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刘长卿的诗 > 寻南溪常道士

寻南溪常道士

[唐代]: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一路上经过的地方,青苔小道留下鞋痕。
白云依偎安静沙洲,春草环绕道院闲门。
新雨过后松色青翠,循着山路来到水源。
看到溪花心神澄静,凝神相对默默无言。

注释:
①莓苔:一作“苍苔”,即青苔。履痕:一作“屐痕”,木屐的印迹,此处指足迹。
②渚:水中的小洲。一作“者”。春草:一作“芳草”。
③“溪花”两句:因悟禅意,故也相对忘言。禅:佛教指清寂凝定的心境。

《寻南溪常道士》赏析

  全诗围绕着题目的“寻”字,逐渐展开。“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开始二句就突出一个“寻”字来,顺着莓苔履痕(一作“屐痕”),一路寻来。语言浅淡质朴,似乎无须赘言:那人迹罕至的清幽山径,正是常道士出入往来之地,这里没有人间喧嚣,满路莓苔。履痕屐齿给来访者带来希望和猜想:幽人不远,晤面在即;否则就是其人出晤,相会须费些周折。

  颔联写由顺其路而始入其居境。两句写景平列,用意侧重“闭门”寻人不遇。“白云依静渚”,为远望。

  白云絮絮,缭绕小渚。“依”字有意趣。越溪(或是缘溪)而至其巖扉,近看则“春草闭闲门”,蓬门长闭,碧草当门,道士不在寓所。如果说一路莓苔给人幽静的印象,那么这里的白云、芳草、静渚、闲门,则充满静穆淡逸的氛围。渚是“静”的,白云、芳草也是静静的。门“闲”,不遇之人,来访者不期然而然的心境也“闲”。一切都显得恬静自然,和谐默契,不受丝毫纷扰。在自然景物的观照中,悄然融入自在平静的心绪,来访不遇的怅然,似乎被这清幽、宁静的环境,带有内省参照的“禅意”所冲化,渐趋恬然。

  独闭的闲门,摇曳的小草,使人浸润在“绿满窗前草不除”的幽静自在境界,滋味咸化于这静默的世界之中。

  上四句叙寻而不遇,意绪明白。后四句继写一路景观,浑化无迹须缓缓味出。“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这看松寻源,所趋何向,是不遇而再寻,还是顺便一游其山,还是返回,诗人没有说出。两句以景带叙,下句叙事成份更多些。“水源”,应该不是指来时“经行处”,所以“随山”不是下山,而是入山,随山转折,缘山道探寻水源。道士不在寓所,因此这寻水源,也就是寻道士,“随”字简洁,山道纡绕,峰回路转,随山探源,缘水经山。其间林壑深秀,水声潺潺,都由这个“随”字导人神游,启迪丰富的“曲径通幽”的想象。上句“过雨看松色”,或指道士居所“门外景”,或指“随山”时的景致。“过雨”暗示忽然遇雨,诗人仅仅用一“过”字表示它的刚刚存在,而着意于雨霁云收之后翠绿生新的松色。“过”字,把阵雨带来的清新宜人的气息、物色,轻松自然地托显出来,同时也隐隐带出漫步山道的时间进程。

  “过雨”,涮新了松色,也带来冥想。自生自灭的短暂一“过”,和静静白云一样,已在写“禅意”(金性尧)。

  尾联的“禅意”,用得精妙。诗人看见了“溪花”,却浮起“禅意”,从幽溪深涧的陶冶中得到超悟,从摇曳的野花静静的观照中,领略到恬静的清趣,溶化于心灵深处是一种体察宁静,荡涤心胸的内省喜悦,自在恬然的心境与清幽静谧的物象交融为一。况且禅宗本来就有拈花微笑的故事,这都溶入默契不言的妙悟中,而领会出“禅意”,因用“与”,把物象和情感联结起来。禅宗的妙悟和道家的得意忘言,有内在相通之处。佛道都喜占山林,幽径寻真,荡入冥思,于此佛道互融,而进入“相对亦忘言”的精神境界。

  芳草松色、白云溪花的美感,“禅意”默想的清享,都清美极了。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惬意自得的感受,也都含融在诗的“忘言”之中。

刘长卿简介

唐代·刘长卿的简介

刘长卿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德宗建中年间,曾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与诗仙李白交厚,有《唐刘随州诗集》传世,其诗五卷入《全唐诗》。刘长卿生...〔► 刘长卿的诗(733篇) ► 刘长卿的名句

猜你喜欢

寻南溪常道士

唐代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和许太常道中家园成趣轩韵

明代郭登

君家三径几时开,千个长松绕屋栽。
把钓每从溪上去,题诗还傍竹间来。
梦阑石枕月相对,花落柴关风自推。
有约频过寻贺老,莫教空棹酒船回。

张七及辛大见寻南亭醉作

唐代孟浩然

一作张七及辛大见访
山公能饮酒,居士好弹筝。
世外交初得,林中契已并。
纳凉风飒至,逃暑日将倾。
便就南亭里,余尊惜解酲。

虢州逢侯钊同寻南观因赠别

唐代卢纶

相见翻惆怅,应怜责废官。
过深慙禄在,识浅赖刑宽。
独失耕农业,同思弟姪欢。
衰贫羞客过,卑束会君难。
放鹤登云壁,浇花遶石坛。
兴远江海上,迹在是非端。
林密风声细,山高雨色寒。
悠然此中别,宾僕亦阑干。

栖霞寺东峰寻南齐明徵君故居

唐代刘长卿

山人今不见,山鸟自相从。
长啸辞明主,终身卧此峰。
泉源通石径,磵户掩尘容。
古墓依寒草,前朝寄老松。
片云生断壁,万壑遍疎钟。
惆怅空归去,犹疑林下逢。

栖霞寺东峰寻南齐明征君故居

唐代刘长卿

山人今不见,山鸟自相从。长啸辞明主,终身卧此峰。
泉源通石径,涧户掩尘容。古墓依寒草,前朝寄老松。
片云生断壁,万壑遍疏钟。惆怅空归去,犹疑林下逢。

虢州逢侯钊同寻南观因赠别(时居停务)

唐代卢纶

相见翻惆怅,应怜责废官。过深惭禄在,识浅赖刑宽。
独失耕农业,同思弟侄欢。衰贫羞客过,卑束会君难。
放鹤登云壁,浇花绕石坛。兴还江海上,迹在是非端。
林密风声细,山高雨色寒。悠然此中别,宾仆亦阑干。

叔禾枉舆湖上便同理棹寻南山下净慈寺一首

明代黄省曾

隐才抗贞步,达屦存同调。琴瑟心既开,登扪兴兹掉。

浼浼北湖厉,窈窈南山眺。双情交远襟,晟论皆清诏。

兰阳佐腾羽,翠阜延兴啸。灵纪倏攀仰,表刹在瞻造。

金躯俨峨容,宝宇廓层峤。五药悬采掇,八正期精邵。

虚林琅法鼓,苕木鸣芳翲。遨衷未云巳,盘徊尽西照。

张七及辛大见寻南亭醉作(一作张七及辛大见

唐代孟浩然

山公能饮酒,居士好弹筝。世外交初得,林中契已并。
纳凉风飒至,逃暑日将倾。便就南亭里,馀尊惜解酲。

南溪

宋代杨辅世

碧玉寒塘莹不流,红蕖影里立沙鸥。
便当不作南溪看,当得西湖十里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