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荆轲

[唐代]:柳宗元

燕秦不两立,太子已为虞。千金奉短计,匕首荆卿趋。
穷年徇所欲,兵势且见屠。微言激幽愤,怒目辞燕都。
朔风动易水,挥爵前长驱。函首致宿怨,献田开版图。
炯然耀电光,掌握罔正夫。造端何其锐,临事竟趑趄。
长虹吐白日,仓卒反受诛。按剑赫凭怒,风雷助号呼。
慈父断子首,狂走无容躯。夷城芟七族,台观皆焚污。
始期忧患弭,卒动灾祸枢。秦皇本诈力,事与桓公殊。
奈何效曹子,实谓勇且愚。世传故多谬,太史征无且。

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①不两立:不能同时并存。太子:即燕太子丹,燕王喜之子。虞:忧患,引申为心病。千金:指代秦将樊於期之首级。短计:浅陋的计谋。荆卿:即荆轲。
②穷年:整年。徇:顺从。且见屠:将要被屠杀。微言:密谋;暗中进言。燕都:指燕国首都。
③朔风:北风,寒风。爵:古代酒器。长驱:向前奔驰不止。函首:将首级装入匣子。宿怨:指代秦王。
④炯然:明亮貌。电光:指匕首。罔:没有,不是。正夫:这里指行家。正:一作“匹”。造端:开始;开端。趑趄:犹豫,不进貌。
⑤仓卒:即仓猝,匆忙急迫。“按剑”二句:指秦王发怒攻打燕国事。
⑥“慈父”二句:指燕王杀太子丹仍被追逃事。芟:割草,引申为除去。七族:指亲姻家族。台:古代官署名。焚污:谓焚毁玷辱。
⑦弭:消除、停止。枢:枢纽,机关,关键。诈力:欺诈与暴力。桓公:齐桓公,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以信为号召,与秦之并兼诈力不同。
⑧曹子:即曹沫,春秋时期著名刺客。故:通“固”,本来。太史:指太史公司马迁。征:证明、应验。无且:指秦王侍医夏无且。

译文:
燕国秦国势不两立,燕太子丹为这块心病十分忧虑。决定用樊於期脑袋作信物奉行刺秦王的短浅计谋,让荆轲带上匕首赶赴秦地。
整年里卑词厚礼,奉养荆轲,恰逢人们将受屠戮,军事形势十分危急。微言大义激起樊氏深怨,献出人头,荆卿圆睁双眼怒气冲冲辞别燕国首都。
北风里一曲悲歌,易水送行场面壮烈,洒酒祭祀天地登车挥鞭长驱。把密封樊於期首级的匣子送给宿敌秦王,当面打开燕国的地图割让土地。
突然间闪闪电光,图穷匕首见,可惜拿匕首的人不是行家,耳热心悸。开始行事时锐气何等锋利,到紧要关头他却犹豫无计。
突然间似长虹横贯太阳,匆忙中反而自遭诛杀。秦王拔剑而起,盛怒伐燕,号呼声似风雷贯耳,秦军向燕地进发。
燕王斩下太子丹头颅讨好秦国,仍被追伐得到处奔跑,没有容身之舍。秦兵铲平城邑除掉燕王亲姻家族,燕国的官署宫观都被烧毁践踏。
开始行事时指望消除灾祸,最终反而触动了灾祸的机匣。秦王的兼并靠的是诈力,与讲信义的齐桓公大相径差。
怎能仿效勇士曹沫劫齐桓公的故事呢,实在叫做有勇无谋又愚有加。世间流传的史事本来就多有谬误,太史公已从秦侍医夏无且那里早有叹嗟。

《咏荆轲》赏析

  历史故事“荆轲刺秦王”,历代都有名人歌咏。晋代左思作有《荆轲饮燕市》,借歌咏荆轲以抒发对豪门权贵的蔑视;晋代陶渊明作《咏荆轲》,以诗的形式不仅再现了当年荆轲刺秦王的悲壮经过,而且以“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表明自己的叹惋颂赞之情;而柳宗元作的这首《咏荆轲》内涵更为丰富,作者用具有高度概括性和巨大包容性的语言成功地描述了这一重大事件的错综复杂的情节,精心制造了一个接一个的高潮。特别是绘声绘色地描写了荆轲临行时的悲壮场面和刺秦王的紧张激烈场面,生动体现出荆轲的勇敢、真诚、刚毅、愚狂的性格特征,从而使荆轲的形象跃然于纸上。而此诗的新意更在于诗人对荆轲作出了“勇且愚”的评价。秦国虐待作为人质的燕太子丹,杀戮樊於期的父母宗族,特别是秦军滥施武力,任意侵凌其他国家的种种暴行,引起了人们的强烈不满。对于像荆轲那些抵抗强秦,进行自保的人和事,则应给予一定的同情和颂赞;但是,对秦王采取暗杀等恐怖手段,不能不说是一种愚蠢而又危险的行径。因为这类行径无论如何不会改变历史发展的趋势。诗人对荆轲刺秦王这一愚昧盲动之举,表示了深深的叹惋。燕太子丹错误地将燕国的命运完全寄托在荆轲一人身上,诱使荆轲充当牺牲品,而荆轲却乐于效法古人,铤而走险,终于丧命,这是历史的悲剧。其实,荆轲即使能杀死秦王,也不能迫使秦国退还侵占各国的土地,从而挽救大势已去、行将灭亡的六国。

  唐代侠风犹盛,安史之乱后,皇室与强藩之间矛盾剧烈,借刺客之手除掉对方阵营中的要人一时成了热门话题与首选的手段。此诗即反映了柳宗元对这种政治上的短视与盲动的轻蔑,也表达了作者在国家统一上排斥“诈力”的观念。

柳宗元简介

唐代·柳宗元的简介

柳宗元 柳宗元(公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 柳宗元的诗(241篇) ► 柳宗元的名句

猜你喜欢

咏荆轲

唐代柳宗元

燕秦不两立,太子已为虞。千金奉短计,匕首荆卿趋。
穷年徇所欲,兵势且见屠。微言激幽愤,怒目辞燕都。
朔风动易水,挥爵前长驱。函首致宿怨,献田开版图。
炯然耀电光,掌握罔正夫。造端何其锐,临事竟趑趄。
长虹吐白日,仓卒反受诛。按剑赫凭怒,风雷助号呼。
慈父断子首,狂走无容躯。夷城芟七族,台观皆焚污。
始期忧患弭,卒动灾祸枢。秦皇本诈力,事与桓公殊。
奈何效曹子,实谓勇且愚。世传故多谬,太史征无且。

咏荆轲

魏晋陶渊明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和咏荆轲

清代黄淳耀

六国本蚩蚩,弱姬而为嬴。

前锋指督亢,太子呼荆卿。

雪泣视日影,戴头入咸京。

金注岂再掷,不待彼客行。

秦强资盗马,楚霸用绝缨。

取士以度外,能屈四海英。

忆昨燕市上,剑歌有雄声。

狗屠与渐离,皆足托死生。

拈掇苦不广,自致匕鬯惊。

丹诚昧大计,轲亦负虚名。

客中有此奇,寄在何门庭。

早进黄金台,当值数十城。

在燕非一昔,临发乃经营。

岂惟剑术疏,好谋不好成。

千秋博浪椎,一击非凡情。

和陶咏荆轲

宋代苏轼

秦如马後牛,吕氏非复嬴。天欲厚其毒,假手李客卿。
功成志自满,积恶如陵京。灭身会有时,徐观可安行。
沙丘一狼狈,笑落冠与缨。太子不少忍,顾非万人英。
魏韩裂智伯,肘足本无声。胡为弃成谋,托国此狂生。
荆轲不足说,田子老可惊。燕赵多奇士,惜哉亦虚名。
杀父囚其母,此岂容天庭。亡秦只三户,况我数十城。
渐离虽不伤,陛戟加周营。至今天下人,愍燕欲其成。
废书一太息,可见千古情。

咏荆州瑞莲

宋代李曾伯

莲之为瑞固有之,水神岂肯轻钟奇。
双花仅见子辱表,并蒂尝着原父诗。
未如今年荆州幕,拔萃出类罗方池。
二花三花四五花,至于六花同一枝。
根荄太华玉井藕,彷彿函德铜池芝。
晓来朝日千叶开,宛若羣玉齐顷葵。
花工示人厥有象,岂止绿沉而红依。
花中独此号君子,爱莲有说闻濂溪。
方今衆贤聚本朝,左右周召而皋夔。
朝和物和天地和,荐之千载之一时。
主人生平不好异,一见错愕开双眉。
此天産也岂人力,赋此直欲同僚知。

丙午十月十三夜梦过一大冢傍人为余言此荆轲墓也按地志荆轲墓盖在关中感嘆赋诗

宋代陆游

采药游名山,物外富真赏。
秋关策蹇驴,雪峡荡孤浆。
还乡忽十载,高兴寄遐想。
梦行河潼间,初日照仙掌。
坡陀荆棘冢,狐兔伏蓁莽。
悲歌易水寒,千古见精爽。
国雠久不复,惊觉泚吾颡。
何时真过兹,薄酹神所飨。

荆轲

明代孙蕡

悲歌慷慨发冲冠,上殿披图却胆寒。生劫诅盟缘底事,错将秦政比齐桓。

荆轲

宋代张耒

燕丹计尽问田生,易水悲歌壮士行。
嗟尔有心虽苦拙,区区两死一无成。

荆轲

宋代徐钧

独憾荆卿剑术疏,虎狼到手不能除。
何如博浪挥椎者,远击犹能中副车。

读荆轲传

元代叶颙

壮士西游遂不还,英雄千古笑燕丹。至今幽蓟秋风道,依旧萧萧易水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