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
[唐代]:白居易
青石出自蓝田山,兼车运载来长安。工人磨琢欲何用,石不能言我代言。不愿作人家墓前神道碣,坟土未干名已灭。不愿作官家道旁德政碑,不镌实录镌虚辞。愿为颜氏段氏碑,雕镂太尉与太师。
刻此两片坚贞质,状彼二人忠烈姿。义心如石屹不转,死节如石确不移。如观奋击朱泚日,似见叱诃希烈时。
各于其上题名谥,一置高山一沉水。陵谷虽迁碑独存,骨化为尘名不死。长使不忠不烈臣,观碑改节慕为人。
慕为人,劝事君。
青石出自藍田山,兼車運載來長安。工人磨琢欲何用,石不能言我代言。不願作人家墓前神道碣,墳土未幹名已滅。不願作官家道旁德政碑,不镌實錄镌虛辭。願為顔氏段氏碑,雕镂太尉與太師。
刻此兩片堅貞質,狀彼二人忠烈姿。義心如石屹不轉,死節如石确不移。如觀奮擊朱泚日,似見叱诃希烈時。
各于其上題名谥,一置高山一沉水。陵谷雖遷碑獨存,骨化為塵名不死。長使不忠不烈臣,觀碑改節慕為人。
慕為人,勸事君。
唐代·白居易的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河南郑州新郑人,葬于洛阳。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 白居易的诗(3737篇) ► 白居易的名句〕
唐代: 白居易
青石出自蓝田山,兼车运载来长安。工人磨琢欲何用,石不能言我代言。不愿作人家墓前神道碣,坟土未干名已灭。不愿作官家道旁德政碑,不镌实录镌虚辞。愿为颜氏段氏碑,雕镂太尉与太师。
刻此两片坚贞质,状彼二人忠烈姿。义心如石屹不转,死节如石确不移。如观奋击朱泚日,似见叱诃希烈时。
各于其上题名谥,一置高山一沉水。陵谷虽迁碑独存,骨化为尘名不死。长使不忠不烈臣,观碑改节慕为人。
慕为人,劝事君。
青石出自藍田山,兼車運載來長安。工人磨琢欲何用,石不能言我代言。不願作人家墓前神道碣,墳土未幹名已滅。不願作官家道旁德政碑,不镌實錄镌虛辭。願為顔氏段氏碑,雕镂太尉與太師。
刻此兩片堅貞質,狀彼二人忠烈姿。義心如石屹不轉,死節如石确不移。如觀奮擊朱泚日,似見叱诃希烈時。
各于其上題名谥,一置高山一沉水。陵谷雖遷碑獨存,骨化為塵名不死。長使不忠不烈臣,觀碑改節慕為人。
慕為人,勸事君。
清代: 乾隆
石梁岁往还,佳景称游攀。
马足若无路,云头复有山。
飞流垂振鹭,野卉锁孱颜。
更喜逢秋霁,都忘行旅艰。
石梁歲往還,佳景稱遊攀。
馬足若無路,雲頭複有山。
飛流垂振鹭,野卉鎖孱顔。
更喜逢秋霁,都忘行旅艱。
宋代: 李新
茅屋阴多麦化蛾,西山云重雨流禾。
未闻回也改其乐,解道虞兮奈若何。
身与前村孤堠远,泪随流水一溪多。
文章生世元无力,半岁边城伴枕戈。
茅屋陰多麥化蛾,西山雲重雨流禾。
未聞回也改其樂,解道虞兮奈若何。
身與前村孤堠遠,淚随流水一溪多。
文章生世元無力,半歲邊城伴枕戈。
清代: 乾隆
石栈隆崇云里盘,北来屈指最高峦。
昨朝细雨不成阵,今日晴空迥觉宽。
过岭东西异流水,策骢上下一征鞍。
刬脩岁久涂臻坦,可复谁歌行路难。
石棧隆崇雲裡盤,北來屈指最高巒。
昨朝細雨不成陣,今日晴空迥覺寬。
過嶺東西異流水,策骢上下一征鞍。
刬脩歲久塗臻坦,可複誰歌行路難。
清代: 乾隆
塞山过雨晓犹云,隐现诸峰濯黛纹。
为喜农功益茂实,何妨旅景自殷勤。
近藩已有联翩至,一体曾无内外分。
祖训聪听仰深意,高谈底更事云云。
塞山過雨曉猶雲,隐現諸峰濯黛紋。
為喜農功益茂實,何妨旅景自殷勤。
近藩已有聯翩至,一體曾無内外分。
祖訓聰聽仰深意,高談底更事雲雲。
清代: 乾隆
夜雨连纤晓未收,制衣亦复发行驺。
途中霶霈乃愈甚,马上逍遥那可留。
荔阪都成千瀑落,兰蹊忽作一川流。
石梁过不逾十里,别馆常山称憩休。
夜雨連纖曉未收,制衣亦複發行驺。
途中霶霈乃愈甚,馬上逍遙那可留。
荔阪都成千瀑落,蘭蹊忽作一川流。
石梁過不逾十裡,别館常山稱憩休。
宋代: 魏野
陶潜但植当门柳,潘岳惟栽满县花。
争似伯玄青石去,教民先只种桑麻。
陶潛但植當門柳,潘嶽惟栽滿縣花。
争似伯玄青石去,教民先隻種桑麻。
唐代: 白居易
青石出自蓝田山,兼车运载来长安。
工人磨琢欲何用,石不能言我代言。
不愿作人家墓前神道碣,坟土未干名已灭。
不愿作官家道旁德政碑,不镌实录镌虚辞。
愿为颜氏段氏碑,雕镂太尉与太师。
刻此两片坚贞质,状彼二人忠烈姿。
义心如石屹不转,死节如石确不移。
如观奋击朱泚日,似见叱诃希烈时。
各于其上题名谥,一置高山一沈水。
陵谷虽迁碑独存,骨化为尘名不死。
长使不忠不烈臣,观碑改节慕为人。
慕为人,劝事君。
青石出自藍田山,兼車運載來長安。
工人磨琢欲何用,石不能言我代言。
不願作人家墓前神道碣,墳土未幹名已滅。
不願作官家道旁德政碑,不镌實錄镌虛辭。
願為顔氏段氏碑,雕镂太尉與太師。
刻此兩片堅貞質,狀彼二人忠烈姿。
義心如石屹不轉,死節如石确不移。
如觀奮擊朱泚日,似見叱诃希烈時。
各于其上題名谥,一置高山一沈水。
陵谷雖遷碑獨存,骨化為塵名不死。
長使不忠不烈臣,觀碑改節慕為人。
慕為人,勸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