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去杭五年,吴中仍岁大饥疫,故人往往逝去
[宋代]:苏轼
来往天吴一梦间,故人半作冢累然。
独依旧社传真法,要与遗民度厄年。
赵叟近闻还印绶,竺翁先已反林泉。
何时策杖相随去,任性逍遥不学禅。
來往天吳一夢間,故人半作冢累然。
獨依舊社傳真法,要與遺民度厄年。
趙叟近聞還印绶,竺翁先已反林泉。
何時策杖相随去,任性逍遙不學禅。
宋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自号道人,世称苏仙。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
► 苏轼的诗(4428篇) ► 苏轼的名句〕
宋代: 苏轼
来往天吴一梦间,故人半作冢累然。
独依旧社传真法,要与遗民度厄年。
赵叟近闻还印绶,竺翁先已反林泉。
何时策杖相随去,任性逍遥不学禅。
來往天吳一夢間,故人半作冢累然。
獨依舊社傳真法,要與遺民度厄年。
趙叟近聞還印绶,竺翁先已反林泉。
何時策杖相随去,任性逍遙不學禅。
宋代: 苏轼
来往三吴一梦间,故人半作冢累然。
独依旧社传真法,要与遗民度厄年。
赵叟近闻还印绶,竺翁先已返林泉。
何时杖策相随去,任性逍遥不学禅。
來往三吳一夢間,故人半作冢累然。
獨依舊社傳真法,要與遺民度厄年。
趙叟近聞還印绶,竺翁先已返林泉。
何時杖策相随去,任性逍遙不學禅。
宋代: 苏轼
我识南屏金鲫鱼,重来拊槛散斋余。
还従旧社得心印,似省前生觅手书。
葑合平湖久芜漫,人经丰岁尚凋疏。
谁怜寂寞高常侍,老去狂歌忆孟诸。
我識南屏金鲫魚,重來拊檻散齋餘。
還従舊社得心印,似省前生覓手書。
葑合平湖久蕪漫,人經豐歲尚凋疏。
誰憐寂寞高常侍,老去狂歌憶孟諸。
宋代: 苏轼
我识南屏金鲫鱼,重来拊槛散斋余。
还从旧社得心印,似省前生觅手书。
葑合平湖久芜没,人经丰岁尚凋疏。
谁怜寂寞高常侍,老去狂歌忆孟诸。
我識南屏金鲫魚,重來拊檻散齋餘。
還從舊社得心印,似省前生覓手書。
葑合平湖久蕪沒,人經豐歲尚凋疏。
誰憐寂寞高常侍,老去狂歌憶孟諸。
宋代: 李覯
今人往往号能文,意熟辞陈未足云。
若见江鱼须恸哭,腹中曾有屈原坟。
今人往往号能文,意熟辭陳未足雲。
若見江魚須恸哭,腹中曾有屈原墳。
元代: 邵亨贞
楼迥。人静。雨摇灯影。梦绕天涯。路赊。水边小梅开几花。人家。酒旗何处斜。客路冰霜惊岁晚。情绪懒。长是念疏散。小溪滨。犹有春。故人。几时相见频。
樓迥。人靜。雨搖燈影。夢繞天涯。路賒。水邊小梅開幾花。人家。酒旗何處斜。客路冰霜驚歲晚。情緒懶。長是念疏散。小溪濱。猶有春。故人。幾時相見頻。
唐代: 白居易
清晨承诏命,丰岁阅田闾。膏雨抽苗足,凉风吐穗初。
早禾黄错落,晚稻绿扶疏。好入诗家咏,宜令史馆书。
散为万姓食,堆作九年储。莫道如云稼,今秋云不如。
清晨承诏命,豐歲閱田闾。膏雨抽苗足,涼風吐穗初。
早禾黃錯落,晚稻綠扶疏。好入詩家詠,宜令史館書。
散為萬姓食,堆作九年儲。莫道如雲稼,今秋雲不如。
唐代: 刘禹锡
长安铜雀鸣,秋稼与云平。玉烛调寒暑,金风报顺成。
川原呈上瑞,恩泽赐闲行。欲反重城掩,犹闻歌吹声。
長安銅雀鳴,秋稼與雲平。玉燭調寒暑,金風報順成。
川原呈上瑞,恩澤賜閑行。欲反重城掩,猶聞歌吹聲。
宋代: 林景熙
一声新雁荻花秋,片月吴松共客舟。
却忆去年今夜月,思君独上越山楼。
一聲新雁荻花秋,片月吳松共客舟。
卻憶去年今夜月,思君獨上越山樓。
明代: 王汝玉
乡心离思共依依,吴水吴山怅久违。
客里频看流景换,老来偏感故人稀。
百花僧舍思携酒,细雨春林忆采薇。
一枕飘零江海梦,夜深空趁蝶交飞。
鄉心離思共依依,吳水吳山怅久違。
客裡頻看流景換,老來偏感故人稀。
百花僧舍思攜酒,細雨春林憶采薇。
一枕飄零江海夢,夜深空趁蝶交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