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六六 >
诗文 >
李光的诗 >
自象登舟入武仙县境有山耸拔四十丈奇秀异常有道人于此昇仙因以得名
自象登舟入武仙县境有山耸拔四十丈奇秀异常有道人于此昇仙因以得名
[宋代]:李光
青山万叠俯涟漪,时有幽花挂石衣。
百里清溪休荡桨,要看倒影入窗扉。
青山萬疊俯漣漪,時有幽花挂石衣。
百裡清溪休蕩槳,要看倒影入窗扉。
宋代·李光的简介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
► 李光的诗(475篇) ► 李光的名句〕
宋代: 李光
青山万叠俯涟漪,时有幽花挂石衣。
百里清溪休荡桨,要看倒影入窗扉。
青山萬疊俯漣漪,時有幽花挂石衣。
百裡清溪休蕩槳,要看倒影入窗扉。
宋代: 何耕
修明国政保关山,岂在驰驱纵送间。
空使流人登剑阁,向风长喟笑庸孱。
修明國政保關山,豈在馳驅縱送間。
空使流人登劍閣,向風長喟笑庸孱。
宋代: 何耕
苦无雄畧但儿嬉,尚想山头学射时。
忽报阴平鱼贯入,可怜一镞不能施。
苦無雄畧但兒嬉,尚想山頭學射時。
忽報陰平魚貫入,可憐一镞不能施。
清代: 乾隆
厨峰铁背界凡间,举义旗初创业艰。
诺米无能誇地利,杜松安足抗师颜。
秋风瑟瑟重经过,天武棱棱莫仰攀。
寄语方来应敬念,岂容易抚有瀛寰。
廚峰鐵背界凡間,舉義旗初創業艱。
諾米無能誇地利,杜松安足抗師顔。
秋風瑟瑟重經過,天武棱棱莫仰攀。
寄語方來應敬念,豈容易撫有瀛寰。
明代: 殷奎
才入新安趣便真,县中官长是诗人。三年云路离情隔,千里月明清梦频。
栗叶满山秋实美,鲂鱼出水冻腴新。高斋昼寂便清供,消受民风一味淳。
才入新安趣便真,縣中官長是詩人。三年雲路離情隔,千裡月明清夢頻。
栗葉滿山秋實美,鲂魚出水凍腴新。高齋晝寂便清供,消受民風一味淳。
清代: 乾隆
山名三箭志曾闻,㠎嶪孤峰迥绝群。
忆昔乌号发连矢,至今雀跃服千军。
初来西狩秋方杪,重度东风春欲分。
我亦弯弧思继武,惟殷仰止恧瞻云。
山名三箭志曾聞,㠎嶪孤峰迥絕群。
憶昔烏号發連矢,至今雀躍服千軍。
初來西狩秋方杪,重度東風春欲分。
我亦彎弧思繼武,惟殷仰止恧瞻雲。
宋代: 项安世
原田漫漫不知津,春寨清明思杀人。
雨后烧痕无润泽,烟中日色少精神。
郢城南地沟隍古,海寨东西径遂新。
谁见当时经画意,只今高浪化征尘。
原田漫漫不知津,春寨清明思殺人。
雨後燒痕無潤澤,煙中日色少精神。
郢城南地溝隍古,海寨東西徑遂新。
誰見當時經畫意,隻今高浪化征塵。
宋代: 程公许
涨绿平堤万里桥,安舆欲去此迟留。
了知薪尽无余火,犹复情痴认刻舟。
终古不磨方寸恨,深恩未有一分酬。
回头菽水中年乐,拥袂汍澜涕莫收。
漲綠平堤萬裡橋,安輿欲去此遲留。
了知薪盡無餘火,猶複情癡認刻舟。
終古不磨方寸恨,深恩未有一分酬。
回頭菽水中年樂,擁袂汍瀾涕莫收。
宋代: 苏轼
桑麻已零落,藻荇复销沉。
园宅在人境,岁时伤我心。
强穿南埭路,遥望北山岑。
欲与道人语,跨鞍聊一寻。
桑麻已零落,藻荇複銷沉。
園宅在人境,歲時傷我心。
強穿南埭路,遙望北山岑。
欲與道人語,跨鞍聊一尋。
清代: 林占梅
重晤辽东老令威,方瞳碧眼世间稀。剑光出袖青蛇活,舄影翻空白鹤归。
閒理素琴调道性,静参秘箓悟元机。遥知云履星冠客,即日丹成列紫薇。
重晤遼東老令威,方瞳碧眼世間稀。劍光出袖青蛇活,舄影翻空白鶴歸。
閒理素琴調道性,靜參秘箓悟元機。遙知雲履星冠客,即日丹成列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