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琴

[元代]:黄溍

三尺枯桐树,相随年岁深。

此行端有意,何处托知音。

隐隐青山夜,寥寥太古心。

空携水仙曲,更向海中岑。

《抱琴》赏析

琴,俗称古琴,是一种拨弦乐器,音调高雅。古人常以琴声寄意,表达其喜怒哀乐,志趣抱负。这首诗就是托物言志、抚琴抒怀之作,表现出曲高和寡、知己难觅、怀才不遇的心声。首二句开门见山,入手擒题。“三尺枯桐树,相随年岁深。”传说神农造琴,长三尺六寸六分,故王安石有“三尺空弦膝上桐”(《和张仲通见寄三绝句》之一)之句。而高级的琴身,多用桐木制成,故庾信有“桐孙待作琴”(《咏树》)之句。则所谓“三尺枯桐树”,就是指琴,同时又化用焦桐的典实:“吴人有烧桐以爨者,〔蔡〕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后汉书·蔡邕传》)。从而暗含良琴之意,因此得以“相随年岁深”。久经年月,相随相伴,不舍寒暑,长时抱持。言下之意,知音难得,既未轻易弹奏,更不随意出售,仅可怀抱手持矣。这里以琴自喻,曲折隐微地表达了诗人的自信和宏才。三、四句承上而发:这般行为,确有深刻意味;何时何地,可能托于知音。两句暗含曲高和寡之意,反映了当世少知音、茫茫无所求的失望之情。琴曲高雅,声调悠婉,传情达意,惟妙惟肖,可是世无赏其音,人无知其心,则“有意”势同于“无意”,“何处”不异于“无处”,“年岁”虽“深”,抱之而已。何至于斯?盖以阳春白雪,雅曲难和。那么,此曲调之美妙究有几何?欲知音之高深必得几许?由此自然转出下面两句:“隐隐青山夜,寥寥太古心。”这五、六两句明似直赋,暗含故实,虚实结合,表里相映,用事无迹,寄怀深微。传说古时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伯牙琴曲,意之所到,子期听音便能心领神会,高山流水,无不极尽。而今,善弹者或有,高高青山,朗朗清夜,隐隐琴曲,悠悠妙声,情趣盎然,偶臻胜境,但却始终没有古时那种心心相印的善听者,而致寥寥无应,到头来反变得琴心冷寂,孤弦哀音。隐微曲折地表达了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同时,也是以点带面地控诉了扼杀人才的不合理社会。最后两句仍化用故实,回应题旨,具体而微。“空携水仙曲,更向海中岑。”“水仙”即琴曲之一“水仙操”。据《乐府古题要解》卷下“水仙操”条:传说伯牙学鼓琴初成,“至于精神寂寞,情志专一,尚未能也”。于是随钟师至海中蓬莱山,“但闻海上水汩汲崩澌之声,山林杳冥,群鸟悲号,怆然叹曰:‘先生将移我情。’乃援琴而歌之。曲终……遂为天下妙手。”两句意谓:徒携雅琴“年岁深”,空怀妙技“托知音”,“水仙曲”既与俗世无缘,不妨“更向海中”仙山去,超凡脱俗,益求高妙。“海中岑”,显然有所喻指,乃针对轻视才华之士的恶劣环境而言。世不我遇,何恋之有,“抱琴”高蹈,自我欣赏可矣,反映出诗人欲施展宏图于社会而不为现实所容的悲凉情绪。

此诗巧用典故,善作隐喻,词意幽深,乍始读之,稍显幽晦深曲,一时难明题旨。但经一番体味,不仅可曲径通幽,捕捉到诗的旨趣,且比直截了当更有回味的余地。

黄溍简介

元代·黄溍的简介

黄溍 黄溍(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字晋卿,一字文潜,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元代著名的理学家、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书画家。曾祖梦炎,南宋进士,仕至行太常丞兼枢密院编修...〔► 黄溍的诗(3篇) ► 黄溍的名句

猜你喜欢

抱琴

元代黄溍

三尺枯桐树,相随年岁深。

此行端有意,何处托知音。

隐隐青山夜,寥寥太古心。

空携水仙曲,更向海中岑。

题抱琴图

明代史谨

童子携琴过野桥,松阴夹路草萧萧。知君不是花奴手,未必侯门肯见招。

抱琴归去图

明代唐寅

抱琴归去碧山空,一路松声雨鬓风。
神识独游天地外,低眉宁肯谒王公。

题扇画东坡抱琴

宋代陈着

谓是苏长公,如何抱丝桐。
不必穷是非,闻名自生风。

题戴进山水抱琴图歌

明代杨承鲲

展开阅读全文 ∨

小景画·抱琴散步碧山幽

明代朱诚泳

抱琴散步碧山幽,万壑千岩爽气浮。一个茅亭无斗大,如何著得许多秋。

题画·其一·抱琴随处觅知音

明代朱诚泳

抱琴随处觅知音,谁识离骚万古心。行到溪山幽绝处,细听瀑布涤烦襟。

题画·其二·抱琴徐步白云深

明代朱诚泳

抱琴徐步白云深,路入长松十里阴。屐齿莫嫌苍藓涩,纷纷城市少知音。

舟至崔桥士人张生抱琴携酒见访

宋代苏舜钦

晚泊野桥下,暮色起古愁。
有士不相识,通名叩余舟。
铿铿语言好,举动亦风流。
自鸣紫囊琴,泻酒相献酬。
余少在仕宦,接纳多交游。
失足落坑穽,所向逢弋矛。
不图田野间,佳士来倾投。
山林益有味,足可销吾忧。

初晴抱琴登马退山对酒望远醉后作

唐代独孤及

年长心易感,况为忧患缠。壮图迫世故,行止两茫然。
王旅方伐叛,虎臣皆被坚。鲁人著儒服,甘就南山田。
挈榼上高磴,超遥望平川。沧江大如綖,隐映入远天。
荒服何所有,山花雪中然。寒泉得日景,吐霤鸣湔湔。
举酒劝白云,唱歌慰颓年。微风度竹来,韵我号钟弦。
一弹一引满,耳热知心宣。曲终余亦酣,起舞山水前。
人生几何时,太半百忧煎。今日羁愁破,始知浊酒贤。

黄溍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