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朱彝尊的诗 > 桂殿秋·思往事

桂殿秋·思往事

[清代]:朱彝尊

思往事,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
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

《桂殿秋·思往事》赏析

  这首《桂殿秋》,五句,二韵,二十七个字,纯属短制。在如此短短的尺幅中,织进了词人缠绵悱恻的情思,而且描画出意中人的眉眼。这大约就是该作赢彩的缘故。“思往事,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词人以轻灵的笔触描绘了载着他和她的小船,随着回忆的水流,沿江驰向了秋风秋雨的越山的场景。开头一个“思”字,带起“往事”,进而提掣着全词,把全词的内容界域在回忆的范围里;再一个“渡”字,表明词人此行的去向和乘载一乘着船儿沿江而前,至于去往何处,不得而知。词旨并非记游,而是透露一种朦胧的爱情。“青蛾低映越山看”,词人描画意中人的形态,并没有着笔她的眼睛,“青蛾”下面的明眸显得朦胧,从而给人留下想像的余地。一个“低映”,再一个“看”,活画出少女遥望雨色迷蒙的越山的情态。这少女许是有满腹心事。透过少女朦胧望山的身姿,似乎可以看到在她不远处正在凝视着她的词人的形象。

  “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共眠”,极险,险些使词趣跌入邪秽的渊薮。“听秋雨”,极写词人与意中人虽同舸共眠却心愿难遂的凄苦心态与情状。既然是“秋雨”,那么这辰光最多是“已凉天气未寒时”的深秋,但词人却硬说是“寒”,是因为“各自”“小簟轻衾”。小簟,意中人所卧,隐写意中人娇小温柔;轻衾,词人所用,隐写不耐秋凉。或日二人皆“小簟轻衾”也未尝不可;但共眠分卧确是不容置疑的。否则,“各自寒”便好无来由了。“各自寒”,分明使自然气温下降了许多,其原因当然是“天气不寒人心寒”了。这一韵曲折往复,蕴藉委婉,不言相思愁苦,而极言相思愁苦。

  附带提一笔,词人与意中人只是心会神交,并没有结合。尽管好花旁落,词人却旧情不忘,所以有《桂殿秋》。如此痴爱之写,却又不见字面直露,全在一“看”、一“听”、一“寒”中传出;而全部复杂难言之心绪也仅凭一“共”、一“各”字之对相观照间抽引,诚是不凡之圣手。

朱彝尊简介

清代·朱彝尊的简介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 朱彝尊的诗(189篇) ► 朱彝尊的名句

猜你喜欢

桂殿秋·思往事

清代朱彝尊

思往事,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
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

桂殿秋·飞翠盖

宋代李仁本

飞翠盖,走篮舆。

桂殿秋·秋色里

宋代向子諲

秋色里,月明中。红旌翠节下蓬宫。蟠桃已结瑶池露,桂子初开玉殿风。

桂殿秋·青帝子

宋代刘翰

青帝子,碧莲宫。

桂殿秋·双玉节

宋代刘翰

双玉节,到神京。碧杯仙露冷如冰。
一声金磬千花发,洞口天风吹酒醒。

桂殿秋·仙女下

唐代李白

仙女下,董双成,
汉殿夜凉吹玉笙。
曲终却从仙宫去,
万户千门惟月明。

桂殿秋·春日过宝瓶寺

明代范文光

一溪水,满山云。

空林花放寂无人。

不堪茅屋稀烟,处处春风尽掩门。

桂殿秋·赠金陵姬刘娟

明代范文光

不在艳,不须多。

尊前一掷与横波。

梨花着雨春容冷,应唤金陵小素娥。

桂殿秋 二

唐代李白

河汉女,玉鍊颜,云軿往往在人间。
九霄有路去无迹,袅袅香风生佩环。

桂殿秋 一

唐代李白

仙女下,董双成,汉殿夜凉吹玉笙。
曲终却从仙官去,万户千门惟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