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王桂阳
[南北朝]:吴均
松生数寸时,遂为草所没。
未见笼云心,谁知负霜骨。
弱干可摧残,纤茎易陵忽。
何当数千尺,为君覆明月。
松生數寸時,遂為草所沒。
未見籠雲心,誰知負霜骨。
弱幹可摧殘,纖莖易陵忽。
何當數千尺,為君覆明月。
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①笼云心:指高远的志向。负霜骨:指坚贞的品质。
②弱干:都指松树幼小时的枝干。陵忽:欺陵、忽视,也即是摧残的意思。
③何当:何日。覆明月:与前面“笼云”意思相似。笼云、覆月,都是指建大功立大业、能“遮无盖地”的意思。
译文:
一棵幼松刚刚出土,就被丛生的杂草埋住。
没能看到它那笼聚云气的心志,谁能知道它有不畏霜雪的傲骨。
软弱的枝干随时可能遭受摧残,纤细的茎叶容易受到轻藐欺侮。
第 397 页[①]这两句是说松树虽是大材,但当它初生数寸之时,也会被草埋没而不被看重。
第 397 页[②]笼云心:指高远的志向。负霜骨:指坚贞的品质。这两句是说,当一个人高远的志向尚未表露的时候,谁能晓得他有坚贞的品质呢?
第 397 页[③]弱干。邰希菟茎:都指松树幼小时的枝干。陵忽:欺陵、忽视,也即是摧残的意思。
第 397 页[④]何当:何日。覆明月:与前面“笼云”意思相似。笼云、覆月,都是指建大功立大业、能“遮无盖地”的意思。
【说明】
这是一首赠给别人以表明自己的志向的诗。诗中以松自比,说明自己地位虽低,但志气很高;虽被摧残,但不甘埋没;一朝得志高升,还要做一番事业。王桂阳:可能即桂阳郡太守王嵘。
--------邓魁英、韩兆琦等《汉魏南北朝诗选注》
诗人在这首诗里咏叹的是松树,但它不是纯粹的咏物诗,而是借咏物抒情咏怀,明写松树,暗喻人才,句句写松,却句句落实到人。诗的前四句指出,松树在幼小时,并没有很特别的地方,它和其他小树苗一样,常常淹没在杂草丛中,不为人们所注意。人们不知道它有远大的发展前景,也不了解它的笼罩云气的壮志和傲霜斗雪的风骨。这既是诗人的自喻和自况,表明自己像松树那样具有远大的理想和坚贞的节操,是一个“好苗子”,但“为草所没”,未被发现和看重;同时也是要求当权者“慧眼识人”,要善于识别和发现人才。“弱干可摧残,纤茎易陵忽”两句,指出松树的成长有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过程,特别在它幼小的时候,容易被摧残、被伤害,只有精心地培育它,爱护它、保护它,它才能茁壮成长,长成参天大树。这两句诗,有诗人寻求庇护的意图。诗人自荐多才,仕途不济,后因私撰《齐春秋》而遭受打击,长久失意,希望得到王桂阳的援助和保护。以上六句诗,深刻揭示了人才成长的规律,即不仅要善于识别和发现人才,还要注意培养和爱护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人才的健康成长,不然的话,人才是很容易被埋没、被损害的。诗的最后两句,诗人保证说:当幼松一旦长成数千尺的大树,一定不会辜负主人的知遇之恩,要建功立业,庇护众生,有所作为。
此诗通篇采用比体,情意委婉,笔意含蓄,与当时南朝华靡艳丽的诗风相比,此诗显得清新挺拔,别具一格。从结构上看,全篇首尾呼应,章法整饰,一气贯注,中两联为对仗,已有一些唐人律诗的体貌。
南北朝·吴均的简介
吴均(469~520年),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出身贫寒,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沈约见其文,倍加称赏。梁天监二年(503),吴兴太守柳恽召为主簿,常引与赋诗。建安王...〔
► 吴均的诗(8篇) ► 吴均的名句〕
南北朝: 吴均
松生数寸时,遂为草所没。
未见笼云心,谁知负霜骨。
弱干可摧残,纤茎易陵忽。
何当数千尺,为君覆明月。
松生數寸時,遂為草所沒。
未見籠雲心,誰知負霜骨。
弱幹可摧殘,纖莖易陵忽。
何當數千尺,為君覆明月。
宋代: 史浩
嫦娥屑玉醖旃檀,乞与人间秋后看。
已向水边吟月晓,却来花下立更残。
西风把酒休催菊,南国行歌不赋兰。
何必秾香千万斛,鼻端须此百忧宽。
嫦娥屑玉醖旃檀,乞與人間秋後看。
已向水邊吟月曉,卻來花下立更殘。
西風把酒休催菊,南國行歌不賦蘭。
何必秾香千萬斛,鼻端須此百憂寬。
宋代: 陈傅良
雨耨风耕病汝多,谁将一一手摩挲。
幸因奉令来循垄,恨不分劳去荷蓑。
凉德未知年熟不,微官其奈月桩何。
殷勤父老曾无补,待放腰鎌与醉歌。
雨耨風耕病汝多,誰将一一手摩挲。
幸因奉令來循壟,恨不分勞去荷蓑。
涼德未知年熟不,微官其奈月樁何。
殷勤父老曾無補,待放腰鎌與醉歌。
宋代: 徐照
官树标牌号,遮阴种已成。
井乾人立久,芦密兽行鸣。
接洞多空地,居城半是兵。
未能忘好古,缺石认题名。
官樹标牌号,遮陰種已成。
井乾人立久,蘆密獸行鳴。
接洞多空地,居城半是兵。
未能忘好古,缺石認題名。
明代: 湛若水
风驭云车天与游,天风吹过桂阳州。未知城郭人文别,分付诗囊一并收。
風馭雲車天與遊,天風吹過桂陽州。未知城郭人文别,分付詩囊一并收。
唐代: 高适
桂阳年少西入秦,数经甲科犹白身。
即今江海一归客,他日云霄万里人。
桂陽年少西入秦,數經甲科猶白身。
即今江海一歸客,他日雲霄萬裡人。
明代: 黎民表
中朝执戟早为郎,岂意云霄落羽伤。一卧摄山迷药草,几从江左擅文章。
明时不重怀沙赋,远播知无适越装。藉藉广平声绩在,御屏前已记循良。
中朝執戟早為郎,豈意雲霄落羽傷。一卧攝山迷藥草,幾從江左擅文章。
明時不重懷沙賦,遠播知無适越裝。藉藉廣平聲績在,禦屏前已記循良。
宋代: 刘攽
驿书频插羽,汉士远征蛮。
四月天将暑,三苗旧阻艰。
悲笳背城邑,苦雾湿关山。
后夜东南望,妖氛翼轸间。
驿書頻插羽,漢士遠征蠻。
四月天将暑,三苗舊阻艱。
悲笳背城邑,苦霧濕關山。
後夜東南望,妖氛翼轸間。
宋代: 曾丰
瘦筇轻拨火云开,前若相招后若推。
康乐苍梧充史具,祝融彭蠡效诗材。
况余湘水故人在,曾为阮家青眼来。
囊正自枵我辄瘿,好音听与雁俱回。
瘦筇輕撥火雲開,前若相招後若推。
康樂蒼梧充史具,祝融彭蠡效詩材。
況餘湘水故人在,曾為阮家青眼來。
囊正自枵我辄瘿,好音聽與雁俱回。
宋代: 韦骧
犹余残雪凝山椒,已见新春上柳条。
引领不能成面别,寄诗空欲减魂消。
为言民社迁官重,莫嘆湖湘去路遥。
早向县廷舒所欲,如君风迹定翘翘。
猶餘殘雪凝山椒,已見新春上柳條。
引領不能成面别,寄詩空欲減魂消。
為言民社遷官重,莫嘆湖湘去路遙。
早向縣廷舒所欲,如君風迹定翹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