  作者在二十八字的短短篇幅里,高度地集中题材。全诗紧紧围着一个人(作者自己)、一种物(杜鹃)、一件事(归)展开。仅从字面上来看,四句中有两句出现了作者自己,两句出现了杜鹃鸟,三句出现了“归”字。进一步研读,还发现其实四句都没有离开这人、物、事三者。这种反复吟唱的写法,类似民歌中的复沓,仿佛仍有“杜鹃催人归,我归,我归,我归……”的旋律不断萦绕耳际,律感强烈,引起共鸣。

  全诗的结构也十分巧妙。诗的开篇先用杜鹃催归起兴,并连用“日日”二字,足见此鸟之殷勤多情,好像在说物有情而人无意。但接下来次句却说,我的归心如此急切,可惜无人知道,当然,杜鹃也是不理解我的。这样一来便使起兴鹃鸣反倒成了铺垫,从而把作者思归的情绪推向了高潮。三、四句在前两句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使人与杜鹃之间形成直接联系,用人向物发问的方式表达作者对归期的盼望和对可能出现的永无归期的忧虑。

  通观全诗,这种由物(劝归)到人(思归),再由人(问归)到物(预示归期),最后仍然归结到人(归期何时)的结构方式,在人、物、事三者之间构成循环不断的关系,极符合作者所要表达的缠绵不绝、难解难断的思想感情。

谢枋得简介

宋代·谢枋得的简介

谢枋得 谢枋得(1226~1289年4月25日),字君直,号叠山,别号依斋,信州弋阳(今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诗文豪迈奇绝,自成一家。担任六部侍郎,聪明过人,文章奇绝;学通“六经”,...〔► 谢枋得的诗(125篇) ► 谢枋得的名句

猜你喜欢

春日闻杜宇

宋代谢枋得

杜鹃日日劝人归,一片归心谁得知。
望帝有神如可问,谓予何日是归期。

清明前一日闻杜宇示清道芬

宋代释德洪

篱外花如海,闲轩小寝惊。
最先闻杜宇,更觉近清明。
云怒必为雨,风和抝得晴。
阿芬甘劣我,笑里恰诗成。

春日闻杜鹃

明代高承埏

三月花前叫落晖,四更柳外点征衣。

行人一夜催归去,只莫天津桥上飞。

闻杜宇

唐代贯休

咽雨哀风更不停,春光于尔岂无情。
宜须唤得谢豹出,方始年年无此声。

闻杜宇

宋代宋祁

传闻望帝冤,底处最堪怜。
蜀月将残夜,巴山欲晓天。
周军尝化鹤,齐后亦为蝉。
物变皆如此,非君是偶然。

闻杜宇

宋代刘过

杜宇几声烟霭外,相思只在蜀山阴。
闲愁不共花飞尽,赢得伤春一片心。

闻杜宇

宋代寇准

曾为深冤无处雪,长年江上哭青春。
平林雨歇残阳后,愁杀天涯去国人。

醉闻杜宇

宋代仇远

家家酒似池,日日醉如泥。
海燕聊为客,杜鹃何苦啼。
狂那知帽落,归不为花迷。
信笔成诗句,苔牋小草题。

枕上闻杜宇

宋代曹勛

催晓钟残景气清,杜鹃声里梦魂惊。
山林广袤不知乐,犹作不如归去声。

枕上闻杜宇

宋代曹勋

催晓钟残景气清,杜鹃声里梦魂惊。
山林广袤不知乐,犹作不如归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