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与注释

译文:
笔直的竹子,不用把它栽来做声音优美如凤鸣的笛子,它也不需要用来做钓鱼竿。
只要看到在那冬日严寒,千花百草均已凋零之后,唯有窗前的竹子,仍然青翠碧绿;在大雪纷飞的时候去看,白茫茫中仅有的绿意,别具一番凌雪傲寒的情调。

《题李次云窗竹》赏析

  《题李次云窗竹》是一首借竹言志,别具情韵的咏竹诗。

  白居易这首诗,乍看之下似乎平淡无奇,开头的两句,用词平淡,无新奇,只是简单地交待了竹子不用,不须。但也由此设下了悬念,为什么不用?为什么不须?连串的设问,让人情不自禁往下看,原来亮点在后面,一个“看”字,点亮了人无限的想象空间。所以这首诗须仔细品读方能发现其中回味无穷,妙不可言。

  诗的开头就是的一连串比喻描写,这是一种比较创新的方式,前三句的比喻都是为了最后一句做铺垫,一个“看”字点明了诗的主旨,激发了诗的灵魂,让人无限遐想。“留向纷纷雪里看”看什么?洁白的雪里,唯剩下竹而已。从竹孤立于雪里看到竹的高洁本质,一种孤立于世俗的孤傲,也是从中衬托出诗人自已高洁的情怀。历代的士人君子之所以醉心于林,流连忘返,并非仅仅为了逃避现实社会,而是为了寻找一种精神寄托。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操。足见诗人对竹子的喜爱及对竹子品格的赞誉。

  竹的生存环境,总是猗猗静谧幽雅,醉心在竹的世界里,可以弥补人的心理缺陷和远离凡尘的愉悦、超脱!可以获得暂时的心理平衡。

  此诗巧用对比,略形显神,托竹寓意,象征显旨。全诗有三个词非常关键,“不用”,“不须”,“留向”,前两个词所表达的情感倾向和价值观念与后一个词所表达的形成鲜明的对比,实际上是竹的功利实用的品格与精神品格的对比。先看鸣凤管,据《列仙传》记载,春秋时萧史善吹箫,能作凤声引凤凰止于其屋,故称“箫”为“鸣凤管”。由竹子加工制成的箫,其声感人肺腑,动人心魄。王褒《洞箫赋》云:“故听其巨音,则周流汜滥,并包吐含,若慈父之畜子也。其妙声,则清静厌瘱,顺叙卑达,若孝子之事父也。

  科条譬类,诚应义理,澎濞慷慨,一何壮士,优柔温润,又似君子。故其武声,则若雷霆輘輷,佚豫以沸。其仁声,则若颽风纷披,容与而施惠。”由此可见箫声丰富、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杜牧有诗云“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寄扬州韩绰判官》)。

白居易简介

唐代·白居易的简介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河南郑州新郑人,葬于洛阳。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白居易的诗(3737篇) ► 白居易的名句

猜你喜欢

题李次云窗竹

唐代白居易

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题李次仲庵中

宋代曹勛

杖藜乘兴出江头,自挂青钱买小舟。
祈问仙翁餐玉法,便风一日到严州。

题李次仲庵中

宋代曹勋

杖藜乘兴出江头,自挂青钱买小舟。
祈问仙翁餐玉法,便风一日到严州。

题李次晦溪山间

元代郭钰

往年走马游长安,杜陵韦曲花未残。玉堂天上春梦断,拂衣归去溪山间。

溪山之间深且好,主翁见客开怀抱。花气晴熏白纻衣,波光远浸红云岛。

长松吟风晚泠泠,松下酒醒弹瑶琴。松声琴响自相和,消尽人间名利心。

临溪结屋看山色,山下行人招不得。猿啸烟深挂紫萝,龙窥水冷吟秋月。

主翁心闲一事无,诸郎文采珊瑚株。南山射猎非所好,芸草悬香惟读书。

竹径晓开邀二仲,白鹤相迎复相送。风月西窗诗料多,酒熟何时添我共。

题李次晦明复堂

明代邓雅

宝镜出匣中,尘垢乃翳之。一朝事拂拭,鉴物分妍蚩。

灵台素澄湛,利欲或昏迷。谁知方寸间,至理森在兹。

先师有明训,于以觉后知。性善苟能复,圣贤可同归。

别北窗竹

宋代王禹偁

满窗疏韵伴吟声,别夜犹怜枕簟清。
见说解梁难种植,此君相别若为情。

北窗竹石

唐代白居易

一片瑟瑟石,数竿青青竹。
向我如有情,依然看不足。
况临北窗下,复近西塘曲。
筠风散余清,苔雨含微绿。
有妻亦衰老,无子方茕独。
莫掩夜窗扉,共渠相伴宿。

白云窗

元代凌云翰

白云长在碧窗寒,卧久袈裟转觉单。来处就于檐下宿,晴时偏向卷中看。

阴淫鳗井朝尤爽,气压龙山午不乾。读罢楞严方出户,天花飞满石阑干。

题云窗

宋代姚勉

诗材无限思无穷,歛在唐人四句中。
参透此关犹细事,作诗知道始为工。

咏窗竹寄姬墨生

明代郑关

莫种杨柳枝,秋来已衰老。野花虽媚人,能得几时好。

竹叶真可爱,盘根满庭内。众芳摇落时,青青色犹在。

晴看翠欲流,静对虚堂幽。初传嶰谷种,便得潇湘秋。

俗人爱桃李,却笑谁知己。虚心犹见猜,守节空如此。

桃李荣春风,此君羞与同。从来共霜霰,独有南山松。